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回 師徒聯手
那一縷縷琴音直從楚碧柔心底飛出簫外,縱是靜心約束,竭力排除雜念,仍是無可抗拒這天地正音。
楚碧柔沉穩神色亦不禁轉為慌亂,痛下決心:「倘若任由琴音牽引,我必將走火入魔。拼著受重傷,也須得即刻停止吹奏。」
只可惜,她心神雖有徹悟,手上動作卻是無法停止。似乎有一雙無形之手,強按著她的手指,溫和而又霸道的逼著鐵簫跟隨琴聲起舞。
旁觀眾人初時多也聽不到琴聲,待琴簫一齊奏響琴曲,聲由心發,霎時間清泠叮咚,明晰發越,身體與自我一齊忘卻,被琴音帶入了恍惚奇詭的神秘世界。
浩瀚大海孤處一座蓬萊仙山,海水奔涌,波浪連天。山林寂寞,四下無人,卻有群鳥不住悲號,雖是打破了絕對孤寂,卻讓人更覺荒涼。
可偏偏這荒涼視之無端,察之無崖,帶著萬古不滅的傷心,隨著海水的拍擊,一遍遍的蕩滌著整個天地人心。
葉芷淚流滿面,無意識的輕吟道:「繄洞渭兮流澌濩,舟楫逝兮仙不還。移情愫兮蓬萊山,嗚欽傷宮兮仙不還。」
原來符天君彈奏的這首琴曲竟是傳聞中久已失傳的《水仙操》。據說在久遠以前,年輕的伯牙向大琴師成連學習彈琴,專心學習了三年,把彈奏的一招一式都學的惟妙惟肖,卻怎麼也達不到成連那種「精神寂寞,情志專一」的境界。
於是成連就把伯牙帶到了蓬萊山下,讓伯牙一人一舟,留在這樣奇幻莫測的大海上,終於讓伯牙領會了獨步天下的音律境界,更創造出這天人之曲《水仙操》。
紫微道心恆念,超絕意志瞬時發動,將心中琴音驅逐一空,再觀場中戰局,不覺微皺眉頭:「楚碧柔正當其沖,心神已失。看來符天君若不停止彈琴,她便要永生沉迷在琴聲幻海中。」一邊想著,一邊分出一縷真氣,輕輕拍動身旁徐良湖的肩膀。
但見徐良湖身體一震,亦從恍惚中回神,手撫額頭,嘆道:「好厲害!符天君不聲不響,卻暗施蠱惑手段,不但將楚道友迫至如此地步,連我不察之下,亦被帶進無邊無際的琴聲中。」
他又將目光投在十丈開外的丁香仙子華霓裳身上,見她若有所思,不禁問詢道:「賢侄女,我實在不明白符天君耍的是什麼鬼把戲,明明琴聲毫無真氣,何以楚道友突然間反受他所制?還望你解惑答疑一番。」
華霓裳露出高山仰止神色,輕嘆一聲:「我現在方知,符天君並沒有浪誇大口。他於音律之道,果已傲世塵寰。雖然琴聲不帶真氣,但詞有境界則自成高格,曲有境界則自成妙音。正如百鳥朝鳳,百獸朝王,琴聲一動,萬音俯首。哎,我師父雖已極擅妙悟,仍是落了下風。」
柳眉微顫,華霓裳心中更無可避免的想道:「符天君如此出神入化的琴藝,只怕妙音宗創派祖師妙音子亦要甘拜下風。符天君說妙音宗將音律用於殺人功夫,誤入歧途,其實真有三分道理。數百年來,妙音宗子弟雖然通曉百音,但為了配合尋音訣,為了發揮更大威力,以氣御音,難免『為賦新詞強說愁』,絕無可能奏出《水仙操》這等『心音合一』的純粹音律。」
忽聽徐良湖道:「賢侄女,楚道友情況頗是不妙。在我想來,你乃妙音宗門人,又是小輩,便算以音律援助令師,也不算以多欺少的。」
華霓裳道:「我亦有此心,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徐良湖不免一愣,暗忖道:「楚碧柔被琴聲牽制,手舞足蹈,儀態全無,形勢已岌岌可危,她這個寶貝徒兒倒是能坐得住。」
「錚!錚!錚!」大約半盞茶后,瑤天琴上曲調突的一揚一轉,屈伸俯仰,綴兆舒疾,流而不息,合同而化。
而在琴音構造的恍惚世界中呼嘯海浪,一時俱平,悲號群鳥,一時歡鳴。四方天地,同沐大道,萬紫千紅,紛紛來歸。
被琴音感染的眾人亦瞬間從孤茫大海中脫出,浴乎沂,風乎舞雩,敬慕的感受天地平和之氣,如在和煦春風中。
唯有楚碧柔迷惘中更被黃鐘大呂響徹,心神大亂之下,那一管金光燦燦的鐵簫脫手而飛,口中更噴出一大口鮮血,身體亦隨之歪倒。
「這……」徐良湖見楚碧柔敗的莫名其妙,頗覺無奈,只好將目光全放在紫微身上,且看他如何安排。
便在此時,「嗚嗚嗚」,一陣哀傷簫聲從身旁響起,卻是華霓裳輕按碧玉簫,緩步走向楚碧柔。
徐良湖不免搖頭:「楚碧柔已然倒地,華霓裳此時出手,全然無濟於事。孤掌難鳴,她難道還能比她師父更精通音律?真是不懂得把握時機。」
符天君這一曲《水仙操》本是走向尾聲,忽然聽聞這一陣意外簫聲,不覺詫異潛生,忍不住瞟了華霓裳一眼,隨即變調改度,琴聲輕颺直上,追至簫聲之旁。
「不對,這已不是《秦王破陣樂》,而是……《破陣子》!」胡晴剛自溫煦琴聲醒來,復又感受蘊含傷悲無限的簫聲,眼前平白浮現出辛稼軒那一首沉痛無比的情詞來:「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簫聲借託了秦王破陣的奮發昂揚,卻只是故作慷慨,看似豪氣滿懷,卻是牢騷叢生。一聲豪雄,便有一聲酸楚;一番勇志,便有一番慟哭。縱有萬字平戎策,卻只換得東家種樹書,只贏得夢中鐵馬去,鏡中白髮生。
符天君微微搖頭,嘆道:「毋需如此傷悲。人間正道,本是滄桑,唯有中庸,方可久長。」琴聲化作多情佳人,紅巾翠袖,靜靜擁住簫聲,搵去英雄之淚。
簫聲被琴聲軟語安慰,掙扎一番,便不再抗拒,變分離之音而為琴簫合奏,一先一后,相輔相成,竟是收音於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