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2.第562章 趙禎的遺命
「弘農楊氏之女獻紅薯,土豆功在千秋,朕心甚喜……旦夕承歡皇后與朕躬膝下,皇后與朕疼愛甚矣,為朕之愛女。」
「晉陵嘉寧縣主,毓質令名,淑慎嫻靜,才學獨擅,應為天朝公主之表率。蓋年已二八,免誤其韶華,特令大宗正司代其擇選佳婿。」
「聞王安石之子王雱,文武雙修,才德實匹,更久慕嘉寧縣主才學風儀,欲求之為妻。經大宗正司人令報奏,廟卜得吉后,朕躬親下此旨為賀。」
「特賜封戶兩千,家奴五百,以彰喜慶,婚儀交有司代謀籌……?
宮中另賜金珠首飾八十件,妝蟒四十匹,各色綢緞一百二十匹,四季的衣服一百二十件,及沉香衣櫃六套,以為菲儀之助……欽此!」
「臣,王安石叩謝天恩!天恩浩蕩!」王安石行完了大禮,接過聖旨,心情著實有些複雜。
看了一眼剛剛趕到京城來的兒子王雱,此刻竟已全然控制不住自己,嘴角竟已露出了一絲微笑,王安石忙咳嗽了一聲。
值此特殊時期,這小子居然還敢笑?好在來宣旨的禮部官員不是什麼迂腐之人,也知道嘉寧縣主風頭正盛,沒看見新帝即位,立刻就擢升了她的封號么?
現在她已不是縣主,而是大宋開國百年來得第一位郡主。只是嘉寧二字未改,這是郡主自己要求得,說是為了紀念先帝。
如此作為,當然是得到了世人的好評,唯一讓人覺得不解的是,嘉寧縣主,不,是嘉寧郡主居然自己提出要去為先帝守靈,而且孝期不滿,就不回來了。
「王大人可知郡主已為先帝守靈了……」
「什麼?!」王安石還未做出反應,王雱先叫了起來,「染真,染真她,她怎,怎麼會?」
苦澀又湧上了心頭,難道她真得很不願意嫁給自己么?就連先帝下了聖旨都不行。
「雱兒……」王安石瞪了瞪王雱,道:「不得無禮!退下!」
「父親……」王雱不甘心,還想多問禮部的官員幾句,哪知王安石卻一瞪眼,道:「還不退下?!」
「是……」王雱不甘願地應道:「父親……」
見王雱走了,王安石這才拱手道:「介甫教子無方,讓大人笑話了。」
「王大人哪裡話……」那禮部官員忙謙虛道:「下官還未恭喜大人,令郎以後就是駙馬了!」
王安石擺擺手,客套了幾句,送走了禮部的官員后,陷入沉思。
楊涵瑤要做他媳婦了?這想法他一直有,可如今夢想成真了,王安石又患得患失了起來。國朝的規矩他是知道得,外戚不得干政。
以自己兒子的才學,倘若如此……豈不是可惜?可轉念又一想,嘉寧郡主都是女子,尚且可上小朝聽政,或許她是特別得吧?而且之前自己和韓大人打過照面了,雖然話隱晦,可似乎先帝對郡主還另有旨意,只是現在還不能說罷了。
「父親……」王雱又冒了出來,「我想去看看染真……」
「混賬!」王安石喝斥了一聲,「你的禮記讀狗肚子里去了?!」
王雱嚇了一跳,不過卻不敢多吱聲。別看他在外面拽得跟二百五似得,可在自己父親跟前卻不敢放肆。
王安石是個比較沒生活情趣的人,平日里比較嚴肅,哪怕很喜歡王雱這個兒子,卻也沒一味嬌寵,在王雱的眼裡,王安石儼然是一個嚴父。
王安石也覺得自己口氣過於嚴厲了,看著兒子那略帶委屈的神情,王安石放緩了神情,耐心勸解道:「如今先帝大行,太子登基為帝,郡主身份特殊,你怎麼又可以在這個時候節外生枝?」
王安石說著頭轉向皇宮的方向看了一眼,略微眨了眼。聰明如王雱如何能不明白父親的意思。
權利交接之際,皇城司的人也特別活躍,像他們這種在京官員是重點關照對象。
只是父親的話里還有其他意思么?王雱陷入了沉思,一時間他有些沒明白父親的話到底還有什麼隱喻。
王安石看見王雱這樣,微微嘆息了一聲。若論起人情世故,哪怕是自己也比不上郡主吧?
