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江山志遠:楊志遠飆升記> 第二十八章:風清月明(2)

第二十八章:風清月明(2)

  楊志遠之所以把這樣一道選擇題讓陳珂當場選擇,還是在看陳珂是不是懂得取捨,因為但凡成大事者,都必須懂得取捨,懂得放棄既得利益,才會有所得。


  陳珂那天微微一沉吟,如楊志遠所料,陳珂選擇了正確的答案:去西環縣。


  陳珂已經前往西環報過到了,因為手頭還有些事情需要移交,今天回了一趟市委,正好碰上楊志遠在實行「我軍陣地轉移」,陳珂於是笑嘻嘻,主動上來搭一把手,順便和邵武平姜文斌幾個交頭接耳,圖謀書記市長。大家笑呵呵,金錢其實都是其次,目的還是加強彼此的關聯感。


  陳珂他們早就往市委去了,舒韶華看看時間,陳珂他們估計已經忙完了,就笑:「楊書記、徐市長,咱們也該下去了,要不然去晚了,什麼大閘蟹大明蝦,只怕連蟹腿蝦須都看不到一根。」


  徐海明說:「領導都沒到,他們敢擅自動筷?」


  楊志遠笑,說:「這可就難說了,徐市長你有這份自信,我可沒有。」


  徐海明笑,說:「那我們還磨嘰什麼,得搶先一步。」


  楊志遠笑,說:「對付他們,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電話告知,楊書記還有物件落在辦公室,讓他們趕緊過來一趟,要不然,怎麼搶都搶不過他們了,以我估計,此時他們已經進入餐廳,準備一切開銷書記市長自行報銷。」


  四人說笑著朝外走去,楊志遠回頭依依不捨地看了這間自己工作了二年之久的辦公室一眼,說:「說實話,有些捨不得。」


  徐海明和楊志遠說笑,說:「楊書記捨不得什麼,這間辦公室?還是位子?」


  「位子現在已是你的了,不容更改,即便不舍也得舍,不能老賴著不走。這間辦公室多好,視野開闊,從這望去,河東新區幾乎盡收眼底,累了倦了的時候,站在窗邊聽聽雨,望望遠,讀讀書,自是心清氣爽。市委那邊就不成了,最高不過六層,感覺有些壓抑,不及28樓開朗。」楊志遠笑了笑,說,「每次站在這28樓,我想的最多的就是荀子的那句『我嘗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站得高,看得也就遠。」


  徐海明笑,說:「楊書記這就有所不知了吧,政府有高樓,市委是沒有,但市委有的,政府這邊也是沒有,各有優勢。」


  楊志遠笑,說:「市委有的,政府沒有?我想想是什麼?花草樹木?」


  徐海明笑,說:「到底是楊書記,一點就透。書記有所不知,市委大院原來是河東的一片山林地,到處都是香樟,市委大院建成后,那一片的香樟都保留了下來,一到四五月,整個大院清香撲鼻,尤其是雨後,連空氣都是甜的。」


  楊志遠笑,說:「這是什麼?有得有失?看來什麼事情都沒有十全十美的。」


  徐海明說:「楊書記覺得市委壓抑了,過來坐坐就是,隨便指導指導如何?」


  楊志遠笑,說:「徐市長這話有誤,指導?怎麼指導?應該是探討。」


  徐海明笑,說:「楊書記謙虛,行,那就探討。」


  如徐海明所言,市委到處都是香樟,從楊志遠的辦公室望去,香樟一排排,一列列,整齊劃一,頗有氣勢。此時正是深秋時節,還不到花香四溢的時候。楊志遠這天往市委辦公室里一坐,正式開始了自己的書記生涯。


  市委書記畢竟不同於縣委書記,楊志遠在社港的時候,雖然是書記,但他的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怎麼發展社港的經濟上,至於黨群工作,他一般都交與縣委副書記張海群去處理。但市委書記就不同了,還像在社港一樣,一門心思撲在經濟工作上肯定是不可能了,六縣一市三區,地廣人多,牽扯到方方面面,各個階層都有自己的利益訴求,問題自然就複雜,工作量自然就大。作為市委書記,如何化解社會各階層之間的矛盾,如何防止群體xing事件的高發,如何維護社會穩定,就成了楊志遠作為市委書記在新形勢下必須要面對的問題,該重視的就該重視,該抓的就要抓。


  在楊志遠看來,黨群工作,說難也難,說易也易。黨員幹部的工作,重點還在於防腐反腐;而群眾工作,關鍵就在於如何解決群眾頻頻上訪的困擾,做好群眾工作,無非就是疏通和體恤,疏通民意,體恤民情,才是工作之根本。楊志遠認為一切矛盾的根源和核心,其實就是利益與利益之間的衝突。防腐反腐,說到底就是防止和反對官員自私自利,此利益的衝突,是公心和私心之爭;而群眾之所以頻頻上訪,也是因為利益的衝突,是公權與私權爭利的結果。而這兩個衝突,才是當今社會的癥結所在。


  十八總老街不搞商業開發,而是力求讓原住民用很小的代價實行原址等面積回遷。孵化園項目涉及的居民除了按市場價進行徵收,還折股送股,楊志遠就是在執行他一貫的工作思路,讓利於民,在他的任上杜絕與民爭利的事情發生,避免出現新的社會矛盾。執政黨發展經濟的目的是什麼,就是讓百姓過上富裕的生活,但現在各級政府發展經濟的目的出現了嚴重的偏差,就從征地一事來,低價從群眾的手裡強拆買入,再高價賣給開發商,政府漁利,群眾卻遭殃,拿到的補償款,連等面積的商品房都買不到。這是發展經濟?這簡直就是魚肉百姓,百姓如何不上訪?換誰誰都不會同意。


  新官上任三把火,三把火就算了,但燒兩把火卻是很有必要。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