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夢魘> 第兩百六十五章 天性涼薄,何至於斯

第兩百六十五章 天性涼薄,何至於斯

  「來人,把證物呈上來。」


  程昱對著殿外喊了一句,很快,便有衛士端著一個托盤走入殿中。


  程昱又對著劉協一拱手,道:「啟稟陛下,盤中之物便是臣在亂賊董承家中發現的。只是難辨真偽,故而請陛下鑒別。」


  說著,程昱伸手把托盤中的東西拿了起來。


  見狀,滿殿文武皆是忍不住朝著程昱手中的東西看了過去。


  遠遠望去,那似乎是一片布帛,上面隱約間密密麻麻寫著小字,只是距離太遠,卻是看不清上面寫著什麼。


  見狀,郭勝連忙從劉協身邊走了下來,把那布帛接了過去,然後回去呈到了劉協面前。


  看著郭勝手中那熟悉的布帛,劉協感覺到自己的腿有點發軟。


  這塊寫滿字跡的布帛他再熟悉不過了,因為這是由董貴人親自縫在一根玉帶中,然後他親自賜給董承的。


  甚至,就連布帛上書寫的內容他都能背出來——那是他咬破指頭,以鮮血書寫,怎麼能忘?


  只是,現在他卻不敢看那塊布帛。


  看著殿中的程昱,劉協強自鎮定道:「不知廷尉所呈之物上面寫著什麼?」


  程昱拱手道:「陛下讓郭公公一念便知。」


  張了張嘴,劉協想要說不,但是他明白念不念由不得他。


  無力地倚在了椅背上,劉協無力道:「那就念吧。」


  「諾。」


  郭勝應了一聲,然後打開手中的布帛。


  然而,郭勝只是看了一眼手中布帛上的內容,下一刻就嚇得撲通一聲跪了下來:「陛……陛下,臣不敢念!」


  一邊說著,郭勝一邊忍不住用偷偷餘光看了一眼大殿中的楚江。


  這種東西,他怎麼敢當著這位的面念?

  雖然這不是他寫的,但是誰知道他念出來之後會不會被遷怒?

  然後他就聽到楚江平淡的聲音:「郭公公,陛下讓你念,你就念吧,就算有什麼陛下想來也不會怪罪你的。不然的話,難道你還想讓陛下親自念不成?」


  「臣不敢!」連忙應了一聲,不過郭勝也聽出了楚江的話外之音。


  依舊跪在地上,郭勝乾脆就沒有站起來,顫顫巍巍的念道:

  「朕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為重。」


  「近日楚賊弄權,欺壓君父;結連黨伍,敗壞朝綱;敕賞封罰,不由朕主。」


  「朕夙夜憂思,恐天下將危。卿乃國之大臣,朕之至戚,當念高帝創業之艱難,糾合忠義兩全之烈士,殄滅奸黨,復安社稷,祖宗幸甚!」


  「破指灑血,書詔付卿,再四慎之,勿負朕意!」


  「初平二年春三月詔。」


  好不容易念完,郭勝直接撲通一聲趴在地上,跪在那裡頭都不敢抬的一動不動。


  與此同時,聽著郭勝念出的內容,大殿中一片死寂,劉協更是徹底癱在了座位上。


  毫無疑問,這是一封血詔。


  看內容,是劉協寫給國舅董承。


  而這封血詔針對的,不是別人,正是現在大殿中站在百官之首的位置的司空楚江。


  只是,其餘人不敢出聲,程昱卻毫不介意周圍詭異的沉寂,再次開口道:「臣請陛下確認一下這份血詔的真假。國舅董承,意圖謀害朝廷命官,其罪當誅不假,可是若是這封血詔為假,那麼董承假傳聖旨,當誅三族。而若是這份血詔為真.……」


  程昱說到這裡就沒有繼續說下去。


  淡淡的看了劉協一眼,楚江緩緩從眾臣之列中走出,作勢便要拜倒:「臣,死罪。」


  然而,還沒等楚江真拜下去,劉協腦海中靈光一現,終於是明白了什麼,連忙從位子上走了下來,匆匆跑到楚江身前扶住了他。


  「愛卿何罪之有?若無卿誅董賊,重振朝綱,大漢現在仍陷於水火之中,卿乃國之棟樑,朕豈會下這等昏庸之詔?此實乃偽詔!」


  三言兩語,劉協就已經徹底給他用自己鮮血書寫的這封詔書蓋棺定論。


  而且,似乎怕楚江不相信一般,劉協繼續道:「朕以前真是被董承這廝裝出來的偽忠給欺騙了,萬萬沒想到此賊會做出這種事來,不僅想要行刺愛卿,還偽造朕的詔書。」


  說到這裡,劉協又轉頭對著程昱道:「程卿,此封詔書,實乃董賊偽造,卿按律查辦即可。」


  一連串的話從劉協口中說出之後,劉協暗暗鬆了一口氣,然後小心翼翼的看向了面前的楚江。


  楚江淡淡一笑,拱手道:「陛下聖明。臣承蒙陛下恩重,忝為司空,又豈會因宵小偽造之言懷疑陛下?」


  聽到楚江這麼說,劉協徹底鬆了一口氣。


  只是,正在慶幸自己擺脫了嫌疑,成功把罪責全部推脫到董承身上的劉協,並沒有注意到殿中那些漢朝老臣一雙雙逐漸暗淡的眼睛。


  能夠站在這座未央殿中的人,都不是傻子。


  他們很清楚,這封血詔十有八九就是劉協交給董承的。


  然而現在劉協卻為了洗清自己的干係,毫不猶豫的說這是偽詔,這就等於劉協親手讓董承由死自己一個人變成了誅滅三族。


  按漢律,行刺大臣者,死罪,而假傳詔書者,誅三族。


  劉協就是這麼對待忠心耿耿的董承的,這讓其餘漢朝老臣怎麼能不寒心?


  未央殿外,荀彧正站在殿門處,等著劉協的召見。


  因為今日便是楚江準備向劉協舉薦荀彧為尚書令的日子。


  只是現在,站在外面的荀彧臉色陰沉的嚇人。憑藉著超強的精神力,殿中發生的事情,荀彧可以說是聽了個清清楚楚。


  以荀彧的智商,雖然只聽到了殿中的對話,但是只要略一推算,前因後果也就清清楚楚了。


  也正是因為清楚了前因後果,所以荀彧現在臉色才會陰沉的嚇人。


  他想笑,卻又笑不出來。


  這就是自己要效忠的天子嗎?


  他不明白,劉協為什麼要把一切罪責全都推卸到董承身上。


  就算他承認這封詔書是他下的,楚江又能拿他怎麼樣呢?


  就算現在大權全在楚江手中,劉協依舊是天子。


  然而劉協卻是毫不猶豫的賣了董承。


  天子啊,就算你天性涼薄,又何至於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