若不是當年得郡主提醒,恐怕自己也不會想到那麼多……想到這裡,王安石的眉頭皺了起來,不行,這京城不能待了,得想法子到地方上去。
可想是這麼想得,王安石又有些不死心地想:「現在做這些打算會不會太早了?外一這個天子與先帝不同呢?不求安穩,也懷有革新時弊之思……有這可能么?還是再看看吧……」
不提王安石父子這廂接到了聖旨是作何想法,再說楊涵瑤那日接到了仁宗留下的遺命后,整個人長期地陷入了沉思中。
韓琦見此也沒多說什麼,說了幾句恭喜之類地無甚營養的話,便離去了。
楊涵瑤回到縣主府,馬上這裡又將新建,改成郡主府,她的封號又被擢升了,當然要換上符合郡主身份的府邸以及相應的一切行頭。
在沉思了三天後,楊涵瑤終於上表天子,她要去為先帝守靈。此舉震驚朝堂,趙曙幾次勸說無果后,只得放行。
楊涵瑤修了一封家書,交給朱孝武,讓他快馬策鞭回到常州跟自己的奶奶稟明一切,並且還交代了幾句不便留下文書的話。
此舉惹得朱孝武很是激動,這意味著郡主是把他心腹來培養了。當下連連點頭,指天發誓地拍著自己的胸脯保證,一定把話帶到,並且以後誓死效忠郡主。
臨行那天,曹太后拉著楊涵瑤的手說了半天的話,眼淚是一波又一波得,趙曙雖是她養大,可她總覺得現在的趙曙不及楊涵瑤親近。這個可憐的女人在人前強勢,可在楊涵瑤跟前,就跟一個擔憂孩子遠行的母親一般,淚水漣漣地,惹得楊涵瑤心裡直發酸。
讓她想起了自己前世離家上大學時,母親拉著自己手哭泣的模樣。不過心酸歸心酸,再是不舍,她還是得去為仁宗守靈,她得避開接下來的朝堂風波。
因為仁宗還留了另外一道密旨給幾個顧命大臣,韓琦已隱晦地透露出了一點內容出來,以楊涵瑤的聰明立刻就猜到了是什麼事。
趙禎是要她協理趙曙打理朝政,特許她上小朝!雖說以前趙禎活著的時候,楊涵瑤在京時也受過這待遇。可當老皇帝臨死前特意留下這麼一個密旨,那意味就不同尋常了。
幾個顧命大臣其實很不理解趙禎此舉意欲何為,但作為一個快殯天的天子最後的請求,他們為人臣子的,能說不么?
韓琦這樣隱晦地透露給楊涵瑤這個消息,倒不是他有多喜愛楊涵瑤。而是楊涵瑤身為女子,這樣堂而皇之地上朝,這樣的局面不是他們想看到得。
畢竟在這以男子為尊,女子為卑的時代,是個男人就不願看到牝雞司晨的局面出現。再者,前朝女子干政的惡果還妥妥地擺在那兒呢,他們身為大宋的精英,頂樑柱,不得不防啊!
誰知道郡主以後會不會生出什麼不臣之心,效仿那則天女皇?這個惡果他們可擔不起!
但大行皇帝又有密旨留下,又不能違反先帝的遺命,幾個大臣圍在一起,思來想去,討論來討論去,最後得出一個結論:讓郡主主動迴避!
於是就出現了韓琦說話影子的事兒來了。楊涵瑤何等聰明的人,立刻就明白了韓琦的意圖。她也不惱,她才沒那興趣上什麼朝,就她這城府,和那些人精玩,不被玩死才怪!
還是早早遠遁,離開朝堂京城這是非之地,越遠越好!再者,她雖不是學歷史得,可好歹前世雜書看了不少,大致的歷史發展她還是知道得。
比如這位新登基的天子下來要做得事情……為了生父爭名分,與大臣們鬧得不可開交,就這種事,就楊大姑娘那怕死,怕事的性格,怎麼可能留在京城?
可能趙禎也預計到了這一點,雖然還沒來得及將「傳位濮王」的話說出口,可心裡明白,也只有趙曙合適了。但他老人家似乎也預見到了趙曙下來可能會做的事,所以還留了口諭給楊涵瑤,要她守孝期三年過後,才能嫁人。
楊涵瑤略微一琢磨,頓時明白了趙禎的良苦用心,在感激之餘,對於趙禎對她婚事的安排也就沒那麼抵抗了。
王雱不是她所愛,也非她所選,但對比下趙佳柔的夫君……本來從她身為縣主那一天起,自己的婚事就沒想過能自己做主,反正做生不如做熟,王雱再怎麼著,也算小時候就認識了,家裡人口簡單,知根知底得,怎麼看都比嫁給一個陌生人好。
楊涵瑤不是民主鬥士,她可沒勇氣去反抗大行皇帝的遺命,王雱就王雱吧,怎麼說也是帥哥一枚啊!再給自己做了各種心理安慰后,楊涵瑤對這道遺命沒做任何反抗,只是收拾了自己的各種隨身用品,打了個包裹,前去永昭陵給趙禎守靈去了!
而此時剛剛登基的趙曙在忙完了趙禎的後事后,心裡一個念頭不可抑制的升起,他要為自己的親生父親爭一個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