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9章 清吏治
其中不乏很多世家捐了許多的書。李琛瑜甚至把印紙術提高了一些技術含量,很多書的成本也隨之降了下來。家稍好一些的人家都可以買些書了,而不好的人家,以後自然也可去圖書館看書。
館中有軍士把守,規矩甚嚴,尤其不得喧嘩打鬧。但只要遵守規矩,以後可以無償的在圖書館中看書習字。
圖書館也對全京城的人開放,只要憑著戶藉,既可在圖書館辦一張借書證,以後自然可以隨意的借書,也可借幾本來館外來看。
這一點,讓全京城的貧苦人家的孩子十分高興。
工科院和圖書館如火如荼的忙著,李琛瑜看著學科建設也越來越多,自也是萬分高興起來。
公路部忙碌的一直都沒有停過。一直在修路,招商,一些建成的地方已經設了路障,收過路費了。
但收的並不多,按距離收費,也是意思一下,但路上有路警在管理。相對而言,許多的商隊都願意出這個錢,過這個路,第一是錢不多,第二是安全,總比以前有山匪打劫的好。第三最重要的是路好,哪怕是到了雨天也不會耽誤行程了,所以所有人都對這公路部的收費制度很滿意。
畢竟收過路費也是成本價。並且也有年限限制,也只是針對商隊收錢,其它的行人過客並不收費,但行人自有行人道,不收費的只能走行人道。但對許多人來說,都是極高興的事情。
同時公路費也完善了一些公路責任事故的一些管理辦法,很多在建設中的事情也慢慢的得到完善。大禹越來越興盛了,看著這廣闊的道路,都讓人心曠神怡。
路已經在北方全面的修的差不多,南方已經平安,而路也往南方建去,不過那邊工程量稍大一些,有的地方還要開山,有的地方更要建橋,因為水多……
但是道路的四通八達,也只是時間問題。
大禹的每一項事業都在進步神速,而人才也有些培養出來,到了南方去任職做事。
南方因為已平定,以前極亂,現在已經一擼而起,反而更好管理。
派過去的官員,更是盡責,怕做不出成績來,就十分用心。南方這下子也算穩定起來,民心也有所歸。
當安居樂業之時,對比起以前的朝不保夕,平民心中有的只有對北方京城的感激。
而漕運已通,無論是官方的,還是何鏢頭的順風而行,都順利起來,直到此時,大禹才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無論寄東西去哪兒,都按路費收錢,不再像以前那樣,南方不收了……
官方也管制極嚴,甚至駐了軍,哪怕還有未滅的山賊匪徒和寇賊,都已經潛藏起來,有許多甚至已經找了荒僻的鄉村安定下來,不敢再生事,也有許多已經走投無路,只能被招安。
大禹也沒有苛待他們,甚至在有些方面,讓他們感受到一點後悔,后海當初沒有信任朝廷。
如今他們也一一的被編製進了正規海軍中去,不僅待遇優厚,連一些作戰方法,訓練的方式都讓他們感到新奇,尤其是佩服韓侯的治軍能力……
無論他們是為匪之時,還是為軍之時,韓侯在他們心中的地位,本來就是無可取代的……
有時候回憶起為匪之時的生活,想著若是大禹沒有韓侯,只怕大禹也早生亂了……
輸在這樣的人手上,的確是心服口服。
南方沒了各匪割劇的狀況,越發的順心如意起來。而林右相一向對吏治方面最擅長。所以南方一些官員也被清洗。
明政令,清吏治,是興世之開始。而李正被派去駐守南方,文臣之中,是為巡撫,做為成帝的眼睛,一直盯著南方,不再出亂子。
李正原是韓驥的幕僚,後來跟四寶去了沿海滅倭寇,四寶成為成帝,他的地位也水漲船高。如今已是為一方二品大員,封疆大吏。這些與韓驥和四寶的重視是離不開的。
而李正其人,也剛正的很,為人也頗為幾分聰明睿智。做這樣的位置是最合適不過的。
而且也因為京城沒了他的地位。怎麼說呢,如果沒有李琛瑜的出現,也許李正熬些年份,說不定就是承相的接班人。
但是李琛瑜出現了。這個意外而來的異世之人,蓋去了他原先的所有風光和能力,李正變得不怎麼突出了。在京城,實在釋放不了他的光芒,所以成帝乾脆將他外放下來,反正能有一番作為。
而李正也確實是沒有讓他失望,在京城之時尚不顯,到了南方以後,與林右相一起上行下效的將一些政令推行的無比的順利。到了此時,李正其名才算真正的傳揚開來……
