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第586章 大婚(三)
迎親的隊伍已到了宣德門前,此時御街兩邊已站滿了圍觀的百姓,趙曙背著楊涵瑤到了宮門口,二人的談話也到此為止,也容不得楊涵瑤去多想。
楊涵瑤的族親這時在宮門外唱起了歌謠向新郎討賞,「新娘領出門,禮多方才好。此不比平常買賣。十萬,綁一起才夠。」
王雱一身大紅色的新郎禮服,從大馬上下來,回唱道:「自古以來,紳士不帶金。」話音剛落,他身邊的隨從便依規矩在馬前撒下幾個紅包,幾個王家的小孩立刻上來哄搶,嘴裡說著吉祥的話兒,好不熱鬧。
禮畢,明黃色出現在宮門前,山呼海嘯般的聲音響起,「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恭賀郡主新婚,千歲千歲千千歲!」
「恭賀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數十名街道司的士兵執掃具,拎著鍍金的銀水桶依次而出,在前舀水灑注,此乃公主下降的儀式,名曰「水路」。
身穿紫衫,頭戴卷腳襆頭的天武軍官抬著數百擔架,上面陳鋪妝奩飾物,這些都是楊涵瑤出嫁皇家賞賜嫁妝中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農莊作為貼補。按照規制,一般公主開府都是在出嫁后,一個府門得撐起是不容易得。單靠每年的俸祿遠遠不夠,所以皇家就會給予田地以補貼家用。
「請新娘上花轎!」一等喜娘身著紫色褙子,喜氣洋洋地大喊了一聲,趙曙背著楊涵瑤,在宮人的攙扶下上了花轎。
這花轎也與旁得不同,乃由金銅鑄造,頂上用修剪過的棕片覆蓋,樑柱,檐脊皆為硃紅色,上面排列著灑金銅鑄的雲鳳狀花朵。
檐子約高五尺多,進深八尺,闊四尺有餘,可容納六人。檐子四角垂著綉有綉額的珠簾,上面配有白藤,花朵的圖案。
檐子的檐廂外,兩面廂壁處伸出欄杆,上面有鏤刻的金花,裝飾著雕刻的木質人物,神仙。
檐子的兩竿有十二人列成兩隊,竿前竿后都設有綠色絲帶,用金魚狀的鉤子鉤住。
另有宮婢數十人,頭戴珍珠釵插,吊朵,玲瓏簇羅頭面,身披紅羅銷金袍帔,騎著馬,於轎攆前頭,兩兩前行,相互配合,青色傘蓋為前導,另外,在隊伍的前前後後還有紅羅銷金掌扇遮蔽簇擁。
「起轎!」
轎簾落下,隊伍啟動,王雱騎馬於楊涵瑤檐車旁,非並排同行,而是得落後半步,此乃禮制。
雖是夫為綱,可公主乃是天子之女,為君,為尊;駙馬為臣,位卑,在公主面前也要以臣自稱。
城裡的百姓也歡呼了起來,御街早被裝點一新,四處可見紅色綢帶飄揚,舒雲帶著一群宮婢,拎著花籃,裡面裝著糖果,隨著隊伍的前進,一路拋灑給周圍的群眾。
小孩子們歡快叫著,去揀拾糖果,因有軍隊維護,倒也沒出什麼岔子,井然有序的很。
車隊很快就到了王府跟前,前來道賀的客人已在門前恭候,見到郡主的轎輦已到門口,紛紛起鬨了起來,前去迎親的人以及男方家人紛紛開始索要喜錢,禮物等,此謂之「欄門」。
楊涵瑤坐在轎中,聽著轎外的歡呼聲,一時有些恍惚。自己就這麼嫁了?忽然就有種想逃離的感覺,因為她知道,只要下了這轎子,跨過那道門檻,以後自己就是王楊氏了。
從此以後自己的命運就跟轎外大馬上的那個男人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在宋代,民間婦人尚有和離之權,可她作為皇室的公主是沒有這樣的權利得。
就像福康公主一樣,哪怕李瑋再不好,也不得和離,否則就是皇室的醜聞了。
福康公主當年半夜叩開宮門已讓皇室蒙羞,哪怕仁宗再是喜愛她,都不得不忍痛降罪。
爬得越高,得到的東西不僅僅只是表面振臂高呼的風光。與此同時,也會有許多的東西開始失去。
特別在這個講究禮法的時代,身為皇室宗親,你的一言一行都代表著皇家的臉面。若讓皇室蒙羞,那日子就別想好過了。
楊涵瑤的雙眸變得迷茫,在喜娘的催促下,被人攙扶著下了轎輦,心中的惶恐越甚,呼吸都變得有些急促。
攙扶楊涵瑤的喜娘似是感受到了楊涵瑤的緊張,抿嘴一笑,低聲說道:「殿下不用緊張,有奴婢扶著您,穩妥得很。」
「有勞嬤嬤了……」
楊涵瑤穩了穩心神,撇開腦中的那些雜念,深吸了一口氣,暗自安慰著自己,「已經到了這一步了,就算害怕這婚也得結,早就沒得選擇了!哼,說句難聽得,那話叫啥來著?伸頭縮頭都是一刀,還不如光棍點呢!」
想到這裡,剛剛緊張的情緒散去了不少,在喜娘的攙扶下緩緩前進。她蓋著蓋頭也看不見啥,只聽到邊上忽有人唱起了禱告祝願詞,一思索,忍不住笑了。
想來這個就是所謂的陰陽人吧。初時聽到這名字楊涵瑤差點沒笑死。陰陽人?為毛她想到得是人妖?
當然,宋朝新人新婚唱祝願詞的陰陽人肯定不是人妖,也非雄雌合體的怪物,而是從事以星相,占卜等為業之人的統稱。
只是這個名字聽著著實怪異,這會兒這祝願詞在耳邊響起,楊涵瑤是忍了又忍才把自己心中邪惡的想法給壓制了下去,否則她真要忍不住當場笑起來得,那可就不好了。
那陰陽人一邊唱著祝禱詞,一邊拿著個斗,裡面裝了谷豆,錢果,草節朝著大門撒去,邊上的小孩子也爭相撿取,這個儀式在這時叫作「撒谷豆」。
這一習俗發展到了後世就成了新人進門前的撒糖果。不過在這個時代,糖可是無比珍貴的東西,還沒人奢侈到跟後世人那樣,大把大把的糖果撒出去以求吉利。
就是撒些谷豆,錢果也是比較奢侈的行為了呢!一般人家也就撒點穀子和草節,反正這麼做的原因也是大家認為這樣能壓住青羊等凶煞之神,取個吉利就是了。
王家府門前早就鋪設了一條青色布條,按照習俗,新娘下得車輦后,腳不得踏地,否則就不吉利。
而在楊涵瑤前頭,還有一人捧著銅鏡倒著行走,引著楊涵瑤跨過馬鞍,再從草及坪上跨過
待進了門,又在喜娘的攙扶下進了一間屋子內,室內當中懸挂帷帳,喜娘把手中的紅綢帶交到了王雱手中,只聽得王雱說道:「瑤兒,跟我來。」
楊涵瑤低低地應了一聲,臉上有些發燙,這人一緊張,居然把之前楊李氏教導的東西都忘了,等等,這就算入洞房了?這都還沒拜天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