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膳食娘子> 527.第527章 前去溧陽

527.第527章 前去溧陽

  常州溧陽素以風景秀麗而著稱於世,其天目湖的風景更是享譽中外。在這樣的風景秀麗之地,自然也就留下了許多的故事與傳說。其中最有名的恐怕就要屬蔡邕與他的讀書台和焦尾琴了。


  在東漢末年,蔡邕為了逃避宦官的威脅,帶著一家老小,來到了溧陽的高邃山(今觀山,又名盤白山)下結廬隱居。而這裡還是蔡邕最喜愛的女兒文姬的成長地,經常在他自築的讀書台上撫琴、讀書。


  傳說中國四大名琴之一的焦尾琴也產生在溧陽。這是蔡邕到觀山不久的事,他於烈火中搶救出一段尚未燒完、聲音異常的梧桐木,依據木頭的長短、形狀,製成一張七弦琴,果然音色不凡。因琴尾尚留有焦痕,世人取名為「焦尾」。


  後來,蔡文姬出嫁時當地村民還紛紛前來賀喜,蔡邕製作的「焦尾琴」則陪伴著蔡文姬度過了顛沛流離的坎坷一生。


  生於亂世的蔡邕因懼宦官陷害,迫不得已帶了家人亡命江海,這12年間,他到過常州,到過紹興,但大部分時間隱居在溧陽觀山,黃山湖一帶,並在這裡讀書、著作。


  千百年來,歷代文人墨客慕名而來,憑弔蔡邕讀書台,撰寫詩文緬懷這位文化名人。南宋哲學家、詩人陳亮造訪此地時,寫下了兩首《蔡邕讀書台》詩,描述了詩人的所見所聞:「曲曲清溪映白沙,望中幾樹桃李花。世情不到花開處,雞犬桑麻三兩家。」


  楊涵瑤一路奔波趕到了溧陽,腦海中不斷地回想起後世對於讀書台的介紹。心裡也有小小的激動,因為在後世讀書台幾乎已消失殆盡,而從詩人陳亮的詩詞中來看,這個時候讀書台還是存在得。


  當然,激動歸激動,前提是她得先把王雱找到。這個該死的小子還真是讓人不省心吶!沒事玩什麼離家出走?可一想到別人離家出走是因為自己,心裡又湧起了一些愧疚。


  不管怎麼說吧,做不成戀人,那還可以做朋友。再者王雱要真因此事出了點什麼岔子,自己對老王同志可就沒交代了。


  一直到了溧陽,此時的溧陽還不屬於常州管轄範圍內,是屬於南京管轄,叫溧陽縣。


  楊涵瑤一路進了縣城,光靠她帶來的人要找到王雱著實不易,此事還得找當地的官員過來,派些人手一起幫忙尋找。


  楊涵瑤看著這千年前的溧陽古城,縣城不大,很小,但處處都透著江南的秀美與精緻。


  街上的百姓紛紛停下腳步來,好奇地望著楊涵瑤的車架。這樣精美的車架,莫說是他們這兒的有錢人了,就是縣太爺也沒這麼風光啊。


  「鏡台兄,你看這夥人是什麼來路?」在街邊的一個二層高的小酒肆里,幾個臨窗的年輕人見到這陣勢,心裡也很好奇。


  溧陽不比晉陵,是個小縣城。前前後後走一圈,一刻鐘的時間就走完了。比起晉陵的繁華,這裡顯然要差了不少。若不是這幾年常州商會的興起,這溧陽縣城這會兒看起來哪有這般精緻?


