猶如即將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董鳴珠很快地加入了雄明集團。
淺層次上分析,董鳴珠之所以能這麼痛快地答應,是因為她對新能源領域強大的怨念。
她在此事上折戟,那是非常的不甘心,董鳴珠天生就不是一個服輸的人,全世界都認為她這次輸了,她就越要證明自己沒有輸,她還能再戰,她要證明給全世界看,她董鳴珠是依舊還是那個不會輸的人!
於是在這種強大怨念之下,犀明一說收購新能源銀隆公司,她立即表態願意加入雄明集團,因為犀明戳到了董鳴珠心裡的痛點,她動心了,所以她答應得非常的爽快!
她現在對犀明充滿了感激,犀明給了她一條路,還是她願意繼續奉獻終身的路,她在格力賺了很多錢,足夠衣食無憂,榮華富貴,但是接下來頤養千年等著醉死夢生老死去,那不是她想要的人生,她還想為中國製造,中國夢貢獻她的力量。
她曾經說過如果可以創造更多價值,寧可少活10年!
這才是不甘平庸的她,這才是獨一無二的董鳴珠,而不是如同大多數人不願意去改變安逸穩定的生活狀態,年紀輕輕就喪失拼搏的勇氣,享受平靜的生活,那不是她董鳴珠所想要的,她要的是幹事業,逐夢之人。這就是深層次剖析董鳴珠這個人物了。
一百多年前,美國福特因為執著的工業精神而成功,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做企業做事也需要工業精神,她對工業精神有著孜孜不倦的目標。
銀隆是新能源汽車領域的。
現如今,新能源汽車領域是中國打破外國汽車業壟斷的最好突破口,中國市場上跑的汽車寶馬,賓士,本田……無數的汽車都是外國的百年品牌,那時候中國閉關鎖國貧窮落後,所以共和國的造車領域是相當落後,只能是洋汽車的天下,而新能源汽車領域是新興的領域,這是一個國產車突破口,打破洋品牌汽車在市場上的幾近壟斷的地位。
往昔。
「格力的目標是要讓全世界的人都信賴格力空調,就像人們信賴'賓士'、'寶馬'一樣。「
她做到了!
董鳴珠把空調掛到了外國人的房子之中!
現在!
她給她下半輩子的目標鎖定在要把我們的汽車業開到外國人的馬路之上!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20多年的拿來主義造就了昔日空調行業的繁榮興旺,但是有誰敢說,中國的空調製造打破了RB,美國的技術壟斷,將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誰能敢挺直腰桿在全球空調業內與國際巨頭對壘,把原汁原味的中國空調掛到發達國家的牆上,只有格力做到了!
昔日董鳴珠領導的格力打破空調壓縮機,多聯中央空調等核心技術的國際壟斷,逼迫國際對手在商用空調市場丟失一個個陣地,將技術壟斷帶來的價格壟斷優勢喪失殆盡。
中國的製造業需要有這樣的勇氣和膽識來表達自己的實力。
而在不久之前,在島國人心目里的中國知名產品中,有6種是香煙和酒。這就是中國製造業品牌給世界的全部印象。
作為成功的中國企業實幹家們他們現在追求的不是財富,追求的是一種境界,一種情懷,他們試圖改變這世界什麼事情都是洋人說了,以洋人的標準作為國際標準,他們要改變這種現狀!」
這是中國夢,中國製造最好的證明的機會!是每一位實業家無數年來的夢想。
未來的隔壁老王萬達老總就是相信董鳴珠的眼光一眨眼就投資五個億,京東和其他一眾大佬也是。董鳴珠可以把企業做得那麼好,他們都不約而同地相信她會給中國製造帶來驚喜!
