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都市青春>江山志遠:楊志遠飆升記> 第十二章:驚濤駭浪(1)

第十二章:驚濤駭浪(1)

  楊志遠望著窗外的雨,笑:「老天這是要幹嘛,這雨一下起來,怎麼就沒完沒了,是不是看楊市長閑著沒事幹,不夠焦頭爛額,特意來湊一把熱鬧。擺明了就是跟市長過不去。」


  戴逸飛和徐海明坐在楊志遠辦公室的沙發上擦頭上的雨水,戴逸飛邊擦頭邊笑:「過不去怎麼辦,用石頭打天,還是學女媧,把天補上。」


  楊志遠很無奈,苦笑:「前段時間還笑張淮書記,那麼文雅的一個人,怎麼在下屬面前動不動就罵,我現在總算是明白了,下屬辦事不得力,想罵,老天變著法子跟你作對,也想罵。媽的,這算怎麼回事。」


  徐海明哈哈笑:「戴書記,看看,連楊市長都學會罵娘了。」


  本省的雨季來臨了,開始淅淅瀝瀝的,倒也沒什麼,本省正是仲夏,天氣酷熱,有些天沒下雨了,此時下雨有如甘霖,對本市的農作物有益。原以為下幾天雨,天就會放晴,如此一來就謝天謝地,皆大歡喜了,沒想到老天偏偏作亂,這雨一下起來沒完沒了,原來淅淅瀝瀝,現在漸漸加大,現在的辭彙該改成傾盆大雨了。此時,從28樓的辦公室望去,雨成一根直線,嘩嘩啦啦自天而下,打在玻璃牆上噹噹作響,打在地上不用說肯定也是水花四濺,整個城市一片雨霧,能見度不過幾米。政府大樓前十字路口的紅綠燈,現在也有如海上的燈塔,在雨幕中一閃一閃,依稀可見。


  楊志遠笑,說:「如何形容這雨?大雨如注?還是傾盆大雨?」


  今天一上班,邵武平把楊志遠要的氣象資料拿了進來。楊志遠掃了一遍,眉頭緊鎖,根據省市氣象台的資料,未來七天,本省大部分地方,仍將有大雨,局部地方有暴雨甚至大暴雨,會通全境則是大到暴雨為主。


  楊志遠當即指示邵武平:通知市長們馬上到會議室開會,迎接即將到來的暴風驟雨,會議的主題是:研究制定並且完善原有的應急方案和重大災情出現后的救助方案。有備才能無患。


  邵武平隨即進來報告,說:「舒市長說他一時半刻來不了,可能要到10點半才能到會。」


  楊志遠問:「出什麼事了?」


  邵武平說:「聽舒市長在電話里說,今天一早市郊發生了一起房屋倒塌事件,他去看看具體是何情況。」


  「有沒有人員傷亡?」


  「沒有!」


  「那就好。」楊志遠點點頭,「舒市長主管安全,此次會議缺一不可。那就等舒市長回來再說,跟市長們說明一下情況,等等。」


  就在這等待的期間,省委省政府的明傳電報下來了,要求各地市全力以赴,做好防大汛,抗大災的準備,對即將到來的汛期必須要有足夠的重視,絕不能掉以輕心,省委要求各地市立即成立防汛指揮部,由各地市的黨委書記擔任總指揮,防汛指揮部24小時必須有領導值守,及時掌控本市情況,隨時與省防汛指揮部保持通訊通暢。


  楊志遠本來只準備在市政府做一個防汛總動員,提前做好防大汛的準備,現在一看省里的明傳電報到了,這就有必要與戴逸飛聯繫了。楊志遠趕忙打戴逸飛的電話,戴逸飛在收到電報后已經和市委副書記徐海明從市委出來了,楊志遠從電話聽到的都是嘩嘩的雨聲。


  戴逸飛在電話里叫:「楊市長嗎?我和海明書記現在已經在來市政府的路上了,馬上就到。」


  市委市政府直線距離不過一公里,平時幾分鐘就到,但今天卻用了將近20分鐘。戴逸飛為何一接到電報就往市政府趕,因為市政府會議室新裝有全時的網路視頻會議系統,可以與下面的縣市區召開視頻會議,直接進行戰略部署。


