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言情女生>北宋振興攻略> 第八百三十一章 前車之師

第八百三十一章 前車之師

  “可是她是蠻夷!”趙桓終於將這句話出了口,安娜的通過簡直讓趙桓三觀盡毀!


  大宋什麽時候容得蠻夷入宮?

  這對大宋的價值觀是個挑戰!倘若朝臣們知道了此事,那必然是玩出撞柱死諫的把戲!這對那些潛在的敵人來,是一個非常好的攻擊借口!


  “百害而無一利。”趙桓搖頭伸手將安娜這個人名劃去,作為皇帝,他擁有一票否決權。


  趙英收起了厚重的劄子道:“官家不樂意劃去就是,李宮正官家和安娜長公主交談甚歡,就讓臣留意照拂,臣也是廢了很大的勁,才服了那些老宮宦們放行,官家既然不樂意,劃掉也無所謂。”


  趙英話間,將畫軸放在了官家身前,這些入選之女,由圖畫院所畫,官家自然要審查一遍。


  趙桓翻動著這些宮人的畫卷和詳細的劄子介紹,忽然抬頭問道:“這事不該是尚宮局做的嗎?為何拿到朕這裏來?李宮正呢?為什麽不送到那裏?”


  趙桓忙到了一半,才反應過來,這活不歸自己管才對!

  “李宮正帶著孩子們玩呢,就讓臣送到了官家這裏。”趙英笑著道:“李宮正,反正官家還要看公文就一道送來了。”


  趙桓點了點頭,笑著道:“怨氣很大。”


  其實今大年三十,趙桓按理也該休息,朱璉昨晚就差人打了招呼,今想看藥發木偶,李清照也今招了藝人進宮,有傀儡戲,結果趙桓出現在了文德殿上。


  趙桓搖了搖頭,他心裏裝著的事,不在文德殿等著,他心慌。


  “這個女人,是粟特人?”趙桓將手中的畫卷展開看了半,又看了看石察詩這個名字,他終於又發現了一個異族。


  “官家不樂意就把她的名字劃掉。”趙英繼續樂嗬嗬的道。


  趙桓疑惑的問道:“為什麽會有粟特人?”


  趙英依舊是那副笑容,道:“阿爾斯蘭王子的妹妹,阿爾斯蘭送到京中,就等著官家選秀女,等了會很久了。前唐時候,唐宮有納粟特人的先例,是為了維持西域之境的安寧,粟特人還有被封為妃嬪的例子。”


  “這個女人,也是李宮正交待的。”


  趙桓仔細琢磨了許久,才道:“你去喚李宮正過來,朕有話要問她。”


  他終於察覺到了不對勁,若隻是一個安娜長公主,趙桓也就罷了,畢竟這個女人近乎執著的尋找著約瑟王。


  但是為何又出現了一個粟特公主出來?石康,阿爾斯蘭的妹妹,火尋國,或者花拉子模國的公主。


  趙桓繼續翻動著劄子上的名字,終於發現了一個曹支耳的名字,照著名錄,趙桓打開畫卷,是個典型的地中海人特征的女子,高鼻梁、窄長形麵部、長頭型,身材與宋人略有差異,大概就是胸圍更加膨脹一些。


  塞爾柱帝國公國公主,確切的是東喀喇汗國阿赫馬德的長女。


  “官家尋我?”李清照牽著趙臣夫的手走進了文德殿,笑著問道。

  趙桓拿著三個畫卷問道:“這三個人是你讓趙英安排通過的嗎?”


  李清照示意趙臣夫出去玩,笑著道:“大秦公主,火尋國公主,塞爾柱帝國汗國公主,是臣妾讓人安排的。”


  “是前段時間李太宰跟臣妾聊大宋商貿的事,臣妾才臨時起意,其實臣妾還照拂過大食國的公主,可是大食國的公主長得有點差了,膚黑了些,就沒通過老宮宦們的挑選。”


  “為何?”趙桓笑著坐在了李清照的旁邊問道。


  趙英在李清照進殿的時候,迅速的搬了張椅子,還上了個茶幾,準備了兩盤果仁,端了兩盞清茶。


  趙桓終於體驗了一把什麽叫做縣官不如現管,趙英伺候的賣力程度,超過了平日。


  李清照的尚宮局在規製上是和內侍省平級,但是趙英必然要聽李清照的話。


  李清照靠在椅背上,略微有些慵懶的道:“臣妾還在商部的時候,李太宰有一次到了大同府和雲中路的商路稅收,大宋朝以往都是將商貨交給契丹人或者西夏人,就再無牽掛了,但是隨著商路通行,才知道獲利如此之豐!”


  “僅大同府的商稅今年就收了三千萬大宋銀元,等於津口和塘口兩個市舶司的總收入。”


  趙桓當然研究過今年國帑在接連用兵和災害下稅收增長的原因,他也知道大同府的稅收情況,也知道克烈部送來的一萬頭羊,在大同府病死了一千隻的事實。


  李清照笑著道:“臣妾就琢磨著,大宋也沒有這方麵通商的經驗,尤其是官家有誌於西域之時,臣妾覺得很有必要了解下前唐的各種政策,好製定商部接下來的規劃。”


  “唐朝之盛起於隋時,盛於貞觀,耀世於開元,臣妾就琢磨了很多商道的政策,也都定好了章程,官家都在燕京或者來州批過紅,後來臣妾就發現了相比較唐製,大宋宮廷的一些製度,委實有些家子氣了。”


  “比如納宮人和宮妃這一塊,舉個例子,前唐就有一個妃子是粟特人,曹野那姬是前唐玄宗的寵妃,壽安公主也是這名粟特人所生。”


  “官家之誌乃是遠邁盛唐,若是做不得前唐那般開放和包容,定是完不成這個目標。”


  趙桓琢磨了很久,才搖頭道:“安史之亂就是當初的昭武九姓所行之事,朕以為不可全取唐製之開放政策,不妥。”


  趙桓雖然已經知道了安史之亂本質是開元年間府兵製的衰敗,導致了地方軍頭做大,實質是一場地方軍隊的叛亂行為,但是他依然覺得和當初的李隆基極度信任李林甫和安祿山有極大的關係。


  李清照笑著搖搖頭,將手中的剝好的瓜子放在了官家手中,道:“官家聽了韓昉的遭遇了嗎?其實眼下大宋百姓對漢兒歸宋,已經有了蔑視之舉,臣妾以為不是什麽好事。”


  “官家到現在讓曹賢妃在宮裏,不就是圖打了西夏以後,好管理一些嗎?官家再想想,這事也不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