新能源領域是未來的趨勢,重活一次,犀明絕不會眼睜睜的看著如此巨大的一塊蛋糕,而不去分一杯羹。
那裡面蘊含著巨大的商機。
犀明之所以不留餘力地要支持董鳴珠收購銀隆,這個隔壁老王給他下決定的動力最大。
萬達王總,江湖人稱隔壁老王可賊精了,想不到犀明居然截胡了他,拉攏了董鳴珠,犀明覺得這是以後能說一輩子的事情。
從「一個億小目標」,到給董小姐「不大不大的5億投資」,王健林看似漫不經心,但事實上他是一個中國商界的頂級高手。他的「政治情商」之高,出手之快之堅決,是罕有人可比的。
隔壁老王是一個不簡單的人,在2016年的舞台上,寶能、萬科、恆大、格力、安邦、伊利等你方唱罷我登場,劇情跌宕起伏,王健林和他執掌的萬達顯得頗有些與眾不同:似乎總能在關鍵的時刻站在正確的位置上。
犀明知道2018年之後,銀隆的發展如何,但是隔壁老王看中的,能差么?
所以犀明不由余力地要截胡他,嘿嘿,你老王看中的我可就不客氣地笑納了。
兩手手握手告別。
等董鳴珠離開辦公室后。
犀明鬆了一口氣,那個千年難出的奇女子被自己搞定了!
她剛才的強勢,那個女人真是聞名不如眼見,果然是霸氣外漏。她不只是在犀明面前表現是那樣,在昔日的格力也是那般!
格力是一家國有企業,人事的決定財產的許可權都要通過高層領導集體表決,董鳴珠都是直接張狂地要權要人要財!
那時候她擔任經營部部長,開始整頓經營部,其他部門的問題自然而然也就被暴露了出來。她也是被逼無奈,不得不走此一招。
要財權是因為經營部和財務部的關係密切。經營部要求經銷商先付款后發貨,但客戶究竟在公司賬上有沒有錢,有多少錢只有財務部才清楚。一些客戶打了貨款到格力拿不到貨,一些客戶沒錢拿到了貨。有時經營部要發貨了,開票員問這人有沒有打錢過來,財務那邊總是說:「我們也不清楚,要查賬才知道。「這樣,無論經營部如何負責,財務部不配合,也是事倍功半,難以使經營部的工作正常運轉。長此下去,只怕又要重蹈格力以前的管理現狀,職責不清,工作混亂。這是她董鳴珠絕對難以容忍的。
董鳴珠正式向領導提出與經銷商的財務往來最好交給經營部管,這有利於工作協調。
財務部副總心裡不高興,說:「你把財務拿去,就沒有監督了。「
董鳴珠當然知道她明目張胆地要權這件事有違常理,所以她早就想好如何才能讓大家心平氣和地接受她的建議,她說:「大家都可以監督,隨時監督。我提兩個建議,第一,我只管錢的進、貨的出,不管用錢。這樣只有好處,沒有壞處。第二,財務也可以不歸我管,但每日經銷商進出款必須要讓財務部門隨時告知經營部。「
領導經過考慮,也為了平衡大家的情緒,採取了一個折衷的方案,那就是劃出財務部的一部分歸董鳴珠管,也就是說,董鳴珠可以得到人員、職能和收款這部分的權力。
這個結局已經是很不容易了。要知道,在討論會上,很多人一聽說董鳴珠要權,立即就情緒爆發:
「董鳴珠伸手要權,不能給她!「
「董鳴珠是不是手伸得太長了!「
「這不都歸她管了嗎?犯了錯誤怎麼辦?「
按照中國人的慣思維,主動要權是犯了大忌。
但是,反過來說,中國的企業總是做不起來,不也正是因為這種慣性思維在作怪嗎?人們總是習慣於循規蹈矩,不敢突破,不敢創新。靠「拿來主義「,在市場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又怎能佔領先機,先發制人?
