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帝秦霸世> 第262章 先取河東,借魏地之力!(第一更)

第262章 先取河東,借魏地之力!(第一更)

  這一場朝會,必然是曠日持久的煎熬。


  畢竟所有人都清楚,這一次的朝會將決定大秦帝國未來的命運。沒有人敢小覷,也無人敢輕易開口。


  各自帶著各自的想法與念頭,都回到了府邸休息。每一個人在經歷過激烈的論述,分析之後,心力交瘁。


  胡亥清楚,如今的大秦帝國群臣,任何一個都不能輕易倒下,因為倒下了未必就有人能夠及時的頂上。


  關中八郡之中,也許隱藏著蓋世奇才。但是秦帝胡亥不敢賭,他認為在亂世之中,還是經驗豐富的老臣更為穩妥。


  ……


  在咸陽宮大殿之上,論政之時的激烈爭論,在加上為了以求正確精闢,每一個人的大腦都在高速運轉。


  從大清早開始,不管是秦帝嬴斐還是城衛軍總署的衛余,每一個人的精神都是緊繃的。


  在這個時候,絕不能繼續下去。要不然等待大秦帝國的將是一場惡耗,正是出於對這一點的擔憂,胡亥不得不中止了朝會。


  人不是機器,一旦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亦或者亢奮的時候,就會容易出現紕漏。


  而大秦帝國目下的情況,光是一個討伐魏國,就必須要舉國之力。故而,大秦帝國根本沒有資格出現紕漏。


  任何事情,都必須要謹慎小心!

  ……


  第二天一大早,秦帝胡亥早早的來到了大殿之上,大秦帝國群臣也來的都特別早。


  君臣見禮之後,大殿之上的氣氛再一次緊張了起來。他們都清楚,接下來的決議,才是重中之重。


  大殿中一片肅靜,文武百官都沒有開口紛紛沉默著,將目光聚集在了胡亥身上,大殿之上有些壓抑。


  這種狀態,相當於文武百官們在事實上認可了秦二世胡亥。如今文武百官皆等胡亥開口,來定下最基本的基調。


  目光一頓,胡亥一擺手:「今日商議對魏出兵之策,諸位愛卿可以暢所欲言,不必有任何顧及!」


  「攻魏之策,當先取河東。」尉繚作為太尉,一直站在帝案左下,位於群臣之上。由於經歷與沉浮,他對大殿之上眾人的心思都看得很清楚:「攻魏之難,不僅是魏國上下的抵抗,而且是秦軍東出的信心樹立。」


  「大秦帝國以武力強行統一天下,志在使中國劃一而治。而中國之廣袤難治,魏地與大秦仇恨由來已久。」


  「爭取那一首戰歌一般,百年國恨,滄海難平。其後大秦帝國席捲天下,兼并魏國,這意味著秦魏之仇不減反增。」


  「大秦帝國東出魏國,第一便是河東郡,這裡是魏國臣民唯一的念想。更兼山川險峻,阻隔重重,進軍難,劃一而治更難。」


  「故此,先下河東郡之好處,不僅是先攻堅,以強大的實力逼迫弱者自破,更在為有效治民爭得先機。」


  「河東郡地處中原,繁華至極,不僅安邑,大梁等。若是我軍在第一時間攻破河東郡,便可以獲得河東郡的人口與資源。」


  「如此一來,兵源糧草的危機將會大大減小。故而,天下劃一則大有可為!」


  ……


  這一下子大殿之上顯得更安靜了,這是一種蘊含著意外與驚訝的默然。誰都知道,尉繚乃兵法大家,是對始皇帝設計了統一方略的大兵家。


  然而,如今的尉繚之論卻沒有從軍事上縱論滅魏,而是提出了一個群臣們從來沒有想過,至少沒有自覺想過的大論題。


  攻取河東郡對大秦帝國具有獨特的意義,而這種獨特意義,要靠軍爭大略去實現。


  對於文官大多,陳平等人忙碌異常,思慮戰事多從戰場本身出發的朝野文武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視角。


  隨著太尉尉繚話音落下,舉殿文武若有所思之時,帝案之上的胡亥已經在輕輕點頭了。


  因為尉繚所言句句屬實,河東郡中,不論是安邑,還是大梁,都是魏地的核心所在,不僅是政治經濟,哪怕是軍事文化上也是如此。


  大梁是魏地的第一大城,與大河北岸的安邑遙遙相望。作為魏國曾經的都城,大梁的城池規模與街市氣勢卻比安邑大得多。


  而且論地利之便,大梁地處豐腴的平原,北臨黃河,南依逢澤大湖,水路陸路四通八達,更是成了中原地帶最大的物資集散地。


  特別是自魏文侯起用李悝變法,盡地力之教,全力在黃河南岸發展農耕,大梁大大地天時地利與人和,一時間迅速富庶了起來。


  隨著農耕興旺,工匠商賈也紛至沓來,大梁在一百多年間蓬蓬勃勃地變成了水陸大都會,重築大城池,工商雲集,店鋪林立。


  大梁文風昌盛,私學大起,隱隱然便成了中原地區的文明中心。而安邑地處黃河汾水交匯處,農耕發達,城池堅固。


  再加上當初魏國以安邑,大梁先後為都,自然對於河東郡的影響極為龐大與深遠。


  「太尉之言,正中核心!」一片靜默之中,上將軍王賁站起來高聲,道:「魏國之魂,始終在於河東郡之中。只有攻破河東郡,我大秦帝國才能得魏之民為兵源,得魏之糧為輜重。」


  「魏國之民眾、財富、軍力,俱只在河東郡之中。所謂上黨郡,所謂太原郡,盡皆趙地;趙魏雖為三晉之一,但早已形同陌路,全無聚集大軍之力。」


  「如今,只要我軍但下河東郡。屆時號令所指,莫不為治,我軍足以在短時間內橫掃太原郡與上黨郡。」


  「號令所指,莫不為治!」胡亥大笑一聲:「上將軍說的好——」


  ……


  秦軍東出以何人為將?

  大秦帝國是否能夠支持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老秦人是否依舊悍不畏死,願意為嬴氏赴死,為大秦殺敵?

  秦軍東出函谷關,先取河東郡還是先攻三川郡?


  ……


  胡亥目光幽深,他清楚竹簡上的疑問,已經將最重要的一一回答了。


  如今大秦帝國東出,只需要決定率軍之將與老秦人是否依舊悍不畏死,願意為嬴氏赴死,為大秦殺敵就足夠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