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區別對待
第一捲風雨飄零
皇上這是什麼反應,王應熊有點摸不著頭腦,不至於啊?
六部之中,刑部的權柄並不算重,再加上皇上重開廠衛之後,地位愈發一落千丈。
可以說這個位置就是一個雞肋,根本無關朝堂大局,這也是他和溫首輔沒有全力去爭奪的原因。
難道皇上因為他是東林黨人?
「他有什麼功績?」
片刻過後,崇禎皇帝撫著額頭,幽幽問道。
無語,真的很無語。
這個廢物怎麼突然跑出來了。
這讓崇禎皇帝心裡非常不舒服。
因為,這讓他想起揚州十日和幾十萬被屠殺的百姓。
「功績倒是平平,只是居官廉潔勤慎,故而臣和溫首輔沒有阻止。」
王應熊長嘆一聲,實話實話。
看得出來,皇上不喜此人,他們做錯了。
怎麼處理這個廢物,崇禎皇帝此刻也正在頭疼。
對於史可法,崇禎皇帝是這樣認知的,對他誓死不降建奴,應當充分肯定他的民族氣節。
可是,除此之外,就沒有了。
倒是蠢事幹了一籮筐。
作為政治家,他在策立新君上犯了致命的錯誤,導致武將竊取「定策」之功,大權旁落。
作為軍事家,他以堂堂督師的身分經營江北將近一年,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卻一籌莫展,毫無作為。
直到建奴主力南下,他所節制的將領絕大多數倒戈投降,變成建奴征服南明的勁旅,史可法馭將無能由此可見。
然後,就是漢人浩劫開始。
每件事情到了他手上,他可以保證給你辦砸了。
一句話,此人是文人誤國的典範,廢物一個。
崇禎皇帝不敢用,用不起,代價太大啊!
「著吏部讓史可法致仕安享晚年,朝廷每月依舊發放俸祿。」
想了半天,崇禎皇帝終於決定,對這個「民族英雄」進行閑養。
偌大的帝國,養幾個閑人還是沒有問題的。
還是朕厚道啊!
「臣遵旨!」
王應熊口裡應答著,心裡卻暗自苦笑,讓一個三十多歲年富力強的人安享晚年,皇上這是什麼套路?
致仕后卻依舊發放俸祿,難道準備以後起複使用?
真是君心難測!
「工部尚書一職由南直隸戶部侍郎畢懋康擔任,畢懋良任工部兵仗局管事。
至於刑部尚書一職,愛卿和溫首輔擬定即可。」
崇禎皇帝打了一個哈欠,隨意的對王應熊吩咐道。
如今,人事權崇禎皇帝算是牢牢掌握在手裡了。
自己口諭,內閣擬旨,司禮監批紅,吏部任命,一條龍下來酸爽無比。
再也不要在朝會上去扯皮。
現在,崇禎皇帝又打算把刑部摟在懷裡。
如此一來,加上廠衛,相當於公檢法都在手裡掌控著,抓人、刑訊、判決都由朕說了算,就問誰敢不服?
王應熊聞言大喜,皇上這是讓他們決定刑部尚書啊!
作為政治人物,誰的夾帶里沒有點貨?
見皇上有點睏乏,王應熊俯身告辭離去。
崇禎八年十月的京城,迎來大明天下豪傑,原本六年一度的武舉提前兩年開始了,俗稱恩科。
武舉考試的重點,是武藝。
所以,這次武舉由兵部主導,禮部為輔,和科舉考試並不一樣。
當然,這也是崇禎皇帝堅持的結果。
而且,崇禎八年的恩科武舉大開科禁,不論出身,只憑本事。
不管是微末小吏,還是邊軍士卒,甚至是三教九流,只要有本事,就可以參加武舉考試。
因為這樣,這次參加的人數特別多。
八千多武人湧入京城,經過半個月的比武考試,終於評出了高低,排出大榜,共計有三百人榮登武進士。
而落選的其他武人,京營向他們敞開了懷抱。
豐厚的餉銀,極高的待遇,最終讓七千五百人選擇留在京營。
崇禎八年十月十日,在兵部尚書孫承宗、禮部尚書周廷儒的帶領下,三百名武進士和文科進士一樣,走正門,進入了皇宮大內的武英殿,參加由崇禎皇帝親自主持的武舉殿試。
這是華夏歷史上的頭一回,意味著武舉和文舉並駕齊驅,也是崇禎皇帝打破大明文尊武卑的開始。
其實,在崇禎皇帝之前,武舉考試在中國的歷史上,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
但是把武舉的地位,完全提高到與文科進士一樣的高度,親自在通過殿試排定武進士的名次,卻是本尊。
可惜,他的良苦用心終究沒能挽救大明。
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吳承鋒、盧欣榮、孫之滂……
崇禎皇帝看著埋頭考試的一眾人等,嘴角高高掛起,心中無比酸爽。
人才啊,都是人才啊!
如今盡入彀中矣!
其實,這些人原本可以拿來就用,現在叫他們來參加武舉,看上去好像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
其實不然。
這樣用意有二。
其一,這是給他們一個出身,日後可以服眾。
其二,吳承鋒、盧欣榮、孫之滂等人都是名門之後,現在叫他們參加武舉而不是文舉,足以說明問題。
殿內的閻應元感受到崇禎皇帝掃視的目光,表面不動聲色,實則內心的激動,只有自己知道。
回首三個多月來,自己就像做夢一樣。
真的,他不知道皇上他老人家從何得知自己,並且青睞有加。
以至於一步登天,坐在此處,成為武進士。
次日,武舉殿試放榜。
一甲三人是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二甲頭三人是吳承鋒、盧欣榮、孫之滂。
其他人則按綜合成績排名列名字。
說實話,這是崇禎皇帝皇帝作弊過的排名。
對他而言,考試的結果不重要,名次高低在他心中早已排列好。
一甲三人給抗清三公,是沒考試之前他就決定了。
這是朕代表大明對他們的補償,代表歷史給予他們的尊重。
他們實至名歸!
應該說,在史可法和江陰三公他們之間,崇禎皇帝選擇了區別對待。
不是他厚此薄彼對待英雄,而是天地之間有桿秤啊!
這就是人心。
三百名新科武進士的名單,張貼在兵部衙門的大門外。
當陳明遇和馮厚敦二人看到自己的名字緊隨武狀元閻應元之後,瞬間獃滯了。
自己有多少料自己清楚,尤其是馮厚敦,出自江陰的訓導,教育局的辦公人員,哪裡有什麼武藝?
不過是兵書考得不錯罷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閻應元卻是不管這些,拉著這段時間崇禎皇帝安排,和他住在一起的陳明遇和馮厚敦,跪倒在地叩謝皇恩。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陳明遇和馮厚敦二人也醒悟過來,口裡高喊著,眼裡卻情不自禁地涕淚橫流,嚎啕大哭。
這是天子的恩情啊!
PS:感謝書友Seven_I6、憂傷的二狗子、普羅旺斯紫韻、忘川白打賞,銘感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