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獨家發表晉-江, 保護原創,支持正版,從我做起。
而話題又是如此的合適及恰當。
——畢竟下過罪己詔,對年幼的帝王而言,這件事會是他畢生的污點, 永遠都抹不去。而事情的後續處理和安排,自然也就十分重要。他會開口關心, 雖然出乎朝臣的預料, 卻也可以理解。
京兆尹很快出列,表示賑濟的工作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 如今在雪災之中損毀的房屋都已經修葺完畢, 接下來會給他們發下新的牲畜和農具以及種子, 確保春耕不受影響。戶部的官員也保證所需的錢糧會第一時間撥下。
李定宸微微頷首, 道,「諸卿辛苦了。朕連日來總是夢見先帝,目中似有憂色, 因此心下不安。天降雪災,乃是警示之意。單是這般處理, 只怕無法令上天滿意,不知諸位臣工可有別的辦法為朕分憂?」
這個話題就有些敏感了,朝臣們遲疑了一瞬, 都將視線轉向了王相。
皇帝今日兩次開口, 雖然說的都是不甚緊要之事, 但卻也可以看做是他打算向朝政伸手的先兆, 如此一來,王相的意思就很關鍵了。
但是皇帝既然開了這個口,他們就必須要給出回應。所以王霄沉吟片刻,道,「此次天災示警,如今看來,乃因陛下身側有奸佞亂權,之故,來寶既然授首,陛下只需祭祀太廟,想來便可無礙。」
「單隻祭祀田地,只怕還不夠。」李定宸道,「朕欲效仿前朝帝王,立天地壇,合祭皇天后土,上稟朕之衷心,不知諸卿可有以教?」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禮部的幾位老大人聞言大驚,立刻異口同聲的反對。
「為何不可?」李定宸微微皺眉,不解的問。
禮部尚書出列道,「祭祀天地,自然是應有之義。然而修建天地壇,興師動眾、勞民傷財,恐非社稷之福。」
大概是李定宸這個提議太嚇人了,所以接下來朝臣們紛紛開口勸諫,竟是打定主意要反對了。須知前朝修建天地壇,乃是仿皇城制式,而因為修建在城郊,又是祭祀天地之所,其佔地之廣、建築之盛,還要遠勝城內的皇宮。
因為前朝距今已經十分久遠,因而天地壇早已廢棄上百年。要將這上百頃的宮殿群重新修築,所耗費的人力物力簡直難以估算。即便如今的大秦還算風調雨順,但世宗晚年修建皇陵耗費甚巨,因此國庫並不豐盈,根本拿不出那麼大一筆錢來。
但是他們勸諫的語氣卻也不甚激烈,大抵這個提議過於荒謬,所以反而推翻了之前他們關於皇帝想要奪權的推測,都認為小皇帝是被這件事給嚇壞了,所以想要弄個儀式來安定人心——尤其是安定他自己的心。
這個他們很拿手啊!根本不用那麼費錢費力,完全可以採用更加經濟的方式嘛!
所以在勸諫過後,又有人提出了作為替代的解決辦法,「《禮記·祭統》:『天子親耕於南郊,以共齊盛。』古之帝王亦常有親耕之記載,陛下若要效仿先賢,莫如於二月初二龍抬頭之時,親耕於南郊,即可令天地感殿下之誠心,又可為天下勸農之本,豈不善哉?」
李定宸尚在猶豫,其餘眾臣已經紛紛開口稱讚附和,表示這就是最好的方式,與其大張旗鼓興建土木,倒不如以誠動人。
最後王相也開口相勸,李定宸便猶猶豫豫的答應了下來,命有司負責安排此事。
因為現在距離二月初二已經很近了,留給他們的時間不多,而帝王親耕,各種禮儀是絕不能荒廢的,所以朝臣們下了朝之後,便立刻回衙門去翻閱典籍,制定流程了。
李定宸腳步輕快的回了長安宮。
他接下來其實還要去聽經筵,但這會兒心情實在是太興奮,必須要跟皇後分享一下,所以一下朝就迫不及待的回來了。
越羅也才剛剛請安完畢,從萬年宮回來,見他興沖沖的樣子,便含笑問,「陛下這樣高興,可是有了好消息?」昨晚李定宸要她看著他的表現,不想竟這樣快。
李定宸點了點頭,拉著她的手回了內室,又屏退眾人,才湊到她耳邊,壓抑著興奮道,「禮部和戶部已經在準備,二月初二,朕要去南郊親耕!」
越羅還真有些驚訝,「陛下怎麼做到的?」
雖然自古就有這樣的儀制,但本朝卻是從未有過的。「祖制」二字,可不是那麼容易打破的。那些朝臣頑固得很,即便有足夠的理由,也未必能說服他們,何況李定宸看起來也不像是能舌戰群儒的。
李定宸面上露出幾分得意的神色,笑道,「若是朕開口,他們必定不許,所以朕讓他們自己提的。」
便將今日早朝的情形對越羅說了一遍,說到高興處,不由得手舞足蹈,對越羅道,「還是皇后提醒我,有些事只要稍微迂迴,效果便截然不同。只要揣摩清楚朝臣們的想法,要因勢利導,一點兒也不難嘛!」
「這只是因為此事於他們無損。」越羅正色提醒他。
李定宸渾不在意道,「朕知道,不過這種事,有一就有二,總有讓他們都無法反對朕的那一日。」
整個朝廷都運轉起來,事情安排得自然很快,最後定下來的流程之中,非但有李定宸這位帝王於南郊親耕,還有越羅這位皇后親蠶於北郊之禮。
李定宸在越羅面前越發得意,越羅卻是哭笑不得,怎麼這還有捎帶的?
