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王朝歌的奇幻之旅> 第九十二章 神奇的樂山大佛

第九十二章 神奇的樂山大佛

  王朝歌對李白給的“淩雲劍譜”研讀起來很輕鬆,一是他父母想讓他強健體魄,課外時間給他報了武術學習班,學習了太極、格鬥和散打,本來就有武功基礎,學起劍法來,能很快的鑽進去;二是他博覽曆史典籍,自然也涉獵過一些記載武功秘籍的有關書籍,對此類的書並不陌生。


  有這兩方麵的原因,王朝歌對“淩雲劍法”的領悟是非常深的,學習進展的速度是超乎常人的。


  王朝歌在看完了兩遍“淩雲劍譜”之後,所有的招數和要訣都已經熟記下來,在心中仔細的揣摩之後,一一對照剛才李白傳授的招式,他對整套“淩雲劍法”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淩雲劍法”非常巧妙,招式之間銜接自然,攻勢淩厲,防守嚴密。王朝歌大膽推測,如果不練內功,隻練“淩雲劍法”,熟練運用劍法招式後,也能確保習練運用之人躋身高手行列。如果,內功修為深厚,劍法的威力將增大一倍不止,完全是武林中一等一的高手了。


  王朝歌一邊泡著腳,一邊手裏比劃著“淩雲劍法”的招式,使到精妙之處時,連自己都能高興的笑出聲來,他腳下不由自主的邁著步伐,一不留神把腳下的洗腳盆給踢翻了。


  這下好了,一盆水把屋裏的地濕了一大半,王朝歌忙穿好鞋,走到門口,打開房門通風,好讓水氣散盡,地早些幹了。


  至三更天時,杜甫跟著易宏才從街上回來,手裏提著兩個油紙包,一進門就開心的說道:“王哥,你看我帶什麽好吃的來了?”


  王朝歌忙將手指放在嘴邊,示意他小點聲,低聲道:“子美,你們轉到現在才回來,一定看了不少好玩的,快給我講講。還有,你這紙裏包的肯定是鴨掌或是雞腳一類的小吃,我說的對不對?”


  杜甫不禁崇拜的看著王朝歌,佩服的說道:“王哥,你真神了。我和易叔叔在街上看到有家鹵味店賣的食物很香,也很新鮮,所以就買回來一些。一部分留待明日做早點,我呢從其中挑了兩包拿回來當宵夜,還真是讓你說對了,一包是鴨掌,一包是鳳爪。”


  王朝歌故作驚訝的說道:“我隻說對了一半啊?這鳳爪是什麽呀?”


  杜甫解釋道:“王哥,你沒說錯的呀。這鳳爪就是雞腳啊!難道你不知道嗎?”


  王朝歌有些納悶的說道:“這雞跟鳳凰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的,為何可以互稱呢?”


  杜甫聞言笑著說:“我還以為就自己是書呆子呢,原來王哥也有認死理的時候啊!這隻是一種吉祥的稱呼吧,顯得文雅些,沒有什麽特別含義的。”


  王朝歌站起來朝杜甫深深一揖,說道:“愚兄受教了,子美也是小老師了,這不正如聖人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嗎?”


  杜甫很高興,王朝歌也有向自己請教的時候,就說道:“快點坐到桌子這邊來,咱們趁熱吃鴨掌和鳳爪吧。”


  王朝歌輕抿著嘴笑道:“好好好,子美也是嘴饞之人,記住美味雖好,可不要貪吃哦!吃壞了腸胃,可就不好了。”看著,自己故意不知雞腳為鳳爪,借機向杜甫討教,引得杜甫很開心的樣子,王朝歌也很高興。


  杜甫聽王朝歌的囑咐之言,有些哀傷的說道:“我寧肯做'撐死鬼'也不願做'餓死鬼',這挨餓的滋味不好受,我從家裏來舅父家的途中,就親眼所見,路邊有餓死的人,太淒慘了。”


  王朝歌聽杜甫之言,不由得一呆,誰曾想杜甫年少時的這句傷感之言,多年後會一語成讖。


  王朝歌岔開話題,說道:“子美,咱們開吃吧。邊吃邊聊,以水代酒。”


  杜甫笑道:“聽哥哥的,說實話,我在街上時吃了一個鴨掌,美味無比,你吃了一定也會讚不絕口的。”


  說著,兩個小兄弟搬椅子坐到桌子跟前,一人負責解開一個油紙包,然後攤開來放到桌子上。杜甫讓王朝歌先吃,自己則從桌上的茶壺中給王朝歌倒了一杯水。


  在樂山城中轉了一圈,杜甫先大口地喝著水解著渴,並不急於吃他帶回來的宵夜。


  王朝歌吃著鴨掌,問杜甫道:“這樂山城中,可有些好玩的?”