  戴逸飛和徐海明走進楊志遠的辦公室。徐海明跺腳,甩頭,叫:「這是下雨呢,還是下刀子?」


  楊志遠拿出一盒紙巾,放到戴逸飛和徐海明的面前:「擦擦水。」


  戴逸飛直搖頭,說:「這雨下得夠邪乎的,這在門廳呆了不到一分鐘,頭髮就給打濕了。這要多呆上幾分鐘,還不成了落湯雞?」


  會議的時間定在10點45分,還有半個小時。楊志遠站在窗邊看了一會雨,然後走了回來,在徐海明的對面坐下,陳珂和邵武平幫領導們把茶沏好,走了出去。


  楊志遠這兩天有些感冒,鼻塞,直打噴嚏。戴逸飛一看楊志遠的臉色有些不對,關切地問:「怎麼啦?熱感冒?要不要上醫院去看看?」


  楊志遠笑,說:「沒那麼金貴,上醫院?我楊志遠除了集體體檢,平時根本就不知道醫院在何處。這今天可能是著涼了,吃幾粒感冒藥就好。」


  徐海明說:「我看楊市長不是著涼,你這是累的,市長到會通以後夜以繼日,日夜操勞,就是鐵人也會熬不住,你可得小心了,大意不得,別把身體拖垮了。」


  「就這點小感冒,能奈何得了我。」楊志遠笑,拿起桌上的抽紙直擦鼻涕,說,「這點小感冒沒什麼好擔心的,我現在最擔心的還是西臨江的水位和十八總老街那一帶。」


  會通分為河東、河西、工業園區三區,會通西高東低,河西的地勢高,河東的地勢低,隨著城市的開發,河西已無太大的發展空間,會通的城市開始朝河東發展,這幾年隨著市委市政府的東移,河西成了會通的商業區,而河東則成為會通新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在會通市委市政府的周圍,金融和證劵公司星羅棋布。省大會通學院,會通城市學院也都緊隨其後,開荒拓地,將新校區東移到市政府這一帶,河東新區煥然一新,因此成了會通的門面。


  但河東並不是全然都是這般光鮮亮麗。古人出行、商貿往來主要靠水路,會通水路四通八達,漸漸地會通就自成集市,碼頭林立,當年一里為一總,一總修一碼頭,方便裝卸貨物,河東沿西臨江十八里長的地段,修建了十八個碼頭,稱為十八總。


  會通從北宋時起就有江南米都和葯都之稱,商賈絡繹不絕,沿西臨江十八總碼頭一線建有各類商社,漸成規模,直到解放前都很是繁華。解放后,隨著公路鐵路交通運輸的興起,尤其是上世紀六十年代,西臨江一大橋建成通車,會通火車站在河西落成,十八總碼頭就此退出歷史的舞台,昔日的繁華不再,只能淪為十八總一帶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和回憶。從一總碼頭到十八總碼頭這條十八里長,五里寬的狹長地帶,就次被統稱為十八總老街。


  楊志遠不放心的就是這一塊,會通城市東移,一來因為考慮到拆遷成本,二來也是因為這十八總老街有諸多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像關聖殿,浙商會館,江西會館等等,因歷史悠久,都已經成為了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怎麼拆?成本高不說,根本就無從動手。於是對河東這十八里長,五里寬狹長的十八總老街,就得以保存下來,一直保持原來的格局沒變。


  十八總老街不能動怎麼辦,河東難道就不發展了?十多年前,朱明華上調省里,於海天接任,於海天新上任,肯定得有些新思想新動作,不能總是步朱明華後塵,某一天,於海天帶著當時的市長楊明,來到了河東十八總老街的東北角。當時會通市委市政府在河西火車站一帶,河東除了十八總老街,很多地方都是荒山野嶺,十八總東北角是一片沼澤地,地勢低洼,河灘沙洲裸露,雜草叢生,並有大片蘆葦,雨季一來,一片汪洋。


  於海天手一指:就這了!


  一錘定音。


  於是過不了多久,河東熱鬧非常,推土機將野嶺上的土往老街東北角的沼澤地里推平,渣土車轟隆隆前來,將大量的大石傾倒進沼澤地里。現在經過十多年的發展,老街東北角的沼澤地上矗立起了一座新城。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