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立儲之事讓人憂
太子楊恭琿與淮王楊恭源一夕之間成為了階下囚。
朝的百姓們無不議論當今的聖上楊毅為父有多麽的心狠手辣。
他們隻知道楊毅的心狠手辣,卻不知道楊毅作為一個父親,一夜之間被兩個親生兒子接連傷害,心是有多麽的痛。
楊毅膝下隻有七位皇子,作為大皇子的平王楊恭瑾自幼身子孱弱,長大後身子更是一直離不開湯藥,自然是沒有被立儲的可能;先太子楊恭琿,作為二皇子,出身高貴,母親是當朝的明賢皇後,皇後雖病逝,但是,楊恭琿乃是嫡子出身,本可以有著被優先立儲的可能和機會,卻因為自己的一時貪念,喪失了最好的機會;三皇子楊恭敖被封燕王,雖不得聖心,但總歸是一個健健康康,又沒有犯過什麽錯的皇子;四皇子楊恭潁被封舒王,盡管之前因為和舒王妃秋卓瑤婚後不睦的事情鬧得朝野上下人盡皆知,丟失了皇家顏麵,但總歸人是個不錯的;寧王楊恭延作為六皇子,之前因為與東朔國之爭立下了汗馬功勞,深得聖心,母憑子貴,寧王的優秀與功勞,順帶著其生母雲夫人被晉封成為了雲妃娘娘。後來鈺貴妃倒台之後,雲妃被晉封成了雲貴妃,暫理六宮事宜,位同副後。
七皇子楊恭昭因摔斷了左腿,落下了終身殘疾,楊毅為寬慰七皇子,封了楊恭昭為碩王。盡管如此,一個聖明的君主是不可能讓一個身有殘疾的皇子繼位皇帝。
於是,七個兒子,能用的,也隻有燕王楊恭敖,舒王楊恭潁,寧王楊恭延三個兒子。
加之楊毅年紀大了,立儲之事即便他不著急,滿朝的文武大臣們也會像夏裏的蒼蠅一樣,沒完沒聊在他麵前提起一遍一遍又一遍。
南巡的風波漸漸過去,所有人都慢慢的淡忘了南巡發生的事情。好似那些事情,從來都沒發生過一樣,所有人都忙碌著自己的事情。
一月後。
時節也已經由盛夏轉換成了初秋,舒承苑門口栽著的那棵楓樹葉子也已經由淺綠色換上了深紅色的衣裳,遠遠的望去,那棵楓樹像極了傍晚邊的紅夕陽,讓人無比喜歡。
這一日,沈晏又被寧王叫著一同進宮了。初秋的氣還是有些悶熱,徐問寧拿著扇子一個人坐在舒承苑的花廊下。
才是初秋,院子裏的紫藤花就已經開始慢慢凋落了,淡淡紫色的花瓣落在地上,偶有清風吹過,淡紫色的花瓣在地上翻滾了兩圈就再也沒了動作。
徐問寧這一日穿的衫有些單薄,廊下又有一陣一陣的涼風吹過。自從徐問寧上次在定安城跳河逃生之後,她的身子就變得一吹風就容易得風寒。
“夫人,”雲蘭笑吟吟的抱著一件披風從屋子裏出來,來到徐問寧的麵前輕輕給她披在身上,又道:“夫人,這廊下的風一陣一陣的,雲蘭瞧著這風太陰涼,夫人您的身子又自上次南巡回來之後就落下了易得風寒的病根,可要緊著一些身子,莫要著了涼。否則,少爺會擔心的。”
徐問寧嗔怪道:“我哪裏有那麽的嬌貴,你們也太心翼翼了一些。”
這邊主仆二人正閑聊著,清河從舒承苑外頭跑了回來。等她跑到徐問寧跟前,喘著粗氣道:“姐,錦然姑姑讓人送了口信來,今日夫人在家中做了宴席,讓您和沈少爺一同回家呢。”
徐問寧將扇子擱在腿邊,又道:“沈晏這才剛被寧王殿下叫到宮裏,才走沒多久,也不見得一時半會兒的就能回來,”徐問寧略微思索了一下,又道:“這樣,雲蘭,你告訴水靈和雙柳,讓他們留在舒承苑,等著沈晏回來了,讓沈晏再騎馬或者乘著轎子去徐府就是了,我們先去。”
“那行,”清河道,“姐,您先回房更衣,清河去馬廄那邊讓人套馬車。”
“去吧。”
兩盞茶的功夫,沈府的馬車穩穩當當的停在了徐府門口,徐問寧一下馬車,徐霖辭帶著萬濟就迎了上來。
“姐姐,”徐霖辭眉眼彎彎,笑道,“怎的就姐姐你一個人過來了?姐夫怎麽沒跟你一起過來?”
徐問寧笑著回他道:“方才寧王殿下差人叫了沈晏一同進宮麵聖了,我估摸著一時半會兒的,沈晏也回不來,想著娘親爹爹定然是著急等著我過來的,於是,我就先套了馬車來了。”
“原是如此,”徐霖辭悻悻一笑,引著徐問寧進了二房的花廳。
進了花廳,張氏與徐玉笙正坐在花廳裏閑聊,見徐問寧回來了,張氏的嘴角上揚,笑道:“你怎麽一個人過來了?我不是讓錦然告訴你,你們夫婦一起過來的嗎?”
“娘親,”徐問寧挽著張氏的手道:“沈晏跟著寧王殿下進宮了,估計要好一會兒才回來呢,我讓水靈和雙柳她們留在家中,等沈晏回府了,再讓他過來。你不必擔心。”話間,徐問寧招了招手,示意讓清河拿著東西過來。
清河懷抱著一個描的十分精致漂亮的木匣子走到她們母女跟前,徐問寧接過那個木匣子,邊打開邊道:“娘親,這是前些日子,沈晏的一個友人送來的東阿阿膠,攏共是兩斤的東阿阿膠,我瞧著這阿膠的成色極好,想來娘親您拿來補氣血是最好不過的了,我現在還年輕,自然是用不到這麽好的東西的。回頭啊,讓廚房將這些阿膠化了製成阿膠糕,每日吃上那麽一兩塊,最補氣血了。”
張氏笑道:“這麽好的東西,你不留著自己用,拿來給我做什麽?你爹爹那些同僚們,每每來咱們府裏,帶的那些禮物點心什麽的,都吃不完,你何須拿這麽寶貴的東西給我?”
徐問寧撇撇嘴,“他們送的那是他們送的,我拿來的,是我拿來的。跟他們又有什麽幹係?”徐問寧又招呼來了錦然,對錦然道:“錦然姑姑,你拿去回頭讓廚房把這阿膠製成阿膠糕,每都拿給娘親吃。雖隻有二斤,卻也夠娘親吃上一陣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