不過,能夠出宮,越羅還是高興的。雖然她很清楚,這樣的儀式之中,所有行事都有人跟著看著,根本不會有半點自由,而且也會很累,但還是高興。畢竟是在這平靜如水的日子之中增添的一抹亮色。
提前數日,帝后二人便開始齋戒。至二月初二這日,兩人一早就起身,梳洗打扮之後,便分別領著不同的隊伍出門了。
其實所謂「親耕」與做戲無異。一切流程都是安排好的,身為皇帝的李定宸穿著為今日特製的衣物,左手執鞭、右手扶犁,前面有官員牽牛,兩側是耆老相扶,身後則跟著經過挑選、手執各種農具的農人,如是在田裡來回犁三次地,就算完成了親耕的任務。而後內閣重臣、各部高官依法炮製。
但第一次玩這種「角色扮演」遊戲的李定宸興緻勃勃,扶著犁只恨那牛兒走得不夠快,三次結束之後,還有些意猶未盡,看得周圍的朝臣膽戰心驚。
這要是皇帝在地里摔一下,誰擔待得起?
玩得很盡興的小皇帝回到皇宮之後,才傻了眼。皇帝親耕是一天就能結束的,皇后親蠶卻不是那麼回事,因為誰也無法保證蠶寶寶什麼時候孵化出來,所以在祭拜的蠶神之後,就只能等著它們孵化,才可以進行下一步的躬桑禮。
所以越羅還在北郊的先蠶壇里住著呢!也不知道幾天才能回來。
而且李定宸心裡裝的事情太多了,一時也想不到這方面。
然而畢竟是十幾歲的毛頭小子,一旦這種意識在心裡冒了頭,便有些按捺不住。
越羅很快注意到了他的不同,畢竟平常李定宸總是閑不住,今日坐下之後卻一直沒有動,反倒一直自以為隱蔽的偷窺自己。但她沒想到是趙太後會特意提醒這種事,因而也只以為皇帝是發現了什麼,所以在觀察自己。
她故作不覺,對李定宸道,「馬上就要入冬了,今日尚服局送來了冬衣的料子,我瞧著都好,只不知道兩宮喜歡什麼,陛下若是有空,能夠煩勞幫忙挑選一二?」
李定宸滿心躁動,能有事可做自然最好,立刻起身道,「東西在哪裡?」
「就在偏殿里。」越羅道。
於是又轉到偏殿里。因為要換節令,不單宮中主子們要換新的冬衣,下頭的宮人亦是如此,掖庭同樣送了不少布料花色來供皇后挑選,因而偏殿里堆滿了布料。不過不同用處的布料各自堆放在一處,顯得雜而不亂。
越羅指了要給兩宮做衣裳的料子,道,「就是這些了。」
李定宸才要叫人進來將布料一一搬開挑選,越羅卻已經上了手。幾十尺的布料,捲起來頗有些重量,內侍們搬運時也是兩人抬一捆。然而此刻越羅雙手搭住布卷兩側,輕輕鬆鬆就將之搬起來了。
一共十幾匹布料,搬完之後她氣都沒喘,轉頭朝李定宸笑道,「陛下過來瞧瞧,都是今年新進上來的花色,我瞧著都很好。」
越羅每將一卷布料放下,發出的聲音都會讓李定宸下意識的抖一下。他的視線下意識的落在皇后看上去有些纖細的胳膊上,完全無法理解這樣一雙胳膊,如何能發揮出那麼大力量。
他抬手擦了擦並不存在的汗水,心不在焉的上前幾步,看了半晌,才挑出兩匹來。
等到吃晚飯的時候,他便有意識的詢問道,「說起來,朕還沒問過皇后,入宮之後是否習慣?想來從前皇后在家時,應當與宮中不大相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