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夢魘> 第兩百四十四章 (二合一)

第兩百四十四章 (二合一)

  在聽到麾下將士彙報說關外出現了一支來頭不明的人馬時,張濟正帶著張綉檢查關中防務。


  剛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張濟不由嚇了一大跳,因為他在函谷關外可是布下了不少哨騎,現在居然一點消息都沒有。


  不過,在問清這支人馬只有五百餘人之後,張濟也算是鬆了一口氣。


  五百人,對於重兵把守的函谷關來說,根本構不成什麼威脅。


  只是,話雖這麼說,但是張濟心裡還是暗暗罵了一通那些哨騎。


  這一次只有五百人不假,萬一下一次被敵方大軍摸到了關下,豈不是萬事休矣?

  然而張濟卻不知道這一次他實在是誤會了這番在外巡邏的哨騎了。


  面對白馬義從,天下間恐怕沒有什麼哨騎能趕在白馬義從前面把軍情送回的。


  不管怎麼說,來人已經到了關下。因此,張濟直接對張綉道:「伯淵,隨我去看看。」


  聞言,一邊的張綉心下也有些好奇,當即應道:「是,叔父。」


  上了城頭,看著外面那支清一色騎著白馬的騎兵,張濟愣了一下。


  雖然說現在白馬義從在其他方面並不怎麼出名,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麼一支軍魂軍團,也不知道白馬義從戰力如何,但是白馬義從有一點卻是相當出名。


  白馬義從從上到下三千騎,按照一人三馬的配置近萬匹優良的戰馬,全都是清一色的白馬,雜色稍微多一些都不要。


  在這個時代,戰馬無論在哪裡可以說都是極為重要的戰略資源,能喪心病狂到除了白馬其他馬都不要的程度的,也只有強迫症晚期,天天和胡人掐架,根本不缺戰馬的財大氣粗的公孫瓚了。


  不過,就算是公孫瓚,這麼干也是有代價的。


  當初白馬義從晉陞軍魂的時候,其實本可以規模更大一些的。但是就算是土豪如公孫瓚,想要找更多的白馬也不容易,因為當時整個幽州北部草原上毛色純正的白馬基本上被他搜刮完了,所以最後白馬義從的規模被限制在了三千人。


  所以,雖然白馬義從本身戰力什麼的很少有人知道,但是卻很少有人不知道公孫瓚手下有這麼一支全部由白馬組成的騎兵部隊。


  因此,在看到城外這支全部都騎著白馬的騎兵時,張濟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只是,隨即他就困惑起來。


  按理來說,公孫瓚和他們並沒有什麼交集啊,他派人來幹什麼?而且最近公孫瓚不是忙著要和袁紹掐架嗎?

  莫非是公孫瓚想要借朝廷以佔據大義的名分?

  還是說公孫瓚覺得搞不定袁紹所以想要來求援?


  短短一會兒的功夫,張濟想了很多。


  不過,站在他身邊的張綉所關注的地方就和張濟不同了。


  張繡的所有注意力都放到了下面那支騎兵中為首的那名青年將領身上。


  但凡是曾經參加過虎牢關之戰的武將,恐怕沒有幾個人會不認得那個人。


  趙雲趙子龍。


  雖然即使是趙雲最後也沒有擊敗呂布,但是他卻是唯一一個和呂布打了個不相上下的人。


  而且,對於張綉來說,趙雲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他們都是童淵的弟子。


  雖然童淵收趙云為徒的時候張綉已經出山,他們並沒有見過面,但是當初在虎牢關下趙雲一出手張綉便確定趙雲就是傳聞中師傅收的那個天資卓絕的小師弟。


  只是,雖然是師兄弟,但是當時趙雲和他卻是分屬不同的陣營——一個在討董聯盟,一個卻是在西涼軍中,所以並未相認。


  沒想到,他現在居然會在這裡又見到了趙雲。


  「叔父。」張綉喊了一聲,指了指趙雲,沒有多說什麼。


  雖然趙雲是他的師弟,但是職責所在,他必須提醒張濟。


  雖然說一支五百人的騎兵按理來說很難對函谷關造成什麼威脅,但是領軍的若是趙雲這般絕世猛將,又另當別論。


  小心一些,總歸沒錯。


  他知道張濟會明白的。


  果然,順著張綉指著的方向看去,張濟不禁面色一變。


  虎牢關之戰他也在,所以他也是認出了趙雲。


  頓時,張濟心中又小心了一些。


  他並沒有親自上前問話,因為趙雲和呂布比拼箭術的那一幕他也看到了。


  一揮手,當即有一名士卒上前探出頭去喝道:「關下何人?」


  聞言,函谷關下的趙雲縱馬上前一步高聲應道:「東郡太守,玄德公欲入長安謁見天子,還望放行。」


  劉玄德?

