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苟出一個盛唐> 第134章 老臣回歸

第134章 老臣回歸

  江淮的首府本在揚州。


  早在孫儒禍亂江淮之前,名將高駢壓製不住手下將領,各自混戰。


  高駢被部將畢師鐸囚殺,江淮大亂。


  揚州城內饑民互相殘殺為食,妻兒子女亦賣與屠宰場。


  等楊行密打下揚州時,揚州已然殘廢。


  西北方孫儒滾滾而下,又捕食大量江淮百姓,揚州更顯頹勢。


  不得已楊行密轉攻宣州,奪宣州後,楊行密才有了立足之地。


  自擊敗孫儒之後,淮河以南、長江以東各州紛紛歸降。


  如今的宣州才是江淮首府,城內車水馬龍,人口密集,富庶程度絕不在汴州之下。


  “朱全忠留龐師古六萬大軍守徐州,頗有南顧之意!”楊行密今年四十有三,對於一個雄者來說,這樣的年紀正是大展宏圖之際,江淮曆來都是唐廷的錢糧重地,雖然屢經戰亂,但兩年過去了,百姓安居樂業,各處倉稟已然充足。


  “正因為龐師古六萬大軍在徐州,所以屬下斷定朱溫絕無南下之意。”說話之人是楊行密的首席謀士袁襲。


  當年楊行密還是廬州刺史時,袁襲常遊說楊行密:“高駢昏惑,呂用之奸邪,畢師鐸悖逆,天以淮南授明公也。”


  也是袁襲勸諫楊行密棄揚州奪宣州。


  楊行密從一州刺史,席卷江淮,屢敗強敵,離不開袁襲、戴友規等人的運籌帷幄。


  現在袁襲說朱溫沒有南下江淮之意,楊行密自然心喜。


  沒有人想麵對朱溫的宣武大軍。


  楊行密非常有自知之明,正是這種自知之明讓他有了今日的地位。


  袁襲繼續道:“朱溫所慮者,唯有沙陀李克用,李克用不攻河中,朱全忠必攻江淮,河中富庶,人口極盛,李克用得之如虎添翼,試問朱全忠怎會無動於衷?”


  “先生所言甚是,如此我軍即可大軍攻伐蘇杭錢繆!”在楊行密眼中,錢鏐始終都是他的心腹大患。


  孫儒敗亡之後,大部分蔡兵被楊行密收入麾下,組建黑雲都。


  但還有一部分被錢鏐收留,組建武勇都。


  楊行密若是圖謀江南,首先要麵對的就是浙江西道的錢鏐。


  而此時身在杭州的錢鏐卻有些焦頭爛額。


  原因就是他老上司董昌準備稱帝了。


  錢鏐早就知道董昌的野心,多次寫信勸告:“與其關門作天子,不如開門作節帥。”


  董昌開始兩年還聽他的勸告,對朝廷供奉無缺,但這兩年,不知是年紀大了還是腦子糊塗了,在境內胡作非為,動不動因小錯殺人滿門,境內百姓怨聲載道,除了錢鏐無人敢勸,前些天,居然直接派人來打招呼,已經在越州稱帝,國號“大越羅平”,自稱聖人。


  楊行密虎視眈眈在外,董昌倒行逆施在內,錢鏐甚為惶恐。


  長安。


  河中的動靜越來越大,讓李曄也跟著寢食難安。


  別看他在關中搞得風生水起,朱溫若真打進來了,一切煙消雲散。


  薛廣衡的斥候,日夜不停偵查河中動向。


  朱溫沒有第一時間回軍攻打李克用,讓李曄微微驚訝,不過稍微思索,就覺得正常,正如一隻拳頭,打人之前,先要收回來,積蓄力量。


  汴州的各種物資源源不斷送往洛陽。


  這幾年洛陽在張全義治下,招納流民,鼓勵耕桑,勵精圖治,百姓擁戴,洛陽從一片廢墟變成富庶之地,也成為朱溫牢固的後方。


  此番河中大戰,洛陽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


  關中的物資也在分批次送往潼關、同州。


  蒲阪目前在王珂手中,但由於此地的重要,李曄在黃河對岸修建了幾座堡樓,日夜探視河對岸的動靜,關中斥候正是沿著這條路打探絳州戰況。


  周雲翼也在蒲阪之側的山地上,立了一座軍營。


  王珂倒也大方,對此視而不見。


  河中府和蒲州沒有陷落,蒲阪相對還是安全的。


  主要的壓力在潼關和虢州,特別是虢州,隻有四千守軍,守將是李效奇,與張行瑾一樣是最早的九人之一。


  不過對麵是曆史上的知名猛將劉知俊,李曄心裏直發虛。


  眼看朱溫即將進兵河中,朝堂上也是亂作一團。


  有人提議宣慰朱溫,關鍵朱溫現在已經是梁王,封無可封,賞無可賞。


  也有人提議聯合李克用,共擊朱溫,當然這也是找死。


  “崔侍郎,你有何議?”以前朱溫沒來,崔胤哭著喊著要朱溫來,現在朱溫來了,崔胤反而一聲不吭。


  越是這樣,李曄心裏就越沒底。


  帶路黨比敵人更可怕。


  當然,崔胤也不是要直接投奔朱溫,而是想借朱溫的手,壓下朝廷各方勢力,讓他進首宰之位。


  不過請神容易送神難,朱溫可不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的小角色。


  他一進關中,李曄想當個漢獻帝都難。


  而且朱溫比曹操的野心大多了,在他隻是一個宣武節度使的時候,就有爭奪天下之心。


  “陛下英明神武,臣才疏學淺,不敢妄議。”崔胤居然謙虛起來。


  李曄瞪大眼睛,這還是他認識的崔胤?

  “不過,臣向陛下舉薦一位故人,此人才高八鬥,文武雙全,勝臣百倍,陛下當年依為泰山之重,軍國大事,全托付於他,現今時局,正是重用此人之時。”崔胤非常謙恭的拱手施禮。


  泰山之重,文武雙全?

  李曄真不記得昭宗一超有如此牛人。


  不過現在是唐末亂世,各種牛人如雨後春筍,有這樣的人似乎也不奇怪。


  “宣。”


  崔胤的話徹底引起了李曄和其他大臣的好奇心。


  李曄眼巴巴的望著殿門。


  過不多時,殿外一人哭嚎而至,“陛下,老臣得天之幸,才能又回到陛下身邊。”


  人還沒到,弄出的動靜不小。


  殿中大臣也望著殿外。


  隻見一四十來歲文士,從殿外跪行進來,一步一磕頭,額頭上全是血,流到臉上,搞得眾人也看不清究竟是誰。


  李曄瞥了一眼崔胤。


  崔胤眼觀鼻鼻觀心,仿佛什麽都沒看見。


  還是崔昭緯靠近他,仔細查看,驚訝道:“這不是張浚張禹川嗎?你怎麽還沒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