而他,也將成為在沿海為出海之事的事上出了後盾大力的重要官員。與李琛瑜一主京城,一主南方,做出了極重要的貢獻。
他的確是個好官員,並且被放到了最合適的位置上。
四寶也許並沒有多大的才能,不及李正之謀略,不及琛瑜之才能,但他做為一個帝王,卻最懂得用人。這才是最重要的。
將合適的人放到最合適的位置上,運轉齒輪,歷史也將為之轉變。成帝也是大禹歷史上不輸其父成王,不輸開國太007祖之功的千古一帝……
救大禹於逆勢水火,逆頹勢之能。成帝配得上千古一帝這個稱呼。
穆澤宸已經從火器營出來,進了海軍總部。穆婉雲反而進了火器營,繼續精化火器。
甚至根據李琛瑜給的公式,風速與距離遠近,設置望遠鏡來瞄準鏡,研究的如火如荼,十分狂熱。
對這個公式也是嚴防死守,對火器營十分的效忠。
第一壇也開到了東原,佛跳牆這種極等美味,也已深入人心。俘獲了許多人的心……
鍾家的生意也已經遍布這片大陸,東原的城鎮內外也開遍了鍾家的輔子。
因為朝廷的重視,不光是大禹,連在東原,手工業藝人的地位,也得到了明顯的提高。他們很多人的人生也因此得到改變。
東原皇帝被大禹刺激的越發也重視起這種軟科技人才來。
一開始,智帝是不太滿意的,但是,他發現,給這些人能三分尊重,他們給他卻有十足十的驚喜,這下子智帝才真正的得以重視起這些人來。
大禹大改變的同時,東原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兩人相通,有些觀念,甚至是轉變,都是慢慢的傳遞形成的……
大禹在進步,東原也在進步,不知不覺。
而沈思思也開始忙碌起改007革鹽制和稅制的事情來,時機也完全成熟,是時候了……
儘管會動搖一些鹽商大族的根本,但是鹽之改007革,勢在必行。
沈思思與李琛瑜早已經商量了許久,決定和平轉變為好。當然,還要有強有力的軍隊在後面推行,自然也就更加的順利了。
其實兩個人現在推行反而有信心的多,畢竟大禹現在改變這麼大,識時務者為俊傑。
若是以前,只怕是流血事件。
而現在,卻稍溫和一些,但觸犯到那些人的利益,他們的反抗也是必然的。只是有旁利相誘,反抗也溫和的多了。
兩人倒有些信心。
採取著和平演變的原則,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讓他們放棄鹽業歸朝廷,朝廷給予其它的一些優惠,比如給些礦給他們,最重要的是煤礦給他們開採,這便算成功的……
若是一開始就反抗的,反而是降低一些標準再換取。而其它的反抗激烈的,直接一鍋端了……
這些鹽商,雖然都不甘不願的,但也知道現在大禹早已不同往日,而改變也勢在必行,只要皇上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大部分人也是接受了這一事實,委委屈屈的給換了礦,而且採礦還有諸多的要求法令,這讓他們十分不高興,但是後來發現這礦的利潤也驚人的很,尤其是隨著煤的使用越來越多,他們這才慢慢的高興起來,大禹對煤的開採十分嚴格,他們嘗到了甜頭,自然也不願放棄到手的甜頭,便也會十分的遵守這些開採的規格,不想出事被封井……
這一部分人還是算識相的,結局也是皆大歡喜的,
但是還有一小部分,朝廷只好抄家滅族,他們也太冥頑不靈,抵死頑抗,卻怎麼也沒料到朝廷會下著這樣的狠手。
這一手倒鎮住了許多想要鬧事的人。至此,他們也算是徹底的嚇住了,一個個的全都跟著朝廷的步子走……
聽到消息的時候,李琛瑜低喃道:「……流了這麼多血,政治果然就是以血換血……」
對此,沈思思倒比他看得開,或者說,她冷血的多,「以血止血罷了,想要進步,都是要流血的,與其讓更多的平民百姓沒日子可過,承受高昂的鹽價,我寧願這些人流些血……」
李琛瑜笑道:「也是,鹽價的控制,是惠及子孫萬代的事,一點也不能手軟,一定要從根本上終結以前的制度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