董鳴珠敢於如此冒大不韙,一是因為她的動機是為了企業;二也是她的個性使然。她本來就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事實上,也正是這種慣於打破常規,不斷創新的風格,讓董鳴珠帶領著格力在發展的道路上登上一個又一個台階,取得一個又一個驕人的成績。
這麼多年來,不管是媒體還是個人,描述董鳴珠的個時,用得最多的詞就是「倔強「、「強硬「、「霸道「。這些詞,沒有一個看起來讓人感到舒服。奇怪的是,這些詞一旦放到董鳴珠身上,就立即讓人感到一種生命的活力與張揚,以及一份自覺不自覺地對董鳴珠的敬意。
因為一個人敢於對別人霸道,要麼是因為這個人特別有才,故而高傲;要麼是因為這個人有權有勢,才敢對別人霸道。
而董鳴珠之所以敢於如此霸道,不是因為她有才或者有權有勢,而是因為她心中無愧,做每一件事她都是堅守原則,對得起企業,也對得起個人。
「我心,日月可鑒!「
現實中,有很多人,特別是手中有了一點點權力的人,也經常會表現出霸道的一面。不過,這些人的霸道,有點外實內虛,色厲內荏的味道。
對比董鳴珠,我們就知道為什麼這些人的霸道底氣不足:首先他們的霸道不是個性的霸道,不是對自己充滿信心的霸道,而是權勢的霸道,直白地說,就是狐假虎威,一旦沒有了手中的權力,他們就霸道不起來。
其次,現實中,很少有人能夠像董鳴珠這樣為了原則而做到「六親不認「,當一個人在威逼利誘)面前都能夠堅守原則的時候,即使這個人鋒芒內斂,也會讓人感到一種(逼人的氣勢,這就是「霸道「。
董鳴珠的霸道就是如此,它是一種由內到外的氣勢,咄咄逼人,不怒自威。
這個女人的能力犀明他非常更看重,要知道她堪稱是「中國製造」的代言人,有統計說格力電器以發行價計算,從上市至今給股民帶來的「股價上漲」的回報超過1000倍,至於現金分紅也非常豐厚,這的確是令人敬佩的業績。
她是一位少有的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她強悍對抗霸王國美,她關注家電行業的健康發展,她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家電行業的不良現象,她讓中國空調業走出國門,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她總是在建立行業的遊戲規則,尋常人的對於新事物感到懷疑,懷疑是因為對陌生的東西感到恐懼。難道董鳴珠這個喜歡創造新規則的女人,內心深處就沒有一點點的恐懼嗎?
她沒有恐懼,因為她太自信了。當有觀眾問她海爾公司是否有可能超過格力的時候,她斬釘截鐵地回答:「海爾超不過我,因為他進步我也在進步。「
這個女人一路走來,不管面對多麼大的艱難,她都會堅持到底,因為她有必勝的信心!
有了董鳴珠的加入,犀明不知道為何,感覺特別有底氣了,他感覺他的人生從此要掀開一個新的篇章了。
他已經招聘了千軍萬馬,招聘到了將軍,接下來他就只指揮一個將軍,將軍將為他去戰場上指揮千軍萬馬作戰。
幕後的感覺,才是犀明所想要的,他不是一個特別想出風頭的人。
他感覺自己在富一代的路上越來爬得快了,想起昔日只能掙扎在溫飽線下苟延殘喘著生命,命運終於是眷顧了自己。
他最缺的是時間,但是同樣,他最寶貴的財富,也是時間上的先知。
正因為如此,之前犀明一直渴望招募到更專業的人手,去開啟自己事業的新篇章。
而今,自己的商業帝國終於招募到了幹將!
輝煌崛起指日可待!
集團雛形初成,犀明對未來更加的有信心了。
他現在的布局,在兩個方面,一個是賺快錢,一個是賺慢錢。雄心投資公司他沒有併入雄明集團,這是他賺快錢的超級殺器,而那些賺慢錢的公司則是他未來的持續奶牛。
隨著雄區的公布,馬上他就是要進入一波波摧枯拉朽瘋狂外掛模式搶錢,那條路上,無人可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