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韓經:我被霸淩了
韓廣的隊伍在韓經看來,確是烏合不假,但人數卻也不少。
據不良人傳來的情報,韓廣所率武臣殘部一支潛伏山澤時就有許多燕地遊俠豪右相投,很快聚眾逾兩萬。
這些人自然是衝著利益來得,都想在大亂起龍蛇之時分一杯羹。
漢軍約束極強,雖然漢律較之秦律有諸多利好,但並非所有人都對漢軍的到來表示歡迎。
秦之苛政損害了部分人的利益,但有受害者,就有受益者,自然有人對漢軍保持抗拒姿態。
漁陽郡多山林大澤,昔日的燕長城有很長一段就穿郡而過,相比中原,人煙顯得較為稀少,這也使得此處利於盜匪存身。
不同於南麵結連成片的桑林,漁陽更多的是大片大片的榆林,幾十年的樹木,既養活了不少百姓,也成了不法之徒的亡命之所。
一旦官府緝拿,就往榆林內一鑽,出來就是另一片地界了。
李開此敗主要是敗在輕敵,雖然他所部漢軍人數不過三千,但裝備、訓練遠非韓廣糾集起來的烏合所能比。
不說以一當十吧,結成軍陣,三千破兩萬並非難事。
“臣有負大王重托,請大王治罪!”
韓經星夜兼程,率禁軍軍三千輕騎火速趕往平穀一線,出現在圍城燕軍的背後。
此時的韓廣已經僭稱燕王,圍郡治漁陽縣之際,派出輕兵四散擄掠周邊各縣,不少守備空虛的縣城就這麽淪陷了。
出身微賤的韓廣陡然據有數縣之地,誌得意滿,而且部下不斷慫恿,於是幹脆稱王了,對外宣稱為的是複興燕國社稷國祚以招攬民心。
實際上他們“君臣”各有各的小九九,韓廣是要及早得過把稱孤道寡的癮頭,部將為了能夠加官晉爵也是搶著擁立。
“你當然有罪,不過現在不是追究的時候,等剿滅韓廣你自去軍事府領軍法。”
韓經心底已經動怒,自己對李開不可謂不親厚。
先是救他出囹圄,又助他一家團聚,弄玉更是漢王義女,委以後方鎮守重任,卻辜負聖恩,大意輕敵,損兵折將不說,甚至可能引起一係列連鎖反應。
現在各郡主力都抽調至巨鹿前線,與諸勢力界定分野之處駐紮之兵都極為單薄。
這些六國複活過來的諸侯,秦軍當然是他們的敵手,但哪個又不是對漢軍虎視眈眈。
誰讓漢軍渡海而來,所占據的郡縣說是秦郡,再往前推,卻是齊、燕、趙、魏之故土。
一旦讓韓廣之亂彌散開來,這就算是開了道口子,群狼還不得分而食之。
各地諸侯都在坐觀巨鹿秦漢會戰的結果,秦敗則趁其弊攻秦,漢敗則進軍亡漢,兩種方略都能壯大己身。
因此,在巨鹿大戰打響之前,韓經絕不允許背後有韓廣這樣的一要刺。
說來還得慶幸,幸虧是韓廣在腹背發難,不是章邯、王離這樣的人物潛了進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經由此事,韓經也不由得審視自己,此番確有任人唯親之嫌。
李開不過一軍司馬的才幹,自己因為他是元從老臣,硬是將他放在了鎮守將軍的位置上,自己也有過錯。
昔日李開官職尚在劉意之上,卻輕易被劉意這樣的人物設計陷害,亡失其女、妻子也被霸占,就很能說明問題了。
“現在的軍情如何?”
“韓廣就在漁陽城外麽?”