  此言一出,不管是張濟還是張綉都愣住了。


  他們之前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趙雲身上,還真沒注意到被護在中間的劉備。


  只是,這個趙子龍不是公孫伯圭麾下大將嗎?怎麼和劉玄德混到一塊去了?

  不過,不管是什麼個情況,既然趙雲報出了劉備的名字,張濟自然便不能繼續再讓麾下士卒傳話。


  因此,上前一步,張濟親自探出頭去,問道:「玄德公何在?」


  雖然不認識張濟,但是看到張濟的裝扮劉備也知道多半是函谷關守將出面的,因此劉備當下也是策馬上前,抱拳道:「東郡太守劉玄德,欲要入長安謁見天子,還望將軍放行。」


  看了一眼劉備,雖然張濟並不認識劉備,但是劉備的氣度顯然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更何況,一般人也不會有膽子假冒大漢宗親。


  雖然仍是不明白趙云為什麼會跟在劉備身邊,但是張濟也明白這個劉備多半是真的。


  而劉備身為漢室宗親,想要入朝謁見天子,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他根本沒有阻撓的理由。


  因此,僅僅只是稍微猶豫了一下,張濟便回頭低聲吩咐道:「伯淵,立刻派人把這個消息送往長安,告訴司空。」


  張綉點了點頭,便去布置去了。


  看到張綉下去了,張濟這才又探出頭去,道:「既然是玄德公要入朝謁見天子,末將自然不敢阻攔。來人,開關,放玄德公入關。」


  見狀,劉備抱拳謝道:「多謝將軍。」


  說完,劉備轉頭道:「子龍,我們入關吧。」


  關門緩緩打開。


  趙雲在前,劉備則是被護在中間,一行人緩緩入關。


  一入關,方才還在城牆上的張濟便率人迎了上來,對著劉備抱拳道:「長安方定,玄德公便欲要入朝謁見天子,這等忠心當真是天地可鑒,當為天下楷模啊!」


  張濟親自相迎,劉備自然不好繼續待在馬上,於是也下馬道:「將軍客氣了,不知將軍是?」


  張濟哈哈一笑,渾不介意道:「武威張濟,無名之輩,蒙司空看重,如今忝為函谷關守將。」


  「原來是張將軍,久仰久仰。」


  聽到張濟口中的司空,劉備神色微動,不過卻也並未露出什麼,只是繼續寒暄道:「這番還要多虧了張將軍肯為備放行,不然備空有謁見天子之心,亦怕是難以實現。」


  搖了搖頭,張濟笑道:「玄德公言重了。玄德公乃是漢室宗親,如今要入朝謁見天子,某又豈敢不放行?不過,玄德公從東郡至此,一路奔波,某設下酒宴,為玄德公接風洗塵,還望玄德公不要嫌棄。」


  當然,張濟和劉備根本沒什麼交情,接風洗塵自然是假的,他這麼說,只是為了拖延一些時間,好讓情報傳到長安后讓長安那邊有足夠的時間準備罷了。


  而聽到張濟這麼說,劉備不禁露出了一絲為難之色:「張將軍,備謁見天子心切,這宴席之事,還是算了吧。」


  聞言,張濟故意裝出一副不快的樣子道:「玄德公,這過了函谷關,只要某為玄德公開一張過路憑條,接下來玄德公要過潼關,乃至抵達長安都只是須臾之間的事情,又何必急於一時?莫非玄德公是看不起某這粗人,所以不願赴宴?」


