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第100章


  正當俄國大力士在台上已經是隻有招架之力沒有還手之功的時候,忽然台下有人喊:“那個比武的後生是拳匪,抓拳匪!”


  頓時台下台上亂套了,不知從那個方向朝台上還開了槍。


  “別讓他跑了,抓拳匪!”


  清兵迅速包圍了戲園,堵住了戲園大門。


  直到台上台下的人都走光了,堵在戲園門口的清兵也沒有見到赤崗的影子。


  赤崗已經跑到了宜興埠。


  在宜興埠等著他的不光是大師兄趙老祝,還有一些愛國人士,武術界朋友。


  其中有一個藥店掌櫃叫農勁蓀的先生,赤崗認得,在天津義和拳帶著拳民習武的時候,他就經常到農掌櫃的藥店買跌打藥,關係還很不錯。


  趙老祝見了赤崗,就跟農掌櫃誇耀:“我就知道他們沒有能耐逮住赤崗兄弟,在義和拳裏赤崗兄弟還有個小飛俠綽號。”


  然後又給赤崗介紹農掌櫃:“這是懷慶藥店的農掌櫃,留學過日本,肚子裏一套套本事,我們義和拳的兄弟姐妹能在天津落腳,全是依仗農掌櫃的幫助。”


  赤崗道:“早跟掌櫃認得。”


  “若不是被人認出來,那個俄國什麽洛夫就被兄弟打下擂台了。”赤崗說道。


  “那也未必。”農先生道。又問赤崗:“兄弟肯定是被人認出來了嗎?”


  赤崗搖搖頭。


  “若是有人認出來,怎還在台下喊叫抓拳匪?他們不怕你逃了嗎?難道他們是故意喊出來讓你跑的?”農先生一連串的問題,讓赤崗摸不著頭腦。


  “剛剛我們就跟農先生議論這事,太是蹊蹺。”趙老祝道:“兄弟細想想,好好琢磨琢磨。”


  是啊,若是認出他是拳匪,直接跑台上抓他不就最有把握?或者直接朝他開一槍不就了事了嗎?

  赤崗瞪著眼睛看看趙老祝又看看農先生,點點頭。


  “這就是他們的陰謀,是看到大力士要輸了。”


  “輸贏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嗎?”


  “輸了他還能吹噓打敗中國無敵手嗎?輸了他不就得夾著尾巴回他的老家嗎,他們還能在這裏賺錢嗎?”


  “再說,兄弟還跟他簽訂了生死狀呢。”


  “對對對呀!”


  “我們不能讓這個俄國佬得逞。”


  大家把目光投向農先生。


  “去請霍元甲。”


  “霍元甲?”


  “威震京津的霍元甲。他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總不是拳匪吧。”農先生道:“我們一定要打敗這個藐視我們中國人的強盜,並且要把他打跑,為我們國人爭氣,我們不戴這頂東亞病夫的帽子。”


  農先生跟霍元甲是老交情,當年霍元甲就在農先生父親開設的藥店當幫工。


  農先生見到霍元甲,霍元甲說他那天也去戲園看來,那個俄國人的功夫並不怎樣。他是仗憑八國聯軍占領了天津故意來耍橫的,覺得我們不敢對他們怎麽樣。


  “你同意揭他的榜?”


  “我們不是東亞病夫。”


  號稱俄國大力士的斯其凡洛夫那天真的是出了一頭冷汗,要再跟那個後生來上兩個回合他就會徹底輸了。


  他沒有想到這裏就有那些不要命的中國人來跟他挑戰,還敢跟他簽訂生死狀。若那天他要再打下去,是不是自己的小命也會丟在中國,想想也覺得後怕。


  他就是一個耍馬戲的,隻是想趁著這個機會來這裏多掙點錢,再說,這裏也有不少想賺錢的添洋人馬屁的中國人。


  他們為他提供場所,還保證他不會輸。


  看來他是邁錯這一步了。斯其凡洛夫想。


  戲園一位姓黃的主持又接到了榜文。


  他們不敢將榜文讓斯其凡洛夫看,因為這是威震京津的霍元甲來挑戰。


  可是隻要有人揭榜,他們戲園就得迎戰。


  最終還是告訴了斯其凡洛夫。


  斯其凡洛夫就要準備離開天津了,他害怕有人再來找他挑戰,萬一他真的輸了,他是臉也丟了,錢也賺不到。


  沒想到來的這麽快。


  “霍元甲是誰?”斯其凡洛夫問。


  “在京津一帶有名的武士。”黃主持道。


  “退了吧,就說我身體不適。”斯其凡洛夫道。


  “那——恐怕不行,您現在身體不適,可以身體好了出場,總不能退了。除非——”


  “除非什麽?”