韓經力求穩妥,李開前車之鑒,此番進軍已經容不得半點閃失。
擊敗李開後,偽燕之軍聲勢大振,很快阿附者已經將近三萬人,韓經加上李開餘部也不過四千有餘,差不多真的是以一當十。
“賊軍攻破的都是小城,稍大些的城池有城牆相恃,還在堅守,加上鐵鋪、武庫都在漁陽縣,因此賊軍雖然數量增長很快,卻沒有多少兵器甲胄。”
不良人早將韓廣軍虛實探得通透,李開兵敗之後也沒閑著,都在積極搜羅賊人情報。
“不過,自韓廣僭稱燕王後,燕地百姓確實多有歸附,如今混雜在賊人裏的已經不僅僅是不法的輕俠以及投機的豪右了。”
“而且有跡象顯示,這一人數還在擴大之中……”
不良人情報主官言語吞語,觀察著韓經的臉色。
“可查明其中因由,區區一小吏,稱燕王竟然真的能引來百姓歸附,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喊喊口號,扯起大旗就能成就大業,韓經才不相信這點,但凡功業,還得靠實力打出來。
“燕人視我漢軍為蠻夷,對我軍頗有排斥之心,他們並非全心全意效忠韓廣,而是對我大漢有隙!”
韓經皺眉,沒想到情報司竟然會由匯總來的情報分析出這樣的結果。
“典慶,你曾是魏都大梁人,你來說說,真的會有大梁人視我漢軍為蠻夷嗎?”
這種事情韓經沒有代入感,根本無從分辨,雖然心底將信將疑,但不良人情報司總結出來的原因絕不會是空穴來風,沒有一點根據。
“大王,我是從始至終陪王上經營漢城,一開始就融入其中,而且我知道漢城三郡多是我中原子民,當然不會有這樣的想法。”
“但是換作留在大梁的親故,他們不知曉漢軍來曆,隻知我們是來自邊隅荒郡,隻怕會有其他心思生出。”
這是一個大都市之人自我抬高心理在作崇,典慶一語道破。
春秋戰國,諸侯紛爭,各國之間是存在著一道不同的價值觀以及鄙視鏈的。
比如宋國,當年微子有功於周室,被分封於宋,為頭一號大國,但是由於宋國是殷商遺民,因此就遭到了列國的歧視。
孟子的拔苗助長、韓非的守株待兔,開頭都是,從前有一個宋人.……
仿佛將這些冠在宋人的頭上,就能增強故事的說服力,從來沒有故事以從前有一個鄭人,有一個燕人開頭。
再有楚,更是處在鄙視鏈的底端,刻舟求劍、狐假虎威、畫蛇添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這樣的典故天下人耳熟能詳,無不證明了楚人的愚蠢。
深層次裏,還不是中原六國深深得瞧不起楚國邊蠻。
楚國分封之初,地不過五十方圓,爵位不過區區一子爵,而且文化與六國不同,中原以龍為貴,楚人卻尊崇神鳥鳳凰。
如今這樣的地域霸淩發生在漢軍的頭上,韓經不由得火大。
燕國開國之祖乃是周宗室召公,可謂根正苗紅,向來對六國是以俯視的心態看待。
你管我國力強不強,我祖上比你高貴,這樣的心態不下少數。
雖然燕為秦所滅已經過了這麽久,可燕人骨子裏那份驕傲卻沒有絲毫褪色。
“讓通文館連軸轉,通通動作起來,務必要讓中原各地的百姓知道我大漢與中原同根同源,一血一脈,無分親疏!”
這是宣傳的失利,軍事上的連番獲勝,使得漢城方向忽略了這一點。
昔日宋國麵對天下黑粉,堅持春秋大義,結果喪師亡國。
楚國麵對天下群嘲,抱以冷笑,一句“我蠻夷也”,就避開了位爵上的壓迫,走上了兼並擴張的快車道,成為與秦、齊並駕其驅的南方大國。
它也是唯一沒有通過周天子,自封的王。
後來天下諸侯,誰不尊稱其為楚王,這說明地位、身份的認同都是實力打出來的。
韓經卻不能這麽辦,自認蠻夷,但眼下中原百姓還沒有認識到漢軍的強大,因此宣傳與軍事工作都不得落下。
巨鹿之戰隻要能擊敗強秦,漢國就無可爭議得被稱為大漢!
“派人去漢城,將如月公主送來。”
“未來的一段日子,如月公主將替本王巡視燕地,撫慰民心。”
場上諸人全程靜默不語,心內卻瘋狂得豎起大拇指。
如月公主乃是舊燕高月公主,封地就在高月,韓經這麽做,稱得上是神來之筆。
以燕治燕,必有奇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