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發財了、發財了
正如霍寶預料的,蘇州府城門大開,士紳商賈都安靜的很,沒有哪一家舉家搬遷的征兆。
或有二、三旁支子弟出行,也帶了幾分試探的意思,多是輕車簡校
滁州軍剛攔截過人,扣大家一頂“有通敵之嫌”的帽子,誰還傻缺的敢重蹈覆轍?
這樣的世道,往哪裏跑呢?
跑到杭州府去?
滁州軍打下了蘇州府,就打不下杭州府?
就算想跑,就能跑得了嗎?
之前攔人可以贖買,再次被攔截會如何?
誰也不敢嚐試。
要是滁州軍是軟柿子,也不會江南江北占據數府之地,不知不覺成為龐然大物。
長江南北,已經都是白衫軍的下。
路上就太平嗎?
黃淮連年大旱,去年開始就有不少流民在江南作亂。
王朝末世之象。
大家最關係心的,反而是滁州軍什麽時候在蘇州府舉行吏員試。
從滁州開始,到和州、廬州府,再到太平府、金陵府,滁州軍占領地方後,都舉行了吏員試。
自願報名,公平應試。
這是滁州軍用饒準則。
實在話,這對地方士紳的態度略顯生硬。
地方大儒,本該禮敬,不能“三顧茅廬”,也當禮賢下士。
可滁州軍的態度,卻是並不勉強人,愛來不來,並不缺人使的意思。
士紳大戶覺得不夠體麵,可寒門士子卻是覺得正好。
真要是按照門第選拔官員,那權利肯定被高門大戶把持,還有寒門士子什麽事?
隻是既存了爭權奪利之心,大家就想的更多。
“這世道,軍權為重啊!”
“滁州軍清查城中戶籍冊子,離征丁也不遠了吧?”
“征丁去做個大頭兵,何時能出頭?眼下滁州軍的各級將領,多是滁州人氏,到底占霖利之便!”
“聽滁州軍曾在滁州、和州、廬州三地征召士紳子弟為霍大公子親衛,這些少年日後前程也錯不了。”
“咱們蘇州人就差個牽頭的!”
“這回打蘇州的就有揚州降將,那高都帥那邊?要是降了,不得也做個牽頭的。”
“高都帥就算被重用,也不是蘇州人啊!”
“太湖謝二爺也投了滁州軍……”
“謝二爺啊,好像與城東蘇老爺家有舊……”
太湖湖麵遼闊,占地極廣,位於常州府與蘇州府之間。
太湖水紡赫赫聲勢,不僅在常州響亮,在蘇州也同樣讓人不容覷。
這樣縱橫太湖十數年的悍匪,對滁州軍望風而降,那豈不是明滁州軍比太湖悍匪還要凶悍?
眾士紳商賈想起太湖悍匪,後知後覺,開始後怕起來。
之前怎麽就沒攔著知府大人呢?
要是蘇州府上下早點從了滁州軍,大家話也能多幾分底氣,不至於這般被動。
大家格外留心府衙動靜。
府衙裏,霍寶等到了來接手蘇州府事務的太平府執政高駿與廬州執政李遙。
其中高駿是原廬州通判,是最早降滁州軍的官員之一。
因他能力出眾,且愛惜百姓,就得到重用,讓他擔任太平府執政,成為降官中地位最高之人。
半年下來,高駿將太平府梳理的太太平平,去年年底還被選為二十五個參謀生之一,成為軍校生,算是刷新了資曆。
如今上上下下,都將他當成了自己人。
李遙不是別人,就是曲陽的捕快李四,李遠胞兄,鄧健麾下老人,擅長政務。
霍五父子與鄧健在曲陽時,就是李遙打理曲陽縣庶務。
等到霍五父子去了滁州州府,接手滁州軍,就調李遙去滁州接手州務。
在滁州軍的文官體係中,李遙能力出眾,資曆也老,僅次於林師爺與宋老大人,也是二十五個參謀生之一。
這次調人接手常州、蘇州、鬆江三府,霍五也與幾位元帥商量過人選問題。
畢竟這三地,各有所重。
蘇州府人口最多,事務最繁雜。
常州府境內山脈連綿,有鐵礦,還有太湖悍匪,需要強有力的人鎮守。
鬆江看似偏遠,也有眾多鹽場,還沿海,要防著海匪,也需要有人統領全局。
霍五與大家商量過,就調了朱都尉接手常州府,順帶著常州府內剿匪事宜。
朝廷官員出身的高駿接手蘇州府,穩定地方為主。
帶過兵的李遙接手鬆江府,可以清查沿海鹽場,肅清地方。
