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唐船——明末海內外的那些事> 第189章 暗戰 31、亡羊再補牢

第189章 暗戰 31、亡羊再補牢

  凈明往前跪爬幾步,趴在地上磕頭如搗蒜,大聲哀求:「請各位姐姐饒命!」


  馮安起身離座,踱步來到他的近前,訓斥道:「就你這點小把戲,還敢在本官面前賣弄!」


  凈明不敢和馮安搭茬,也不敢招惹郭奕,轉身哀求許靈兒:「姐姐,小弟知道你是菩薩心腸,快替小弟求個情吧。為了不使二位姐姐前去冒險,小弟這才拉著該死的黃炳文去尋寶,為兩位師父出海遠洋而做準備,誰料想在島上遇到了馮將軍……」


  這時,就聽馮安厲聲問道:「你是哪裡人氏,姓字名誰?」


  郭奕和許靈兒都沒有再理會凈明,坐在中軍帥位旁的椅子上,靜聽馮安審案。


  凈明又往前爬了幾步,趴在許靈兒的腳下,講道:「小弟知錯了,原諒我這一次吧。」


  「這兒沒人是你的姐姐。」說著,馮安坐回到帥位之上,再次盤問:「快說,你是哪裡人氏,姓字名誰?」


  此刻的凈明尷尬萬分,有些怯懦:「貧道乃是玄德真人的弟子……」


  未等他把話說完,郭奕把眼睛一瞪,厲聲喝道:「玄德真人沒你這樣的弟子!」


  趴在地上的凈明微微抬起頭,翻個白眼,到這個地步也只能豁出去了,擰著脖子答道:「在下名叫沈惟敬,紹興人氏。」


  「胡說八道,你明明是中原口音!」


  發現馮安不信,凈明長嘆一聲,答道:「貧道的籍貫確實在浙江紹興,但自幼跟隨師父長在中原一帶。」


  「你師父玄德真人到底是什麼人?」


  聽馮安這麼問,凈明不免有些緊張,他師父可是從宮中逃出來的「妖道」,其身後的這位東廠掌刑官就能佐證,轉身看了黃炳文一眼,發現他趴在地上還是一言不發,心中暗想,別再給自己找事玩了,趁此機會脫離苦海,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於是,聲淚俱下的凈明轉而哀求郭奕:「姐姐,自得知王沖將軍遇難后,小弟待虎兒和阿真如同親子一般,不忍看你們孤兒寡母流落海外,只想盡心儘力為姐姐分憂解愁,若是小弟有不敬之處,還望姐姐海涵……」


  這番話把郭奕說得是面紅耳赤、張口結舌,也印證了細心的韓小玉看出的倪端,於是,許靈兒趕忙岔開了話題,問道:「知錯能改、既往不咎。我且問你,你拿著那面幡旗耀武揚威的,到底想幹什麼?」


  凈明爭辯道:「我們冒死挖出了海盜的財寶,卻被馮將軍給抓了,我哪裡會知道,二位姐姐竟然會到台灣來救我?」


  「王公公五次三番告誡你,不得私自開啟那兩具棺材,而你卻逼著黃炳文幫你開棺,如果不是遇到了馮將軍,開棺之後你若發現並無財寶,又會如何處理?」許靈兒繼續問道。


  直到此時,凈明還認為,那是徐海留下的稀世之寶,聽罷這句問話頓時一愣神,暗自揣測,別是你們得了財寶拋棄我不成?轉念一想,似乎她們也沒這個必要;如此看來,或許棺木裡面只有兩具屍骨。那麼,這該死的王公公要這些東西幹什麼?

  沉思了片刻,凈明認為沒必要再回到琉球了,就算偽造一面東廠的幡旗,打著馮公公的招牌,到哪兒不能混口飯吃,於是,便坦然地答道:「不管有沒有財寶,小弟我都會把這兩具棺木,交到二位姐姐的手中。」


