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8.第688章 挨罵
「家媳,你跟我到書房來下……」第二日王安石下朝回到家后,臉色不大好看,把楊涵瑤叫到了書房,就連王雱也被關在了門外,不許進去。
這可把王雱急壞了,因為自己老爹的臉色顯然很不好看。對天子拋出「日不落與千古一帝」的誘惑后,再加以引導是他和妻子商量后的結果。很顯然,那位急性子的天子是把楊涵瑤這番鼓動的話聽進去了。
但事情也來了。這位急躁的主顯然很需要和人分享下這件事。於是乎,作為天子寵臣的老王同志成了他分享的對象。
說了什麼不大清楚,但楊涵瑤此刻看著老王同志那臉色,多少也能猜到點兒。這位天子估計不僅說了日不落,還把楊涵瑤後面的話都說了。
「家媳,你昨日進宮都跟官家說了什麼?」老王是個直性子,也不喜歡兜圈子,「今日下朝後,官家單獨召見了我,說了一通莫名其妙的話……」
楊涵瑤垂著眼,也不搭話,她在等老王同志把話講完。而且她覺得這個時候她還是少說些話得好。看王大牛那張臉,黑得都像鍋底了,若自己一不小心說錯了什麼,惹得他牛脾氣大發咋辦?
「千古一帝,日不落帝國這些話說說也罷了……」果然,老王同志開始發牢騷了,「可你怎麼能對官家說那些不合時宜的話兒?如今變法之事已到緊要關頭,萬萬不可放慢腳步。」
王安石說著臉上便有些怒氣閃現,「可你倒好,昨日官家召見你,你卻跟他說什麼變法之事應徐徐圖之,你到底是何用意?!」
「公公息怒!」楊涵瑤福了福身,道:「只是官家問起兒媳變法之事,兒媳不得不答。」
「哦?」王安石笑了,「照你這麼說,你認為老夫現在做得不對?」
「變法是對得,可這般大刀闊斧地變法卻是錯了!」
「混賬!」
王安石一拍桌子,道:「你可知如今大宋是個什麼局面?冗兵,冗費,冗官之事尚未完全解決,若還如此拖沓行事,如何談強國之道?」
「比起仁宗爺在位期間,三冗問題已大大緩解。」楊涵瑤不徐不緩地答道:「就連土地兼并問題也得以改善……」
「你!」王安石語塞,楊涵瑤說得是事情。比起趙禎在位時,這三冗問題的確已大大緩解。
而且以現在大宋每年的財政收入來看,不僅擺脫了財政赤字,每年還有不少贏利。可問題是,隨著趙頊的登基,海外開拓事業的發展,大肆造大海船以及連年的戰爭又導致了財政的緊張。
所以這法還是得變,而且得快快地變。
這是王安石的想法。可楊涵瑤卻不這樣認為。她已經仔細研究過王安石的變法陳條,比起原本歷史上的變法內容,本時空的王安石變法內容更加完善且先進。
比如集村並寨就是個很不錯的法子。這可以打破原有宗族社會的基本結構,從另一個層面上來說,還可以長期有效地抑制土地兼并問題。
這個法子,楊涵瑤與王雱在瓊州時使用過。沒想到也沒王安石拿來用了。
可問題出來了。在瓊州能這麼搞是因為那兒本就沒什麼士紳,那裡的漢人又都是犯官之後,也就談不上什麼宗族。
而且瓊州貧困,有政府出面造房,將人集中一地管理,百姓們那自然歡迎。
有好房子住了,還有什麼不開心地?