  “公開認錯。”


  “我認輸了還不行,還認啥錯。”


  “主要是外麵張貼那打敗中國無敵手、中國人是東亞病夫的告示,他們都是衝著那來找您挑戰的。”黃主持道。他已經在此前受到那些揭榜的武士們的威脅了,說他是賣國賊,處理不好這件事就要跟他算老帳。


  他是按照那些揭榜者的要求來找斯其凡洛夫的。


  “我想見見那個霍元甲。”斯其凡洛夫也是個見風使陀的經商人,腦子轉的很快。


  斯其凡洛夫見到霍元甲親自向他道歉,說:“寫那些告示也不全是我的注意,我隻是來天津表演的,我說的那些話隻是為了賺錢而已,並不算數。”


  而農掌櫃等愛國人士一致要求斯其凡洛夫必須就寫“打遍中國無敵手”,“中國人是東亞病夫”之事登報認錯。


  當時天津有家《直報》。


  不幾天,俄國大力士斯其凡洛夫就自己的不當言論在報紙上公開認錯道歉。隨後很快離開了天津。


  這個事件過後,在京津一帶引起了轟動,在一段時間裏到處是張貼著“洋人滾出去”“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的標語。


  清官府在列強的慫恿下,要求懲辦霍元甲,說霍元甲是在跟義和團的殘餘勢力勾結。


  農掌櫃跟一些愛國人士和各個門派的武林界朋友還有眾多百姓結集上官府衙門論理。官府因找不出霍元甲糾合義和團鬧事的證據,也隻得作罷。


  住在宜興埠的趙老祝怕他們這些真正的義和團暴露,便決定讓大家分頭散去,積蓄力量,以備東山再起。


  擇一日召集大家說道:“各位師兄師妹,如今洋毛子橫行,跟清兵一起到處抓捕我義和團,津城雖大,百姓且能款待我等,卻不是長久之計,眼下寒冬臨近,我等處境艱難,需暫且分散隱蔽,休養生息,待機而動。”


  大家言聽計從,按令或返鄉或結伴,另設壇口。等待總壇發去“揭帖兒”,再行舉事。


  在宜興埠跟赤崗一路的除了遊風約拳房裏幾個弟子外就是劉寶童跟香玉、香桂了,其餘的不是已經戰死就是被抓走,幸存下來的就是跑散了。赤崗在天津城轉了個遍,效果甚微。


  赤崗所知道的靳義堂夫婦跟他們在小西天聚落的眾兄弟還有青燈照的那些姐妹無疑是全軍覆沒了,若是他們就這樣回去如何跟鄉民交代呢?


  趙老祝看出來赤崗的心思就安慰道:“此番回鄉主要是按照名冊看看逃回鄉去的兄弟姐妹有沒有,有多少,我們心裏有數了,日後也好東山再起。”


  赤崗有信心東山再起,他在天津看到那些支持他們的愛國人士和城裏百姓,他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為死去的拳民報仇,殺清兵殺洋人。他最痛恨的是那些清兵反戈掉轉槍口替洋人殺起了自己的同胞。


  即是回到遊風約,他若是當了縮頭烏龜,又如何麵見那些死去的兄弟姐妹們的親人呢?

  回就回吧,回去我赤崗就是要在遊風約重新招兵起事,為死去的鄉民報仇。


  告別了趙老祝,赤崗帶著大家往南遊風約而去,那是他們的家鄉,不知道有多少家鄉的兄弟姐妹戰死在沙場,他們這些活著的都應該去找尋他們,即是他們被戰死沙場也要祭奠他們,為他們的靈魂祈禱,給他們樹碑立傳,讓後輩們記住他們,知道他們都是保家衛國的英雄好漢。


  時令已進寒冬,大雪封地,白皚皚一片冬色,寒氣淩人。自洋毛子八國聯軍占領天津後再攻進北京城,聽說老太後舉家逃跑西安,是中途怕了洋人才下令絞殺他們義和團。


  想當初“扶清滅洋”那口號喊得震天而響,義和拳走到哪裏哪裏就有百姓紛紛響應,到處是壇口,到處都在練兵,到處是“扶清滅洋”的旗幟在高高飄揚。


  到而今,大地清涼,人心惶惶,一陣淒慘。


  沒過幾天又到了赤崗最熟悉的邯鄲永年縣境內,想當年馮光道就是在這裏被官府當做反賊追殺,他還是馮光道的保鏢,現在他也成了被官府追殺的“拳匪”。二十多年過去了,就像是發生在昨天。


  他忽然想起了這裏的尤剛,在京城掩護紅燈照姐妹撤退時,他跟尤剛都在跟敵人拚命,他們後來都打散了,在天津也沒有發現他的影子。現在尤剛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大家可認識尤剛?”赤崗問。


  “認識,他不是大刀會的大師兄?跟我姨父靳義堂是一個壇口的。”劉保童道。


  “今天我們就住在這裏,我想看看尤剛來了沒有”。赤崗道。


  大家都很樂意,這個時候,假如發現一個活著的師兄師弟師姐師妹,對他們來說,還真是一個驚喜。


  這時劉保童朝他說道:“赤崗兄,注意安全。”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