朱都尉之前閑職,就跟著大軍出發;其他兩人則是回去交接了一番差事後,才匆匆趕來。
霍寶年歲雖,可身份地位在這裏,兩人麵對少主,都十分恭敬。
“蘇州維穩為主,可以進行吏員試了,依舊是異地為官……還有征丁納銀事宜,也該開始預備起來,隻是不可耽誤春耕,糧食為要。”
霍寶對高駿交代道。
去年在太平府、金陵府、鎮江府三地征兵十幾萬,眼下鎮江、蘇州、鬆江三地也是差不多數目。
隻是有了新執政過來,就無需另派人手負責征丁之事。
征丁不同,按照戶籍冊子,“單丁不抽”、“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不想出丁的可以納銀充丁。
常州府百姓還差些,蘇州府、鬆江府兩地是魚米之鄉,百姓比較富庶,性格綿軟,並不是好的兵源地,這丁銀會是一筆不的收入。
高駿起身聽了,恭敬應了。
霍寶又望向李遙:“九叔給我的兩個鹽場就在鬆江,如今李大人過去,可順便幫我監看,還有我家九叔,是我爹與六叔、七叔、八叔等饒異姓兄弟,此去鬆江,若是得見九叔,可代我向九叔問好。”
李遙道:“下官從金陵出來前,五爺、六爺也私下囑咐過此事,九爺雖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卻是助咱們滁州軍良多,下官隻有恭敬的,萬萬不敢怠慢。”
不別的,隻去年攻打和州前那兩艘大船,就給滁州軍助力不少。
使得滁州軍不那麽被動,要不然巢湖大戰時,就要全憑借巢湖水師的船。
還有九爺送霍寶的兩個鹽場,這大半年來也源源不斷了運了不少船海鹽過來,使得滁州軍在食鹽上比較富裕。
要不然的話,江北的鹽場多是泰州白衫占著,江南的鹽場大部分在台州白衫手中,要是滁州軍被這兩方勢力卡了鹽供應,也是一件麻煩之事。
鬆江府那邊著急用人,李遙在蘇州府休整半日,就繼續往鬆江府去了。
蘇州府這裏,高駿接手了政務,霍寶就叫人準備回軍之事。
之前常熟縣、吳江縣、昆山縣三地占領後,都是童兵分兵留守。
如今要準備回軍,這三地駐守兵馬也要替換調回。
“寶爺,關鍵是庫房那些,也該分分了!”
朱強帶了激動道。
所謂庫房裏的東西,就是之前在官道截獲的那些財物,還有過後蘇州府城官員士紳“贖人”的那些銀錢。
這些都算是戰時繳獲,是要分配下去的。
大的分配對象是鄧健部、水師部與霍寶部。
至於下一步分配,都有份額規定,也不會弄混。
還有仇威、侯曉明、石三下去攻打縣城的繳獲,也要按照規定上繳分配。
隻是上繳的部分是部分,童軍內部分配的是大部分。
銀錢上最容易出紕漏,因此滁州軍的分配條例格外細致。
早在滁州軍進金陵後,就全軍清查過一次,處置好幾個千戶,砍下好幾個腦袋。
朱強這麽惦記分配繳獲,也不是想要多貪多占的意思。
就是想著早點到自己手中,早點做內部分配,讓將士們也早點歡喜。
霍寶沒有異議,就允了。
這次蘇州府城的繳獲,會按照五、三、二的比例分配。
鄧健率領的主力占五成,於老元帥率領的水師是三成,霍寶部是兩成。
每部繳獲,再按照比例上繳太尉府一部分,後勤保障一部分,剩下是主帥、中層將士、兵卒分配。
朱強這幾日就在倉庫,對其中財物銀錢都心中有數。
……
是分配,不過一日功夫,就分得清清楚楚。
“不管是古董珍玩,還是金銀布帛,都是按照比例分配,其中古董珍玩,是請府城幾個鋪子的供奉來估價作保……咱們隻分了兩成,也有古董珍玩十車,金三萬兩,銀二十五萬兩……”
朱強手中捧著算盤,眼睛發光,跟著霍寶回稟:“這還隻是府城這邊的繳獲,另有常熟縣、吳江縣、昆山縣分給咱們的繳獲金四萬兩,銀三十萬兩……在這之前常州晉陵縣、宜興縣兩地繳獲金兩萬四千兩,銀十七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