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帝秦霸世> 第257章 書房中自問(第一章)

第257章 書房中自問(第一章)

  王賁軍留鎮守函谷關,還是另有安排,其實施方略如何。言和回咸陽朝會,武關安危如何?北邊匈奴當如何,十萬九原大軍如何處置?


  五十萬南方軍何去何從,對於趙佗的處理,又該如何……


  一時間,胡亥想到了很多。


  他清楚,大朝會的軸心議題,肯定秦軍東出,先攻魏還是先滅殷。以及這一次秦軍東出兵力各需要多少,東出時機為何時?

  凡此等等,一時間念頭翻滾,胡亥依舊沒有能教自己滿意的對策。因為,任何一個在心頭閃現出的火苗都是飄搖不定的。


  這種飄搖不定,是因為大秦帝國的虛弱造成的。因為大秦帝國虛弱不堪,故而讓秦帝嬴斐畏手畏腳。


  縱然心有大抱負,也不敢真正的放手一戰。因為此時此刻的胡亥,心頭沒有半點底氣。


  ……


  「浩蕩中華八萬里,如今朕卻是舉步維艱!」


  ……


  胡亥手中長筆拿在手裡,半響遲遲沒有落筆。由於心頭猶豫不決,不得不就此擱筆。


  轉頭凝望著粼粼水面的日光,胡亥不禁由衷一嘆。


  從中原大地當下局勢來看,西楚國之所以虎虎生氣對天下勢如破竹,全然是西楚霸王項羽殺出來的個人威勢。


  如今的項羽可謂是一人可逆天下大勢,正是最巔峰之際。


  而且遼東王劉季,蟄伏遼東三郡,兵仙韓信,蕭何等人彙集,可謂是人才濟濟。大勢已成,只等待一個一飛衝天的機會。


  唯獨大秦帝國,失去山東土地,退守關中。對天下之勢,縱然有千言萬語,卻也無可奈何。


  大勢已去,終究是過去了!

  特別是大秦帝國當下卻少一班擁有遠見卓識的軍政謀划大才。如今的大秦帝國之中,真正能夠稱得上大才的也就寥寥無幾。


  如王賁、子嬰、尉繚、頓弱、言和等等,都可以說是一等一的大才,但是胡亥心下卻都很是清楚。


  若是自己不能居中完美統御,哪怕是尉繚等人有任何的長策大略都難以化作驚雷閃電。


  當然,天下人對於胡亥的用人之能一直都是質疑的,畢竟浩蕩一時的大秦帝國的天空下,始皇帝建立的蓋世偉業。


  硬生生被自己短短兩年的時間,弄得烏煙瘴氣,支離破碎。


  但是,天下對秦帝胡亥從來未有正面的評判,依舊大體停留在大秦二世三年之前的評判點上。


  用人不當,不善納謀臣之策,重用權相趙高,指鹿為馬,致使大秦帝國分崩離析,如此而已。


  二世祖,這便是天下人對於胡亥的評價!

  對於這樣的評價,胡亥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胡亥並不在意,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只要大秦帝國能夠兼并天下,只要他能夠再一次成為中原九州的唯一主人,到時候所有關於他不好的言論,都將消失殆盡。


  歷史就像是一個年芳十八的小姑娘,任人隨便打扮,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


  「也許接下來對中原之上大戰的掌控,將會是最為考驗朕的時候——!」沉吟了片刻,胡亥幽幽一嘆。


  他心裡清楚,想要統一天下,就必須有強大的全局洞察之能,以及對於大秦帝國東出方略決斷之能。


  以及對當下局勢中充滿詭譎氣息的軍爭變局的那種獨有的直覺與敏感。


  胡亥明白這是天生的,後天培訓不出來。


  端坐在帝案上,胡亥有一絲莫名。他不清楚這種幾乎只能用天賦之才去解釋的直覺、敏感與判斷力,他到底有沒有。


  因為從一開始,他表現出來的只有錯失。根本就沒有一絲身為一國皇帝的雄才大略,縱然他誅殺了趙高,讓大秦帝國避免滅亡。


  然則,胡亥比任何人都清楚,之所以如此,不過是他對於歷史大勢的提前知曉而帶來的強大力量。


  若是這種對於歷史大勢掌控,有一天消失,胡亥不清楚自己能否掌控全局,縱然他有超越所有人的見識,也未必能夠步步為營。


  遠則不論,單就東出之策這一點而言,秦帝胡亥猶豫了兩天,依舊是沒有任何結論。


  這是軍爭大局,決策者必須要是基於一種清晰的直覺與敏銳的辨識,才能將尉繚子嬰等人說服。


  對於此,胡亥心頭並沒有把握。


  因為不管是尉繚還是子嬰,都是一等一的老梟,在目下的大秦帝國之中威望極高。不說服尉繚子嬰等人,胡亥的決定根本生不了效。


  這是胡亥的悲哀,也是大秦帝國的悲哀,同樣的也是這個時代的不幸,亦是大秦帝國臣子的不幸。


  東出一事都關涉複雜,都有著至少兩三種選擇,可胡亥心頭隱約有些糾結,有些不安。


  一時間,胡亥想到始皇帝,若是始皇在此刻,又會如何決斷。


  胡亥念頭翻滾,他清楚他與始皇帝在骨子裡其實是一樣的人。那便是對於權力有著發自骨子裡的痴迷。


  中原大地之上,因為姬周八百年影響,形成了久遠的王道傳統。


  人們更喜歡將聖王明君看成那種垂拱而治的人物,更喜歡將大德之行看做有為君王的標尺。


  某種意義上,人們不要求君王有才,而只要求君王柔弱有德。同樣的到了大秦帝國時代,也是如此。


  胡亥心裡比任何人都清楚,正因為這樣的原因,他才能從皇十八子登基稱帝,因為趙高與李斯需要自己。


  而只有大爭之世,天下方對強勢君王有了激切的渴求。而始皇帝結束了一個大爭之世,如今也該輪到了他了。


  沒有那一個兒子不渴望成為父親,特別是父輩極其耀眼的更是如此。


  那怕胡亥穿越而來,但是他對於始皇帝的敬畏發自內心深處,也清楚自己的幾斤幾兩。


  正因為各種原因,胡亥心中對於比肩始皇帝的念頭無比強烈。與千古一帝比肩,雖然艱難險阻許多。


  但是這一條道路,充滿了激情,充滿了未知,也讓秦帝胡亥產生了一種久違的激動。


  這是他矢志席捲中原的原因,也是他在艱難之時誅殺趙高,不惜一切代價率軍南下的原因。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