  郭奕毫不客氣地講道:「不要再和他胡扯了,馮將軍,殺了他。」


  馮安低聲問道:「那個瘸子如何處理,他真是曾經的東廠掌刑官嗎?」


  聞聽此言,黃炳文不禁打了個寒顫,猛的往下一低頭,凈明則嚇得痛哭嚎啕……


  「黃炳文,到了這個地步,你打算何去何從?」許靈兒問道。


  此番前來釣魚列島的途中,黃炳文從船主馬鞍的口中得知,王公公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國之棟樑,心中早已打定了主意:「各位誤會了,在下姓蘇名八,常熟人氏,不是什麼黃炳文,更沒當過官。早年間流落海外,受盡了屈辱,雖布衣之身,仍不忘為國效力,如若各位將軍赦免在下,願返回琉球追隨王公公。」


  凈明抹著眼淚偷眼一看,發現郭奕和許靈兒都點了點頭,他也跟著喊道:「小弟知道,秋目浦的眾人是容不下我了,今後我也要追隨王公公為國效力。」


  郭奕悄悄拔出了寶劍,猛然站起身來,卻被許靈兒給拉住了,便大聲質問道:「妹妹,此等貨色成事不足、敗事有餘,要他何用?」


  「姐姐,他在南京期間,確實盡心儘力給大家幫過不少忙,看在玄德真人師父和凈空師兄的面上,暫且饒了他吧。」許靈兒勸道。


  馮安講道:「像這種人,就算饒了他,他還會繼續招搖撞騙。」


  許靈兒找凈明要回了那面旗幡,對趴在地上的黃炳文問道:「你說實話,這到底是哪兒來的?」


  「王公公第一次派我們尋寶時給我的,說是如若遇到官兵,讓我出示這面幡旗來靈活處理,他可能壓根就沒料到,我居然還能活著回去。」黃炳文無奈地答道。


  此刻,凈明已經明白「尋寶」就是一場騙局,追隨王公公也不見得會有好下場,立刻將頭上的道帽摘掉,講道:「感謝各位姐姐的饒命之恩,我也不當什麼牛鼻子道士了,其實,那些道術全都是騙人的,我要還俗回家去種地。」


  馮安問道:「二位妹妹,你們說如何處置此人?我聽你們的。」


  許靈兒嘆了口氣,勸道:「姐姐,饒了他吧。」


  於是,馮安高聲喊道:「還不快滾!」


  「請二位姐姐回去之後,告訴大家凈明掉進大海淹死了,沈惟敬不忘大恩大德恩德,來世當牛做馬相報。」凈明說罷,連滾帶爬的出了營房。


  這時,船主馬鐙找過來了,張口就問他的哥哥在什麼地方?

  馮安將軍已經搞清楚了事實真相,立刻派士兵釋放了馬鞍等人,讓黃炳文跟著馬鐙走了。


  接著,馮安派士兵把馬克抬了進來,此時,他腿上的傷口已經好多了。


  「我有些奇怪,這個傳教士為何會說我們的語言?」馮安不解地問道。


  馬克從擔架上坐了起來,微笑著答道:「馮將軍,沒什麼好奇怪的,許靈兒小姐的西班牙語說得也不差。」


  「是嗎?」馮安似乎有些驚奇地問道。


  「親愛的,我愛你!」馬克用西洋話說著,蔚藍的眼睛里閃出了一朵淚花,默默地等待著答案。


  許靈兒絕沒料到他會說這樣的話,頓時羞得滿臉通紅,趕忙用手捧住了臉,盡量裝作沒事的樣子,卻不知該如何回答。


  馬克用西班牙語繼續講道:「許小姐,我愛你!為此不惜脫離眾合會,甚至放棄信仰……」


  沒想到馬克如此直截了當的表白,此刻許靈兒想起了李如松、李舜臣,更是挂念著出家為僧的文濤,不由得心亂如麻。


  「親愛的,我願意和你一起上天堂,也願意陪你一起下地獄,但求一生一世相伴……」


  「馬克先生,請你不要再說,國讎家恨未了,哪能輕談男女私情。」許靈兒用西洋話說罷,忍不住黯然淚下……


  儘管郭奕聽不懂,也能猜出他們在說些什麼,忍不住用日本話低聲講道:「妹妹,你確實老大不小了,如松是個忘恩負義之人,文濤已經落髮為僧,請妹妹不要輕易拒絕。」


  聽得懂日本話的馬克,不由得向郭奕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許靈兒實在受不了,也用日本話答道:「姐姐,請不要再說了,如此大事當由父母之命、媒妁之約!」


