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兵棋推演(二)
第8章兵棋推演
趙政國點了點頭,雖然他在軍隊中時只是一個小參謀,只研究過戰術性的問題。但退伍后憑個人愛好也研究過一些戰役性的戰法。這個方案並沒有什麼問題,交替掩護、就近補充、逐次交戰、保持戰力、消耗敵人。
這樣不僅保證了軍隊的戰鬥力,也可有效地延遲敵人的進攻速度。為自己爭取更大的戰略空間和時間。對於當時的國民政府來說是最好的戰略了。
仇老繼續說道:「第二方案也是先把重創部隊調到六省休整補充,同時策應南京防守,確保南京不失。爭取國際支持,在國際力量的調停之下與日本進行和談。
爭取得戰略調整的時間。如和談不成則退守武漢,與敵在武漢畢一功於一役。失敗后將部隊分散於山區開闢第二戰場。
第三個方案同樣是先把重創部隊調到六省休整,依託沿江要塞、武夷山、大別山、羅宵山與敵人周旋。部隊在山區一邊休養一邊作戰。
把國府遷往成都固守抗敵。這個方案中有放棄與敵人在武漢作戰的意圖,採取保存實力依託山區與敵周旋的計劃,也是最為悲觀的一個戰略布置。
武漢是一個戰略重地,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統帥部也充分估計了日本對武漢勢在必得的戰略目的。要避開日本人的鋒芒只有棄守武漢,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後來武漢會戰實際上更多的是採取了第三個方案。只是調整了國府的位置。這也是在南京失守之後,國軍接連失利,在損失慘重的情況之下,被迫採取了為保守的一種戰法。」
「這麼說統帥部在執行第一方案到一半之時就不得不改為第三方案了。」趙政國想了想說道。
「不錯。」仇老點了點頭說道:「原來的計劃之中是先與日本人在南京城外決戰,然後再在武漢城外與日本人決戰。他們信心十足地認為日本軍隊在接連大戰之後就會無力再進攻中國,不得不與國府談判。為他們爭取戰略上的主動權。
淞滬會戰的結果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南京保衛戰又非常倉促,根本就沒有辦法調整布置。再說南京是國都,他們如果不做抵抗地放棄會影響到整個中國的抗日信心。統帥部只能咬牙堅持下去,明知必敗也要一戰。
南京保衛戰結束之後,統帥部沒有想到山東就這麼快丟掉了。倉促中又被迫組織了徐州會戰。經過這兩戰之後國民軍精銳盡失。不得不做出放棄武漢採取得三方案。」
「失利的原因還是對自己的實力估計不足。」趙政國說道。
「當時已經做了充分的計算。這些高參們沒有充分地估計到派系之爭和政治之爭對戰局的影響。」仇老搖了搖頭冷冷地說道:「戰鬥之中有部分人不顧民族大義消極殆戰讓整個戰局都被動起來了。」
看來仇老也非常痛恨這類人。他的家人也間接地死在了這些人的手裡。除了恨日本人之外就應該算是恨這類人了。
「每一次投入的兵力都讓國民軍在人數上是日本軍隊的四倍以上。以這個倍數對付日本人不求戰勝,勢均力敵還是可以做得到的。」仇老說道。
「不是有統帥部的高參說過五倍於日本人的數量才可保不敗或有小勝嗎?」趙政國忙說道:「當時還有日本的海軍和海軍航空兵參戰。」
「抗日戰爭中後期使用這個比例配兵是參謀的一種習慣。但前期是不同的,中後期存在補給不足和訓練不足的問題。但前期的軍隊補給比中後期要好得多。」仇老想了想說道;「而且部隊都是經過訓練,很多的還參加過實戰。」
他所說的實戰應該是指國內戰爭。這些國民軍與紅軍已經發生過數年的激戰,大量的國民軍都參與過這場戰爭。
「統帥部的推演從技術上來說並沒有過錯。」仇老搖了搖頭說道:「不僅有大都市為依託,而且還有堅固的防禦工事。從杭州灣到長江沿線可是花了大價錢修築的防禦工事。
機械的補兵把國民軍拖入了泥潭。投入的兵力越多,反而直接影響到了整個撤退計劃。東晉的淝水之戰你清楚吧?」
趙武國點了點頭。軍事愛好者不僅僅是研究現代戰例,同樣也喜歡研究古代戰例。淝水之戰這麼著名的戰例他怎麼會沒有研讀過呢?