  「快看!那車上怎麼垂有明黃吉祥結?!」一個人瞪大雙眼,大呼小叫著,好像見了鬼似得,驚愕地張大嘴巴,都能塞進一個雞蛋進去了。


  他話音剛落,只見他們其中的一個同伴呼啦一下站了起來,大喊道:「快,快,快!幾位兄台快隨我,嘉寧縣主親臨溧陽縣了!」


  他這邊一喊,另外幾桌的人也被吸引了過來,「什麼?縣主親臨了?!!真得假得?就是那個寫出『明月幾時有』的嘉寧縣主,桑梓遠?!!!」


  「快走,快走!快去一睹縣主風采!」


  呼啦一下,剛還坐得滿滿的小酒肆里一下子空蕩了起來,只見桌上留下的銅板仔,人影卻再也不見一個。


  這夥人衝到酒樓外,四下張望,隨即就跟喝醉酒發酒瘋般,追著楊涵瑤的車架而去,嘴裡還大喊道:「縣主親臨溧陽了!嘉寧縣主親臨溧陽了!」


  「什麼?!」民眾也驚愕了,「縣主來了?神農娘娘來了?快追!」


  呼啦一下,幾個讀書人身後立刻跟上了不少的民眾,追著楊涵瑤的車架跑著,那場面好不壯觀。


  隨著他們的呼喊,一路上跟著的人越來越多,幾個在城裡巡視的衙役一見這情形,也嚇壞了,剛要去阻攔,哪知卻被他們的領頭衙役一巴掌給拍了下來。


  武田瞪著眼道:「找死啊!那可是縣主,嘉寧縣主知道不?!縣主最恨什麼?知道不?!」


  武田一臉得意地砸吧著嘴,道:「縣主最恨有人欺負老百姓了!你們敢拿去攔著百姓?縣主的車架就在前頭,被縣主看見了,你跟我還有命活么?」


  說著他又哼哼了幾下,道:「別說你跟我了,就是咱縣尊出來,哪也得陪著笑臉,一個搞不好,官都別當了。」


  于山捂著自己的腦袋,委屈地說道:「可,可頭兒,這,這樣下去,可別搞出啥亂子啊!再者,再者這縣主要來也沒稟報啊?誰曉得那車裡坐得是什麼人……小的這不是……」


  「啪」還沒等於山說完,武田一巴掌又拍上去了,瞪著眼,兇狠地說道:「你懂什麼?!你沒看見那車上掛的吉祥結嗎?那是明黃色!非皇室宗親誰敢用這顏色?吃了熊心豹子膽啦?」


  「那也不一定是嘉寧縣主啊……」于山嘟著嘴,小聲辯解著。


  「我說你豬腦袋啊!!」武田氣不打一處來,大宋皇室宗親除了嘉寧縣主能來去自由外,誰還能隨意出京城?就是福康公主那也只能在常州待著,輕易不得出常。


  這會兒這麼大的陣勢,跑到這溧陽來,除了嘉寧縣主還能有誰?真是個蠢豬,活該一輩子當衙役的命!

  武田一臉鄙視,忽然他臉色一正,道:「還愣在這裡做什麼?!!還不快去稟告縣尊?!縣主來了,縣尊也得出來迎駕!」


  「是,是,是!」幾個小羅羅在武田的一陣喝斥下,立刻跑著回去稟告縣太爺,縣主親臨溧陽縣了!

  「那頭兒,那你呢……」不怕死的于山舔著嘴唇,繼續發揮著他的愚人精神。


  「我!」武田一陣語塞,隨即一腳踢在於山身上,惡狠狠地道:「老子當然是要去維護秩序了,萬一有歹人起了歹心傷到縣主怎麼辦?」


  說著又看著一臉恍然大悟的于山,武田頭痛。這個表親家的孩子活脫一個二愣子,本想著縣主來了,自己找個機會去露露臉啥得,可被這愣小子一問,若不帶上他,以後家裡問起來可就不好了。


  想到這裡,武田乾咳了幾聲道:「小山吶……喏,別說表兄不照應你。喏,這縣主來溧陽可是百年難得一遇的大事,你小子現在就跟著我去保護縣主吧。若入了縣主的法眼,把你帶走了,你以後發達了可別忘記表兄啊!」


  于山一聽,眼睛頓時變得賊亮。誰說他二愣子來著?人家這叫大智若愚,賊著呢!忙不迭地點著頭,又是作揖又鞠躬地道:「是是是,多謝表哥,多謝表哥……」


  武田冷哼了一聲,可隨即一想,這于山可還不算衙門的人,至多只能算個幫工。這縣主真要把他看上了,要叫走也容易得很。不像自己,要走人還得走不少的程序。


  都說宰相門前七品官,自己這表弟傻歸傻,可算命地說自己表弟可是有大富貴的人。莫不是這場富貴真就來自縣主那兒?


  想到這裡,武田心裡火熱了起來。一家人不說二家話,要這傻小子真發達了,還能忘了自己這表哥么?


  武田抿嘴一笑,忽然變得和顏悅色了起來,一邊拉著于山去追趕楊涵瑤的車架,一邊又說起了該如何伺候貴人們的事來。


  楊涵瑤坐在車裡本在閉目養神,忽然覺得周圍怎麼變得吵雜了起來,忙問道:「發生什麼事了?」


  「回殿下……」阮福回道:「是百姓們聽聞殿下來了,都跟在車後頭,想一睹您的風采呢。」


  楊涵瑤眉頭一皺,道:「怎麼會這樣?」


  阮福一嚇,忙道:「哎喲,殿下,奴婢可沒讓人出去瞎說,也不知是誰,看見您的車架經過,忽然就大喊『縣主親臨溧陽了』。」


  鄭喜也忙道:「是呀,是呀,殿下,奴婢們可不敢瞎說呀……」他頓了下,又道:「奴婢估摸著是殿下您車架上福康公主給您編得吉祥結……」


  「吉祥結?」楊涵瑤一時還沒反應過來,哂笑道:「這算什麼?難道溧陽的百姓還能看出那吉祥結是姐姐編得不成?」


  「哎喲……」阮福忙道:「殿下,您忘了?那吉祥結可是明黃色得……」


  楊涵瑤一聽這話,頓時明白了。非皇室宗親不可用此色,封建社會對於這個分得很清楚。想來百姓們也是看到這個才會認出自己得吧……


  楊涵瑤手裡拈著佛珠,想了一會兒,道:「小福子,讓他們把車駛得慢些……」


  「殿下,您這是?」阮福不解。


  楊涵瑤嘆息了一聲道:「雖我想低調行事,但現在已經被百姓們發現了。他們這樣追著車跑,這車行駛快了,外一有人追著摔著了怎麼辦?我若現在停車,讓大家散去恐怕又要耽誤了尋找王公子,這還真是叫人為難……所以也只能讓車行得慢些,免得百姓因我而傷,那叫我於心何忍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