  馬克點了點頭,答道:「這個我懂,我可以請羅阿敏女士做我們的媒人。」


  郭奕和許靈兒同時瞪大了眼睛,異口同聲地問道:「你說什麼?」


  「對,請羅阿敏女士來做媒人。」馬克重複道。


  「請問他們在玳瑁港還好吧?」許靈兒關切地問道。


  馬克搖頭答道:「他們現在已經頻臨絕境。」


  這時,許靈兒不禁想起了往事:為了讓迫使林風釋放自己,在阿萍的婚禮上,羅阿敏差點一頭撞死。


  在羅阿敏的一再堅持下,迫不得已的林風釋放了許靈兒、馬五夫婦和林邵奇等人,數千名被海盜裹進來的父老鄉親前來給他們送行,其凄慘的場面令天地為之動容,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無盡的酸楚……


  許靈兒等人回到月港時,恰遇西洋使者前來談判,知道他們以幫助朝廷對付林風團伙為誘餌,又以縱容海盜侵擾大明沿海相要挾,對朝廷提出了極其無禮的要求,在如何處理這件事上,巡撫龐尚鵬和總兵胡守仁之間產生了分歧。


  於是,許靈兒問道:「馮安姐姐,如今巡撫龐尚鵬大人和胡總兵之間的關係如何?」


  馮安雖然聽不懂他們三人的對話,大概也明白個所以然,發現許靈兒突然轉換了話題,便流露出了一絲苦笑。


  「難道說龐大人和胡總兵之間還有分歧嗎?」許靈兒急切地問道。


  「實在一言難盡!靈兒妹妹,你應該知道,西洋使者逼到了家門口,巡撫使者王望高不敢帶他們去福州,就把他們引到月港來了,希望胡總兵來拒絕西洋人提出的無禮要求,哪知道他們不依不饒、非要進京面聖,巡撫龐大人被迫到了月港,但他暗中派人給林風捎信,答應幫忙封他為呂宋總督,要求他們再次攻打馬尼拉,以解西洋使者步步緊逼之圍。」馮安答道。


  許靈兒頗為驚訝地問道:「這件事已經過去了很久,難道還沒有解決嗎?」


  「可能連林風自己也知道,朝廷不可能封他做呂宋總督,為了在夾縫中求生存,他們並沒有攻打馬尼拉,反而對巡撫衙門緊咬不放,不斷地派遣海盜騷擾福建沿海,逼巡撫大人表態,龐大人只好把壓力轉移到了胡總兵的頭上,天天催促總兵大人發兵剿滅玳瑁港。」馮安頗為氣憤地答道。


  「龐尚鵬這是在玩火!」郭奕驚呼道。


  「不錯,內閣首輔張大人正在整飭吏治,推行考成法和一條鞭,還準備以福建為試點,根本就沒有跨海遠征的打算。」馮安答道。


  郭奕不無憂慮地講道:「儘管如此,任憑林風等人胡鬧也不是辦法,一旦海盜們捲土重來,恐怕龐大人和胡總兵都難脫其咎。」


  馮安點頭答道:「郭千戶所言不差,為了對付林風手下的海盜,卑職才被派往台灣駐防,但這些亦商亦盜的團伙,令人防不勝防,胡總兵因此已被龐大人按吏咸奉職查辦。」


  沉思了片刻,郭奕講道:「亡羊補牢、猶未為晚。馮安姐姐,有件事還需請你幫忙。」


  「妹妹不必客氣,需要我幹些什麼?請儘管講來。」


  **********************************

  沈惟敬,此人來歷史料上眾說紛紜,史載他是「市中無賴也」,豐臣秀吉發動朝鮮戰爭時,朝廷給他封了個不大不小的官,派到朝鮮戰場上去忽悠日本人,拖延時間,沈惟敬到了朝鮮后借自己天國上朝的特使的身份,把朝鮮日本兩方都給忽悠住了。他一方面安撫朝鮮君臣說天兵很快就會來救,一方面對日本將領不屑一顧的威脅,可謂是出盡了風頭,把朝鮮局勢給拖延下來。李如松入朝作戰,在朝鮮連戰皆捷,收復了平壤。而這時,沈惟敬卻偷偷溜去日軍大營,試圖與日軍和談,李如松把他抓獲之後,拿回京師問罪,受審期間在獄中暴斃而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