可問題這在內陸就行不通了。君不見僅一個集村並寨就鬧得民怨沸騰了么?內陸的士紳可都不是吃素地,從某個角度來說,他們才是這個時代真正掌握話語權的人。
王安石如此一來,等於是把自己推到了這些士紳的對立面,這變法若能成功,那才叫奇怪了。
不過辦法倒也不是沒有。只要肯花點時間和耐心,慢慢瓦解消化,這事還是能辦到得。不過很顯然,依照老王的思路,他顯然不會這樣做。
楊涵瑤想到這裡,便舉了這個例子,把其中的厲害關係一一說了遍,最後道:「公公,這天下的人不人人都是君子。若他們人人都像您這樣,也就不需要變法了。」
「公公,若想變法大成,唯有徐徐圖之,結合朝廷各方力量,對民間則以輿論導向,二十年後變法必定大成!」
「一派胡言!」王安石冷哼了一聲,道:「你莫聽他人鼓動,且看去歲國庫稅銀便知變法是好是壞。我還有公務要辦,你且先回房吧。」
「是,公公!」楊涵瑤福了福身,也不多做辯解,王安石的性子就是這樣,你越是更他擰著來,他越聽不進你的話。
倒不如少說幾句,自己和王雱再暗暗想法子好了。等事實擺在他跟前,由不得他不信。
出了書房,王雱迎了上來,面帶焦急地問道:「怎麼樣了?爹爹沒為難你吧?」
楊涵瑤輕笑了下,道:「你把你爹想成什麼樣的人了?公公一向對事不對人,生氣嘛也是正常地,沒事地……」
「家媳……」
楊涵瑤話音才落,吳氏也不知從哪冒了出來,道:「老爺罵你了?」說著便跺腳道:「這個老東西!不知道好歹!」
說完面帶歉意地道:「家媳,別跟你公爹置氣哈!他那人,唉……」吳氏開始數落起王安石的不是來。
楊涵瑤趕忙道:「婆婆,公公沒有罵我,只是問了下其他事兒……」
「你別騙我了……」吳氏嘆息道:「這老東西我看他是魔症了。他這人傲氣,素來都沒什麼交心地朋友。這兩年也不知吃了什麼,越發瘋得厲害,跟司馬君實也紅了臉,真是老糊塗了。」
「婆婆,公公與司馬大人只是政見不合,這私下裡……」
「呵……」吳氏一擺手道:「這政見不合,漸漸地也就成了私人恩怨了。」
楊涵瑤不語,自己這婆婆倒是個明白人。一語道破天機,以後的王安石與司馬光還真得就從君子之爭成了意氣之爭了。
「今個兒天氣不錯,家媳,雱兒你們回京后也沒好好出去松泛下,不如這會兒就出去散散心吧。」
「娘,我與染真久不在您和爹身邊孝順,這回家了自然要多陪陪您。」
「相公說得是……」楊涵瑤點頭,笑著說道:「兒媳不孝,嫁給相公后,府中大小事物皆有婆婆幫著料理,兒媳卻盡在偷懶了。這會兒回到家了,理應幫著婆婆打點府中之事,哪能再繼續偷懶?」
這話說得好聽,吳氏感到一陣熨帖。其實說實在地,這郡主府,哦,現在應該叫公主府了。這府里的一切其實都是楊涵瑤地,她的財產也有專人管理,但楊涵瑤能放心地把一切都交給她監管,這讓吳氏覺得很滿意。
要不說自己兒子眼光好了。娶了個媳婦不僅知書達理,氣度也大,要換了別人哪能這麼放心的把自己的家產交給她這個婆婆來管理?
雖說只有監管之責,可這也讓吳氏挺滿意地了。覺得楊涵瑤很信任她,也很尊重她。因此楊涵瑤在瓊州六年,還多虧了吳氏的幫忙,無論是農莊還是府中,她都很上心,生怕辜負了自己媳婦對自己的信任。
想到這裡,吳氏就對王安石越發不滿起來。多好的媳婦,不就官家問了變法的事兒么?媳婦也就實話實說罷了,不然還能怎滴?難不成要欺君么?
和你意見不合就得挨罵?這是什麼道理?!
吳氏想到這裡,忽然心生一計,轉而笑著說道:「雱兒,家媳,今天天氣這麼好,若呆在家裡也著實無趣。既然你們都這麼孝順懂事,不如就陪為娘出去走走?」
「這……」王雱遲疑了,楊涵瑤也遲疑了下,道:「那公公怎麼辦?」
吳氏翻了個白眼,道:「讓他去!府中又不是沒人,不會餓死他得!走走走,咱們這就出門,先去親家那兒,把她也接出來,瓦欄最近有部戲演得好,咱們也瞧瞧熱鬧去……」
楊涵瑤滿腦門子的黑線。都說婆婆和媳婦是前世的冤家,可在他們這個家貌似有些不同。
想起王安石那執拗的性子,楊涵瑤感到這天地倒轉了。在他們家,她不用跟婆婆勾心鬥角,反而是得跟公爹勾心鬥角,這都叫什麼事啊!
「娘……」王雱猶豫了下,道:「要不您和染真去吧,我,我還有些公務要辦……」
吳氏白了一眼王雱,道:「那你就留在家吧,家媳,走,陪娘出去走走。」
「是,婆婆。」
看著楊涵瑤扶著自己老娘離去的背影,站在公主府門外的王雱無奈地嘆息了一聲。
想起自己老爹那執拗的性子,他感到了一陣陣地無力。自己的妻子不過就跟官家說了變法得徐徐圖之這樣的話,自己的爹就如此生氣,若真按照計劃行事,自己爹和妻子豈不是要鬧僵起來?
到了最後就跟司馬大人一樣,與自己爹勢同水火,到了那時可怎麼辦?王雱越想越心煩,必須得想個法子出來,萬萬不能讓事情發展到那一步!
PS:謝謝書友1519168446大大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