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伍夷為檄文貶宋帝
李良元見察哥這麽來說,拍手稱道:“禦弟言之有理,可我們什麽時候出兵最為有利……”
察哥道:“自古兩國作戰,先下戰書,約定時間,一決雌雄。這次也不列外,派靈牙利嘴兵士上宋國汴梁送達戰書,約定宋軍擇日決戰!”
這麽說著,察哥向李良元身邊走近幾步,附在他的耳畔悄聲言道:“兵者,道也,聲東擊西爾虞我詐,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方可取勝,隻能如此這般……”
李良元見說,不禁一怔,款款言道:“我們以白衣大夏之國的名義下戰書,這樣做是不是……”
察哥訕笑道:“大王莫非忘記兵敗鎮魂關、馬頭坪、哇峪口之事?隻有這樣,方可複報!”
接著挺直腰杆說道:“宋軍倘若敗北,我軍趁勝追擊,占領關中,直搗汴京,入主中原,實現先祖夢寐以求的河山一統,易如反掌……”
李良元連聲叫好:“知朕者,禦弟也!這樣一來,可謂一箭雙雕,既可報兵敗之仇,還可搶奪宋國江山!”
於是,當下傳旨,敕封察哥為征宋大元帥,統領三軍,擇日與宋軍決戰,以定乾坤。
察哥受了敕封,即喚軍師伍夷為,商談下戰書事宜。
伍夷為沉思半天,道:“晉國王既然要一箭雙雕,就不要急著下戰書!”
察哥見說,癡愣愣看了伍夷為,道:“以軍師之意……”
伍夷為道:“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宋徽宗紈絝、淫逸,不如先做一篇檄文討之;讓天下人盡知宋之腐敗;夏之鼎盛;爾後大軍征剿,趙宋江山定會土崩瓦解,是為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也!”
察哥連聲稱好,說伍夷為有張良之才,武侯之智,此次出兵,竟會旗開得勝。最後言道:“討伐檄文就由軍師擬製斟辦,願軍師文思才湧,馬到成功!”
原來這伍夷為是中原人士,十年寒窗,金榜難能題名,便就生出邪念,投靠西夏偏安政權。
伍夷為一踏上夏地,正巧趕上開科招士,他的一篇文章做得風生水起,被夏國主賜予進士出身,選在察哥身邊做了軍師。
這時間,伍夷為領草檄之名,援筆立就,揮成一章《討宋檄文》,其文曰:
宋王趙佶,宋神宗之十一子也,
登基前即為端王;為人輕佻浮
浪,專鑽紅顏坊姬之窩;凡汴
梁煙花酒巷頭牌美媚,莫不
與其有染。其傷風敗俗,不一
而足耳,坊間老少,無不以花
花端王對其稱謂也。
花花端王做了皇帝,天下不潤,
河水倒流;太監生須,母雞打
鳴,宋國上下,民怨積盛。花
花端王來做皇帝,宋國百姓生
靈塗炭,四海蒼生備受熬煎。
花花端王本是翰林學士胚子,
卻錯誤地被推上皇位,乃大宋
性靈之不幸。試問天下,有
哪個皇帝像趙佶那樣花樣翻新
地改變年號?沒有!趙佶
即位之初,便定年號“建中靖
國”,次年又改為“崇寧”;
後又“大觀”;“政和”;“
重和”、“宣和”。趙佶在位
十幾年,改換了這麽多年號,
可謂天下第一。趙佶好大喜
功,登基後頻頻對鄰國用兵。
妄圖將大夏、大遼一幹周邊
國家全部並吞。自己卻一味
追求享樂,迷佞道教,將國
事交給蔡京、童貫、楊戩等
奸臣;還窮極天下之財富,
在汴梁修築萬歲山。趙佶人
倫顛倒,竟讓太監童貫做了
掌管天下兵馬的殿帥府太尉;
終被貽笑大方。趙佶的先祖
是宋太宗,宋太宗借狩獵之
名射殺宋太祖的愛妃花蕊夫
人;“燭光斧影”中又殺死
親兄趙匡胤,搶奪了江山社
稷,令其子孫作妖為患,饕
餮放橫,傷化虐民;因贓假
位,輿金輦璧,輸貨權門,
竊盜鼎司,傾覆重器;好亂
樂禍。曆觀載籍,無道之君,
貪殘酷烈,於佶為甚;當為
天下共討之,四海同誅之。
想我大夏,地闊人傑,景宗
元昊,南征北戰,所向披靡。
崇宗良元有先祖遺風,乃治
國之偉器,今世之俊才,入駐
中原,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趙佶不識時務,今乃屯兵渭州、
西境,阻河為固,欲以螳螂
之斧,禦隆車之隧。大夏奉
祖宗威靈,折衝宇宙,長戟
百萬,奮甘涼育獲之士,騁
良弓勁弩之勢;驅興州之兵
越六盤,跨隴山;催夏州眾
勇翻橫山過子午;必奪千隴
萎甦之山,關中膏腴之地;
一舉攻破汴梁古都,勢如破
竹。檄文到處,人不分華夷,
地不分南北,州郡縣府,各
整義兵,響應王師,舉武揚
威,剿滅腐宋,匡扶大夏,
一統中華。其得佶首者,封
侯列相,賞錢五千萬貫,美
女數百上千。部曲、偏裨將
校、諸吏降者,勿有所問;
同享太平。
廣宜恩信,班揚符賞,
布告!
伍夷為將檄文寫完,呈獻給李良元和察哥閱看,李良元和察哥紛讚伍夷為才思過人,即派精幹兵士上汴梁、長安等宋國州府都市大肆張貼,廣為傳播。
汴梁守軍看見張貼在城牆上、屋簷下的討伐檄文,慌忙摘扯下來,看罷內容,愕然不已。一邊部署軍士全城搜索西夏探子,一邊派人鏟除檄文,又捧上一份,送進宮裏,讓徽宗趙佶知曉。
趙佶看罷檄文,勃然大怒,當即讓傳訊太監喚童貫進宮問話。
這時候,童貫正為張子論沒有奪得元帥,反喪性命,窩在府第一籌莫展,見傳訊太監到來,說皇上要他火速趕到延福宮問話。
童貫不知何事,向傳訊太監打問;傳訊太監說他也不知道,可對童貫道:“奴才見皇上似乎很急,好像有什麽解不開的事情,童大人千萬不可怠慢,趕快準備準備,進攻去吧!”
童貫一聲聲應答著,讓小太監頭裏先走。
小太監走出門去,童貫手按腮幫襄樂半天,也猜不出皇上喚他何事,自己給自己發著悶氣道:“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咱家剛想安靜安靜,事情卻來了!”
嘴裏這麽說著,腳底下卻不敢怠慢,急急匆匆向延福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