  杜甫喝夠了水,抹了抹嘴,拿起一個鳳爪吃起來,回答道:“樂山城確實不大,但晚上很是熱鬧,此地的人特別喜歡吃宵夜,所以小吃的種類特別多,我一時間都有些眼花繚亂的。”


  王朝歌說道:“那你有沒有見到什麽特別的人,或是說比較有趣的事?”


  杜甫想了想,說道:“易叔叔帶著我逛街時,倒是見了兩個人,就在街上碰到的,像是朋友,他們的裝束很奇怪,跟易叔叔聊了挺久的。”


  王朝歌知道杜甫沒什麽社會經驗,他所說的裝束很奇怪,應該就是江湖中人的穿著。王朝歌猜想,這肯定是易宏在與外圍的“黃纓”隊做安排。


  王朝歌吃完鴨掌,又拿起一個鳳爪吃著,說道:“子美,你第一次到這裏來,之前有聽說過在這裏修建的'樂山大佛'嗎?”


  杜甫點著頭,說道:“我聽舅父講過,隻是他也沒來過,所以具體事情也不清楚,我也隻知道個大概。”


  王朝歌對“樂山大佛”的曆史很清楚,其修造過程中發生的故事也很了解,所以他有意要驗證一下曆史的記載是不是準確的,就對杜甫說道:“子美,那你將自己所知道的講一下吧。如有偏差,我正好給你糾正。這樣,我們在明日遊覽參觀'樂山大佛'時,就更有收獲了。”


  杜甫也覺得這樣的建議很好,說道:“王哥,你說得對,在去任何一個地方前,都要提前做好功課,預先對目的地有所了解,就能更好的有助於我們遊覽參觀。”


  王朝歌說道:“目的地的風土人情,生活習慣,民族禁忌,飲食特點,不一而足,也沒有什麽定式,多提前了解總是沒錯的。”


  杜甫好好回想了一下舅父曾經說過的“樂山大佛”的情況,說道:“這'樂山大佛'開鑿於開元元年(公元713年),開鑿的發起人是海通法師,至今尚未完工。海通法師是黔地之人,結茅於淩雲山中,後人為紀念海通法師,故'樂山大佛'也被稱為'淩雲大佛'。樂山是'岷江、青衣江和大渡河'三江匯流之處,三江匯聚淩雲山麓,水勢相當的凶猛,舟船至此往往被顛覆。每當夏汛,江水直搗山壁,常常船毀人亡。海通法師見此情景,立誌憑在山崖開鑿彌勒佛大像,借助佛祖的無邊法力,“易暴浪為安流”,減殺水勢,永鎮風濤。於是,海通法師遍行大江南北、江淮兩湖一帶募化錢財,開鑿大佛。”


  王朝歌點著頭,覺得杜甫的舅父龐書文還是很博學的,不光學識淵博,對成都周邊的發展還是很關注的。


  王朝歌說道:“子美,你說的'樂山大佛'的情況是到位的,也是比較詳細的,我再給你補充一點知識,怎麽樣啊?”


  杜甫將手中的鳳爪馬上放到嘴裏,雙手鼓掌,說道:“熱烈歡迎王哥講解傳授知識。”


  王朝歌笑著說道:“子美,讓你如此正式的鼓掌歡迎,我倒是有些不好意思。我就自己知道的,說出來交流一下吧。”


  杜甫也笑道:“我洗耳恭聽,王哥所講,必定精彩。”


  王朝歌將手中吃的隻剩骨頭的鳳爪放到桌上,拿抹布擦著手,說道:“已動工十餘年的'樂山大佛'全名是'嘉州淩雲寺大彌勒石像',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正襟危坐。大佛建成後通高二十餘丈,腳麵可圍坐百人以上。p;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五丈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此外,與'護法天王'共存的還有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是一片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


  杜甫震驚道:“建造完工的佛像會是如此龐大嗎?我還以為就如同寺廟中的一般大小呢!”


  王朝歌說道:“這還不算驚奇的,開工鑿刻的大佛是'坐佛',大佛所處的淩雲山,遠觀更是一尊臥佛。可謂'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座佛',是人力與自熱地貌的完美結合。”


  聽王朝歌這麽一介紹,杜甫頓時對“樂山大佛”心生向往。


  王朝歌繼續說道:“整尊'樂山大佛'有非常完善的排水係統,大佛的兩耳和頭像後麵,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係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為雨水侵蝕。在大佛頭部共十八層螺髻中,第四層、九層和十八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不見,近處可見。衣領和衣紋皺折處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左右相通的洞穴。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互未鑿通。這些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係統,能夠保護大佛屹立千年而不毀。”


  杜甫至此已然是被驚得張大了嘴巴,說不出話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