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邊牆
「大將軍,斥候來報,韃子轉向南行了!」劉永昌和吳子正聯袂而來,剛進得大帳便躬身向劉體純稟報。
自劉體純入山西之後,李元利便改封其為征虜大將軍,劉永昌和吳子正為征虜左右副將軍,令他們率部從大同鎮順著邊牆,經喜峰口繞道至遼東鎮截斷韃子往東的退路,但卻不能將其殲滅,只能想盡辦法將他們趕去朝鮮。
李元利在命令上隱晦地說了這樣做的目的,劉體純自然清楚要怎麼去做,他在攻破瀋陽之後,只留了五千人駐守,然後率領其餘將士馬不停蹄地渡過渾河,直接就來了清河堡。
清河堡位於四山之中,東有鴉鶻關(今遼寧新賓西南三道關)屏障,為建州女真進入遼東腹地的戰略要衝、邊境重地,是前明遼東都司駐地遼陽的門戶,反之,也是這次韃子逃回建州的必經之地。
萬曆四十六年,老奴發布「七大恨」告天伐明,率十萬大軍攻破清河堡后,在清河堡一帶燒殺擄掠十三日方滿載而歸,臨走時還拆毀了清河堡,遼東屏障從此不存。
但今日大興軍來到這兒之後,清河堡便成了一道攻不破的關隘。
劉體純相信只要大興軍駐守此處,韃子便休想從這兒逃回建州,到時李定國再從後面一攆,韃子就得趕緊再往南逃竄。
沒想到韃子竟然在鞍山驛便轉頭往朝鮮去了。
「如此更好,省得老子還要想盡辦法攆他們!」連日來的行軍讓劉體純看起來風塵僕僕,但他的心情卻很好。
只要韃子去了朝鮮,和朝鮮李氏朝廷杠上之後,他就可以趕去燕京,正好可以參加漢王殿下定於明年六月的登基大典。
吳子正笑道:「想起來還真是恍若隔世,數年之前,咱們還被韃子追在屁股後面打,如今卻正好換了過來,還真是讓人心頭暢快!」
「是啊!當年咱們忠貞營從湖廣退回夔東興山時,弟兄們都是沒想過會有今日的!那時候我就想,只要能找處地方,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就好了……沒想到如今咱們王爺竟然能夠登基稱帝!」劉永昌接上話頭感嘆道。
劉體純道:「說實話,那裡我也是有些喪氣的!要不是太后讓我去興山,我也不覺得漢王殿下能成大事。」
「自古以來,開國之君一般都是智謀超群、雄才大略的明君雄主!闖王夠朋友、講義氣,兄弟們也都願意聽他的,但說到雄才智謀才略,他還是差了一些,以至於最終功敗垂成。幸虧老天有眼,讓漢王殿下得仙人指點,才有我等今日之揚眉吐氣!」
劉永昌和吳子正沒有接話,但卻輕輕地點了點頭。
當年在闖軍中時,劉體純都是稱呼李自成為「李哥」的,這話他自然可以說,但劉、吳二人就不好說了。
劉體純也知道他們兩人有忌諱,說了兩句便將話題轉了開來:「既然韃子已經往南,那咱們就在清河堡歇上兩日再開拔,送韃子最後一程!」
吳子正道:「大將軍!王爺這『驅虎吞狼』之計,好是極好,只是末將有點擔心,萬一韃子入朝鮮幹掉朝鮮國主之後實力大增,到時再對付他們,可就要費更大的力氣了!」
「子正這話有些道理。韃子現在的兵力,滿蒙八旗兵還有四五萬,再加上綠營仍然有近十萬之眾,朝軍肯定是打不過他們……不過換了咱們,韃子便只有挨打!」
劉體純是真有底氣說這個話,裝備擊針槍的大興軍將士,豈是韃子所能匹敵?更何況他們進山西之前,兵部又給他們裝備了近百門各種口徑的野戰炮,這種野戰炮精準度高,而且轟炸範圍大,一打就是一片,韃子人再多,又能起什麼鳥用?
「但咱們也不能讓韃子在朝鮮太過輕鬆!」劉體純輕快地拍著大腿,「在韃子入朝鮮之前,咱們再找個地方搞他一下,再割他一塊肉下來。」
「大將軍,要不咱們就在九連城和鎮江城一帶設伏?」劉永昌到掛在軍帳里的軍用地圖上看了一會,方才笑呵呵地問道。
「設什麼伏?要是不小心將韃子殺多了,他們進了朝鮮沒了戰力打不過朝軍,漢王殿下的如意算盤豈不是要落空?咱們從邊牆上追過去,就在九連城吃掉他一兩萬人即可!」
明代的邊牆——也就是後世稱呼的長城,經過洪武至萬曆年間二十次大規模的修建,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鴨綠江畔的遼東虎山,全長達一萬多里,而且城牆最窄處也有一丈多,完全可供大軍通行,而且比在山野間穿行快了許多。
「等會我寫封信給李定國送去,讓他配合我們在韃子過江之前,將韃子的八旗兵最少再殲滅一萬人!百姓丁口一個也不能放過江!」
劉體純三言兩語之間,便將事情安排下來,大興軍在清河堡休整了兩日,然後才渡過太子河,上了邊牆一路向南進發,於五日後抵達遼東虎山。
韃子有家眷隨行,而且還裹挾了不少百姓,他們的行軍速度一天最多只有四五十里,因此在大興軍抵達虎山的時候,韃子離鴨綠江竟然還有一百多里。
如果按照他們現在的速度,到九連城最快也要兩天,但李定國部追擊得也更加緊迫,韃子的后軍八旗步軍營幾乎已經沒剩下多少人,不得已之下,韃子被迫將裹挾來的百姓盡數放棄,全力向鴨綠江進軍。
這十多萬百姓給隨後趕到的李定國帶來了極大的麻煩,因為他們除了身上一套單衣之外,所有的錢糧衣被都被韃子搶了去,如果不管他們,等待這些百姓的下場不是餓死就是凍死。
幸虧大興軍的後勤輜重都是由海軍艦船從海上補給,這才解了燃眉之急,要不然不用等到下雪,最多幾天就會餓死人。
但這也只是權宜之計,只要進入冬季,安東(今丹東)海域就會結冰,海軍艦船不能航行,糧草輜重運不過來,到時又該怎麼辦?
因此李定國只能將這情況飛報李元利,請海軍派出艦船火速運送大量物資以及各部官吏至安東,以確保百姓能夠度過這個冬天,明年開春之後,才組織百姓墾荒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