「當時的國民軍就象秦國符堅大軍敗退時一樣。大軍已無鬥志一聽到撤退的命令便自亂陣腳。」仇老苦笑了一下說道:「這一亂那些將領就無法再控制,也造成了南京保衛戰失敗一系列的問題。」
趙政國點了點頭。兵就是兵,將就是將。失去了節制的軍隊就是潰兵。兵勢一旦潰敗將領縱是天縱其才也無法阻止。最後只有跟著一起逃命。戰爭不僅打的是裝備武器,打的是戰術戰略,同樣打的是士氣。
本來在戰場上被強大的日本軍隊的飛機大炮打得沒有了信心的士兵士氣就非常低落,這一聲令下還不炸了鍋造成軍隊嘩變的情況,誰不想早點脫離戰場活命。
「那仇老為什麼認為統帥部的決定沒有錯呢?」趙政國想了想問道。
「作為統帥部所得到的情報和資料只有這些,如果僅僅是從這些情報和資料上來分析問題和制定作戰計劃,沒有誰能再做出更好的了。要被罵也最多做一個趙括了,說最高統帥部是紙上談兵吧。」仇老嘆了一口氣說道。
「是呀。軍事家並不是政治家,他們只是用軍事技能來分析戰局。」趙政國點了點頭說道:「他們也沒有想到一少部分軍官會怯戰避戰,嚴重地影響到了軍心,也沒有想到花巨資打造的杭州灣防禦工事會是豆腐渣工程。」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不斷地往淞滬地區增兵。我們兵棋推演的結果就是提早做好撤退的準備,把後繼部隊安排在南京地區構建第二道防線。」仇老想了想說道:
「但如果當初換成我們去做這個計劃,也無法提前知道日本人的意圖,也只會做出同樣的計劃和調整,等你反應過來一切都遲了……
我們的對手不管那一方面都比我們強!就算我們做出相應的調整,兵棋推演中我們也曾做過調整,結果都差不多。
因為從一開始我們就沒有拿到戰略上的主動權。我們一直被日本人牽著鼻子走。後人對淞滬會戰所描述的與實際情況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當然我也不迴避國民軍和國府內部存在的問題是導致這一場戰役失敗。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國府和國民軍不存在這些問題,中國也不至於會被日本人這般欺侮,中國人也不至於受到這樣的傷害,承受這樣的痛苦。」
趙政國默言無語。是呀,積弱就得挨打。一個國家和政府、軍隊不是這麼弱別人也不敢來欺付。當時只要中國人團結一心不發生這麼多年內戰,日本人再強大也不會這麼大膽。想到這裡趙政國又搖了搖頭,這什麼跟什麼呀,那麼歷史都會改寫……
歷史就是這麼一回事,象一個宿命一樣困撓著中國。這不是宿命!這是人類生存的法則,以前是,將來也是。弱者被奴役,強者稱王稱霸。
這個宿命的起因就是因為中國自己的發展呈現出一種強弱交替的過程,因為中國自己施政上出現問題造成這種局面。總之,只要中國自己不亂團結一心就不怕外辱!
「趙先生,天色不早了。今天就到這裡吧。」仇老看了看天色笑道。
「嗯,好。」趙政國收好筆記本電腦點頭說道。一個與自己差不多年紀的人把他帶離,朝坡下走去。
……
吃完飯趙政國看了一眼仍然醉酒未醒的李家豪走到屋外的水池邊。回想著仇老所講的故事,趙政國慢慢地回味著。因為他打字的速度原因仇老所講的內容不多,不過他還得要進行加工處理。
對仇老講解的淞滬會戰他有很深的感觸。造成淞滬會戰失敗的原因不能歸結於那一個人身上,也不能歸結於那一群人的身上。
除了極少數人之外,他們都儘力了!他們付出了很多,付出了榮譽、付出了鮮血、付出了生命、付出了無數的財力、付出了無數的精力。
這個結局誰也不想看到,但卻發生了。如果要找問題,不應該找一個人的問題,不能找一部分人的問題,也不能歸結於敵人強大。這個問題歸根到底還是國家的問題,還是民族的問題。
一個國家的腐敗不是一個人的腐敗,一個國家的弱小不是因為一個人而弱小。說到底就是民族的問題!
趙政國搖了搖頭,這個命題就有點大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多少政治家和學者都在思考這個問題,誰也沒有給出一個完整的答案。他當然也不能!
應該跟一個國家的風氣有關吧。特別是精英階層的倡導的風氣有關,然後再影響到平民百姓。
不難看出中國歷史上朝代更替的直接原因就是上層的腐敗和荒誕無稽的奢侈生活。所謂的精英階層不顧平民百姓的死活,才造成國家的沒落和敗亡,造成民族積弱被外族入侵。
而國民政府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再加上四分五裂的局面才加速了日本人入侵中國的腳步。板垣征四郎在九?一八事變前發表過演說和參謀團向陸軍部提交過一份資料,原文就不要再複述了。他正是看出了中國存在的問題,也得到了日本高層的認可才讓日本人的野心極度膨脹。
他的意思無非有這麼幾個觀點:其一、中國人不團結。其二、中國人不思進取安於現狀。其三、中國人從宋朝開始不再尚武。其四、中國出賣民族利益的人很多。其五、中國人很容易接受外族的奴役……
本文由小說「」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