  「這.……」劉備苦笑一聲,張濟把話說到這種地步,他再拒絕的話就有些不合適了。


  搖了搖頭,劉備嘆道:「既然如此,那就叨擾將軍了。」


  張濟這才轉怒為喜,笑道:「既然如此,某這就去為玄德公及玄德公麾下將士安排一處營地,今晚某當於府上設宴招待玄德公,屆時還望玄德公屈尊。」


  說完,張濟也不待劉備回應,直接轉身離開。


  一邊,早有得了張濟吩咐的一名小校上前道:「玄德公請,某奉將軍之命帶玄德公去營地。」


  劉備點了點頭,對著身後的趙雲道:「既然張將軍如此熱情,子龍我們就歇息一日,明日再啟程吧。」


  聞言,趙雲也是點頭應諾。


  張濟乃是故意拖延時間,這一點劉備和趙雲自然都是看出來了。


  只是雖然看出來了,但是如果要戳破的話,對於雙方來說都不是好事,因此劉備這才答應下來。


  而劉備剛剛這句話看似是說給趙雲聽的,但是其實是說給那名張濟派來帶路的小校聽的——我知道你是在拖時間,但是,我只等到明日,明日你若是再耍什麼手段,那就別怪我翻臉。


  他知道那名小校事後肯定會去稟報給張濟,而張濟也一定能明白他話中的意思。
……

  「劉玄德果真是這麼說的?」


  函谷關,張濟府上,之前那名給劉備等人引路的小校正站在張濟背後彙報著什麼。


  「回將軍,是這麼說的。」


  點了點頭,張濟道:「你下去吧。」


  那小校應聲下去了。


  沉思片刻,張濟道:「既然他們明日要走,那就讓他們走吧。一天的時間,也差不多了。」


  聞言,坐在一邊的張綉也是點了點頭:「叔父以宴請劉玄德為由攔了他一日,已經足矣,就算是司空得知,也不會怪罪叔父。若是再刻意為之,反而不美。」
……

  長安。


  自從宴請完呂布之後,楚江就又閑了下來。


  朝中事務他不管——實際上現在諸般事務皆出於司空府,現在的長安朝廷只是個擺設。


  司空府的事情,楚江則是完全丟給了程昱。


  至於程昱能不能忙得過來,楚江就不管了。


  程昱怎麼說也是最頂尖的那一批謀士,就算專長沒有點在內政上面,怎麼著也能應付一下吧?


  再者,就算程昱忙不過來,他還不會找人幫忙嗎?


  所以,這些事情楚江一點兒都不操心,他更關心的是自己接下來的婚事。


  雖然結婚對於他來說只是一個儀式而已,實際上楚江並不怎麼看重,但是就算是為了蔡琰,以他現在的身份,也不能草草為之。


  他現在不僅是司空,還是楚侯,所以他要結婚,按照禮法,程序可以說是相當的繁瑣,就算是提前半年忙活都不為過,像他現在這般提前一個月已經算是非常趕時間了。


  好在,蔡琰也不是特別看重這些方面的事情,對於她來說,只要能和楚江在一起,這些其實並不是特別重要,因此,對於楚江因為怕麻煩所以把這些事情壓縮到了一個月內的行為,蔡琰並沒有什麼意見。


  而既然蔡琰自己都沒有意見,卞玉自然也不會有什麼意見。


  楚江給她一個平妻的名分,卞玉已經是喜出望外了,自然不會奢求太多。


  她很知足。


  如果要說不滿的話,只有蔡邕偶爾會嘮叨楚江幾句。


  我都把寶貝女兒嫁給你了,結果你還嫌棄程序麻煩,把各種事情壓縮到了一個月內。


  蔡邕表示我很生氣。


  不過,生氣歸生氣,自己女兒都同意了,他能怎麼辦?

  別的不說,女兒都搬到這小子府上住了這麼久了,他還能悔婚不成?


  不過,就是在忙碌著婚禮事宜的時候,楚江收到了來自函谷關張濟的密信。


  看著手中的密信,楚江今日由於婚期漸近而產生的喜悅也不禁淡了幾分。


  玄德公,終於要到長安了嗎?


  輕輕揉了揉眉心,楚江有些頭疼。


  對於劉備,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置。


  直接殺了,肯定不行。


  太浪費了。


  至於說服劉備,雖然楚江已經準備好幾套說辭,但是是否能說服劉備,他心中並沒有把握。


  隨手把密信丟到一邊,楚江決定暫時不去想了。


  走一步算一步吧。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