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崇禎大帝國> 第三十六章 大明不缺人才

第三十六章 大明不缺人才

  第一捲風雨飄零


  下午的陽光有些炙熱,可這裡除了一個個作坊和居住的房屋之外,連一顆參天避陽的大樹也沒有。


  每個倉庫的外牆都引入了活水,形成一個個溝渠,目的是防止火災。


  大明曆經兩百餘年,整套防範措施已經堪稱完善。


  崇禎皇帝自然有太監為他打著遮陽傘,可其他人就無此殊榮了。


  邊走邊說中,他對前來迎接的其他司局管事太監稍微勉勵交代兩句,便揮手打發他們去各司其職。


  大明皇宮內庫的增長,離不開他們的努力貢獻,萬不可懈怠。


  只把兵仗局和冶造司的管事太監留下,然後進入兵仗局廠房。


  從中可以看出,四司八局,崇禎皇帝唯獨鍾愛兵仗局和冶造司。


  無它,因為這裡能生產火器,決定著今後爭霸路程的難易。


  時下之人,受交通道具限制,眼界比較窄小。


  哪怕是王公勛貴三公九卿,都還沒有世界格局這一說,可崇禎皇帝有。


  於他而言,這是一個最壞的年代,但又是最好的年代。


  五大洲四大洋的廣袤之地,除了亞洲和歐洲,其他的皆是無主的富饒地方,唾手可得。


  只要遷移部分人口,繁衍數代,那裡立馬就會變成自古以來神聖不可分割的華夏沃土。


  當然,其他洲還是有一些土著部落的,只不過這些人尚未開化,五穀不分。


  在雄才大略的崇禎皇帝心中,這樣很好,剛好可以繼承唐宋遺風,把他們當成崑崙奴使喚。


  至於南北極那點土地,崇禎皇帝表示就算了,氣候條件太惡劣,還是留給子孫去開發。


  不過,如果有可能,倒是可以把界碑預埋,包括四大洋中散落的一些小小島礁。


  想多了,怎麼又YY了?

  崇禎皇帝搖搖頭洒然笑笑,穿過面積較為寬敞的廣場,進入兵仗局作坊中間位置。


  這次也算突擊檢查了,雖然沒有鼓樂,可入目之處,兵仗局上下清理得乾乾淨淨。


  正在工作的幾百太監,依照崇禎皇帝的指示,都各自在崗位上有條不紊的勞作著。


  兵仗局管事太監李夢起彎著腰,向崇禎皇帝介紹其中的環節和流程。


  皇宮內的兵仗局,和工部的兵仗局二者職能、人員構造都不同。


  這裡的太監,自小分配進入兵仗局學習工藝,若沒有什麼大的變動,一輩子從未出宮的大有人在。


  工部若有什麼天才人物出現創新,首先要把圖紙和實物呈遞大內皇宮留存檢驗,然後再由工部兵仗局大規模生產。


  簡單來說,皇家兵仗局全部由太監組成,代表大明火器最高水平,起到保護和傳承先進工藝的任務。


  故而,工部的兵仗局,經常需要他們的指點,甚至派太監長期入駐,也就是技術指導。


  崇禎皇帝聽得頻頻點頭,沒毛病,按照政治正確劃分,最好的東西當然要屬於皇宮。


  「這可是燧發槍,你們誰來講解一下?」


  負手繞他們走了一圈,崇禎皇帝眼前一亮,這可是好東西,立即興高采烈問道。


  正在打磨槍柄的三名太監,相互間望了一眼,有些不知所措。


  還是李夢起諂笑說道:「還是奴婢來吧,這裡我比他們更熟悉!」


  崇禎皇帝神色不悅,橫了他一眼,「難道你比他們更清楚怎麼製造槍械?

  術業有專攻,專業的問題你能替他們解答?」


  「奴婢該死!」


  李夢起大慚,不敢再到崇禎皇帝面前表現,讓出位置。


  這種人在後世多了去,下屬但凡有一點成績,他們就把功勞搶了放在自己身上。


  崇禎皇帝雖然信奉水至清則無魚,但想要做事成事,不僅需要能做實事的人,也需要會來事的人,善於協調的人。


  但是,該是誰的工作就該由誰來做,越殂代皰,以外行取代內行,卻是要不得的。


  三人這才反應了過來,連忙俯身,由其中一個看起來是師傅的老太監說道:「皇爺聖明睿智!

  此槍正是原兵部侍郎畢懋康,於崇禎七年末製成。


  相較於火繩槍以及鳥銃,它將點火裝置改為用燧石作發火裝置,從而克服了火繩點火怕風雨的弱點。


  發射時,由射手扣動扳機,安置於扳機上的龍頭下擊同燧石摩擦生火,火星落入裝葯室中,使火藥燃燒,將彈丸射出。


  這種槍只要連續扣動槍機,摩擊燧石,便可發射,因而簡化了發射手續,提高了射速。


  此槍射速快,威力大,實乃當今最好的火器。


  只是,此槍造價不菲,因為威力巨大的緣故,對槍管要求高於火繩槍或火銃,目前不適合大規模生產。」


  崇禎皇帝聽完,拍手讚歎!

  人才,大明永遠不缺人才!

  畢懋康自不必去說了,和他族兄畢懋良皆是火器專家,名震古今。


  便是眼前這個名不經傳的老太監,又何嘗不是一個人才?

  知曉燧發槍的利弊,又明白現在的工藝達不到,沒有好高騖遠強行為之,明白人啊!


  燧發槍的製成是單兵槍的一大改進,領先於歐洲。


  然而歷史在中國並未得到及時推廣,到了康麻子年間,只是將它作為御用的獵槍。


  以至於,中國被列強吊打,從此淪陷,落後西方,等待再次崛起。


  「叫什麼名字?」


  崇禎皇帝來了興趣,微揚頷首問道。


  「啟稟皇爺,奴婢劉錦峰,萬曆三十年進宮,分配兵仗局至今已三十三年有餘!」


  老太監劉錦峰再也不能淡定,眼中微有淚痕,顫悠悠的答道。


  旁邊的其他太監羨慕的望著他,皇爺問名字,那代表著苦盡甘來,要得到重用了。


  這皇宮幾萬太監宮女,能得皇爺問起名字的又有幾人?

  「擬旨,速詔南京戶部右侍郎畢懋康兄弟進京,與皇宮兵仗局劉錦峰共同改進燧發槍。」


  「內庫撥款一百萬兩紋銀至冶造司,全力提高槍管質量,不夠再撥付,直到成功為止。」


  「東廠派坐記入駐,隨時向朕彙報進展情況,不得有誤!」


  崇禎皇帝瞬間發布三條旨意。


  亂世中,什麼最重要?


  估計除了軍隊,就是武器了。


  崇禎皇帝穿越前,只是一個落魄的苦逼,充其量當過大區銷售經理。


  別說改進槍支,連槍都沒摸過。


  至於說生產槍管,又涉及到鋼鐵業,更是無從談起。


  不過,身為帝王,這些交給專業人士就行了。


  而他,只要提供充沛的財力支持即可。


  PS:感謝書友初心唯雅打賞,有心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