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可以是更親密的關係
段知著全然是在為簡長晴著想,“我是不會讓人家誤會你的,起碼在你真正喜歡我之前,我是不會讓你有這麽不必要的麻煩,我是真的想喜歡你試試,不是讓你難做的,你放心,這事絕對傳不到傅念琛的耳朵裏,除非你自己和他說了。”
段知著似笑非笑的看著簡長晴,“你會說嗎?告訴傅念琛我們之間的賭約,還有我想對你移情別戀的事?”
簡長晴也朝著段知著看了過去,她總覺得段知著並不在意她會把這些事告訴給傅念琛知道,甚至他對此還很樂見其成。
簡長晴不明白段知著到底是什麽意思。
“我認為你比顏若涵還需要去看看心理醫生,或許在你徹底惡化之前,你還有機會痊愈。”簡長晴除了讓段知著不高興之外,也是真心的向他提出建議。
對於簡長晴調侃般的話,段知著非但不生氣,反而接著她的話往下,“那好,隻等埃裏克一來,我就接受心理醫生的調劑,你說的話,我都會聽。”
段知著近似邀功般的朝著簡長晴的方向湊了湊。
簡長晴自是沒有多想的就避開了段知著的靠近,她再也受不了,又開始掙紮了起來,“段知著,你在消磨我的耐性。”
這句話成功的讓段知著消停了。
“好吧,我道歉,我看起來似乎是太輕薄了。”段知著很快就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除了握住簡長晴的手,一切都變回了他從前彬彬有禮的模樣。
“看得出來你對我很排斥,但是你仍然不肯做出任何過激的舉動,是因為還怕傷害到肚子裏的孩子嗎?”段知著的視線朝著簡長晴的小腹望了過去。
和顏若涵的目光一樣,段知著的目光放在她肚子上的時候,簡長晴感覺到一陣涼意,她撇了撇身子,避開了段知著的視線。
“我很好奇,是因為母親的天性讓你庇護著這個孩子,還是因為這個孩子是傅念琛的,所以你才這麽在乎看重?”段知著眼中寫滿了疑惑,看得出來他是真的感到困惑,想要一個答案。
“這兩件事有什麽衝突嗎?”簡長晴問道。
段知著想了想,最後點點頭,“確實沒有衝突,是你的孩子也是傅念琛的孩子,在這個孩子之前,你還有過一個孩子,那這個孩子和那個孩子,有區別嗎?你更偏愛哪個呢?”
段知著的這個問題對於簡長晴來說,簡直誅心,上個孩子,是簡長晴的一個心結,那是她第一個孩子,她是多麽的期待著孩子的降臨,雖然一開始得知消息的時候,她確實糾結痛苦,可是最後,她切切實實的期許著這個孩子的降臨和到來,她甚至都開始學習怎麽做一個母親,怎麽做好一個母親,然而,卻沒有給她這個機會。
“是誰告訴你,我曾經還有一個孩子的?”簡長晴語氣陰沉的問道,這個問題成功的引起了簡長晴的反感和不快,也踩中了她最不能容忍的雷區。
“這很重要?”段知著反問道,“難道這不是事實?你之前沒有懷上孩子?”
這事實,但是知道她懷孕的人不多,範圍也縮小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可段知著才剛回國,沒多長時間,可他都知道了。
見簡長晴一直緊盯著他不放,似是非要一個結果不可的架勢,段知著這才又開口了。
“我不記得是誰說的了,可能是從若涵那聽來的,當時我和你並不熟悉,也隻是一聽即過,並沒有放在心上,至於若涵是從哪聽來的,我就不清楚了,但是我能為你問問,不過想來想去,也就那幾個人了。”段知著的話直接映射了簡長晴的心理想法。
也就那幾個人了。
簡長晴能想到的,也就隻有傅芮還有傅念琛了。
他們兩個都認識顏若涵,也都很顏若涵有過交集,也隻有他們才會和顏若涵說這些事情,但是這一切都要基於確實是顏若涵告訴給段知著的。
“沒關係的,不管是你和誰的孩子,我都會喜歡的,就隻是不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最好是個女孩,能和你長得像,嬌嬌軟軟的。”段知著望著簡長晴的小腹笑著說道,他透過簡長晴似乎的能看到小孩子將來的模樣。
“那都和你無關。”簡長晴無情的打破了段知著的幻想。
段知著也不受打擊,聳了聳肩,“其實我可以做孩子的教父。”
“我不願意。”簡長晴再一次殘忍的拒絕了他。
一連遭受到了兩次打擊,段知著也不氣餒,“你的肚子還平平的,一點都看不出來有個小生命在裏麵,是不是吃的太少了?傅念琛是不是沒有關心你,聽說你的愛好是吃,你想吃什麽,都可以和我說,天上飛的,陸上走的,海裏遊的,隻要你能說的出來,這個世上有的,我都會為你弄來。”
簡長晴實在是收不了段知著這麽說話,“我的事都和你無關,段知著,我不知道你到底在打什麽主意,但是你記住,我已經結婚了,我有丈夫,我和我先生感情很好,我們很相愛,你不用再費盡心機在我的身上。”
“你可真傷人,特別是知道怎麽傷我的心,你說我在打主意,但是你又怎麽知道傅念琛沒有打主意,你就敢說,傅念琛對你毫無私心?沒有秘密瞞著你?”段知著意有所指。
簡長晴根本就不聽他說的,“我不相信自己的丈夫,難道去相信一個外人,還是以個別有心機的外人?”
孰近孰遠,很容易就能選擇的出來吧。
段知著也不生氣,一再被質疑一再被拒絕,他一點都不氣餒,反而知難而上,“你現在會這麽說,不能怪你,等你察覺到了蛛絲馬跡的時候,你可以來找我,我願意給你提供幫助,這句話什麽時候都有效的,長晴,我們兩個人,不是敵人的關係,相反,我們可以是朋友,可以是知己,可以是更親密的關係,隻要你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