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1.第481章 一張請帖
楊氏葯膳坊的開業在京中颳起了一股養生熱,隨帶著楊涵瑤幾年前教趙禎以及諸位大佬的太極拳也在京中悄然流行起來。
這日楊涵瑤在縣主府花園內與方家姐妹,胡淑修等閑聊,忽然槿嫆拿了一封請帖過來,楊涵瑤看過請帖,眉頭皺了起來。
「怎麼了?」方襲陽見楊涵瑤皺眉,顯然是與那請帖有關得,「又有什麼才子邀請?」說著又笑了起來道,「這蘇家兄弟如今離京了,他們這是又把主意打到妹妹身上了?」
楊涵瑤抿嘴一笑,蘇軾的母親幾年前過世,蘇家老爹帶著兄弟二人回老家去為蘇軾母親守孝了,這不,今年才回來,蘇軾就通過了制試科的考試,拿到了三等的名次,轟動京城。
導致的結果就是蘇家兄弟,特別是蘇軾成了眾人邀請的對象,那宴會是參加了一場又一場。不過前幾日官家一道旨意下來,把蘇家兄弟給派到地方上為官去了。
還趕巧了,這二人去的地方還都不錯。一個是派到了江南東路,一個則派到了方左卿那兒,也不知是官家有意為之呢,還是湊巧。
總之這兄弟二人接到旨意后,很是歡喜地就去上任了。這兩塊地方,再加上一個常州,如今在大宋那可是充滿了驚喜的地方。莫說他們這些當官的了,就是普通的讀書人也對此三地充滿了嚮往。
常州更是富得流油,從來沒聽說到了常州害怕餓肚子得,除非你是個大懶鬼。只要肯吃苦,在常州就不會餓肚子。不僅不會餓肚子,還會過得非常不錯。
常州那個工業園區的規模可不小,而且每年都有新的項目出來,需要招收工人。別得不說,就今年開辦的棉布紡織廠就需要大量的工人,現在招工人數已擴展到了五千,聽說還要再增加。
現在的常州人口眾多,大量外來務工人員促進了商貿的繁華,形成了良好的經濟循環。而江南東路這幾年的情況也開始慢慢像常州那樣,開始注重工商業,開辦工廠。
淮南東路的監司方左卿那兒更是不用多提,他本就在常州做過知縣,和楊涵瑤往來過密,對於常州模式那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而且此人對數理化多有心得,在到了淮南東路后,立刻就召集優秀工匠與當地有實力的商賈,把常州商會的模式一一複製。
雖然方左卿未必能搞什麼發明,可他卻是鼓勵工匠們改良器具,大量使用機械,僅上任一年,就在農具創新上做出了喜人的成果。
必然他在楊涵瑤設計的耬車上又做了諸多改進,當然這不是方大老爺自己想出來得。而是鼓勵工匠們集思廣益下的產物。在耬車前裝了一個可控制的糞車,這就使得耬車的用途更為廣泛,也更省力。
而做為監司其實更主要的責任是管理漕運,運輸這一塊。一向資質平庸的方大老爺也不知怎得就開竅了,他居然想出了代商賈運送貨物,再聯合驛站代替百姓送信的主意來。
這可把楊涵瑤震得不輕,這不就是後世的郵局與快遞么?!他這一舉動自然是受到了朝廷的關注,楊涵瑤現在又做著趙禎的顧問,當趙禎問她對此事怎麼看時,楊涵瑤便把後世郵局與快遞的操作說了一遍。
朝中大臣一聽,頓時眼睛又變得賊亮。真沒想到,那個平調知縣方左卿竟有這等能耐。若此事完全由朝廷來操作得話,那一年下來,起碼得多收六百萬稅銀啊!
這還是算小了!因為公私合營的緣故,大量的民間資本被集合起來,商賈們自發在大宋各州縣鋪橋修路,四輪馬車被大量運用,再加飛剪船的問世,使得運輸變得極為簡便。
哪怕飛剪船在運河內不大好行駛,可頓時小於10噸的飛剪船還是可以行駛得。用這個來運送一些信件什麼的,那是很合適的選擇。
別看一封信只收一文錢,可耐不住量大啊!一些小物件什麼的按重量收取費用,一條小飛剪也足夠使用了。再者,這運河本就快捷,國朝這幾年對運河也進行了疏通,就算不用飛剪船那也是很快得。
不過現在朝廷里說得上話的官員都是保守派官員居多,他們其實也知道國朝的各種問題,是要變法了。這和歷史上記載的也都差不多了,他們和王安石的衝突點並不是變法不變法,而是快與慢的矛盾。
保守派覺得應該慢慢來,變法派要大刀闊斧,這就是矛盾。而現在朝堂上都是保守派居多,這事他們知道若操作好了,對國朝,對百姓都將是好事一件。
不過涉及面大了些,他們還想看看方左卿在地方上能搞出什麼花兒來,於是這事還得暫且擱置著,打算慢慢來。
對此楊涵瑤也不在意,這是方左卿的政績,而且這事慢慢操作也未必是壞事來著。
綜上所述,如今這江南東路與淮南東路可都是好地方來著。蘇家兄弟能到這兩塊地方為官,那自然是歡喜地很了。
不過蘇家兄弟走了,那些閑得蛋疼的文人墨客這下可又要寂寞了。也難怪方襲陽一看到請帖,看見楊涵瑤皺眉會說出那樣的話了。
不過這回可不是什麼文人墨客的邀請,但其性質嘛倒也差不多。是趙辰佳發來的請帖,邀請楊涵瑤明日去參加什麼詩會。
楊涵瑤把請帖傳給方襲陽等人,笑著說道:「恐怕是來者不善吶!」
胡淑修拿過請帖一看,頓時有些惱怒地說道:「這趙辰佳什麼意思?!上回要不是姐姐你攔著,沒讓那些文章刊登,否則地話,她現在都臭大街了。」
「又是那趙辰佳?!」方襲慧也怒了,「她怎麼老和先生過不去?!」
方襲陽翻著白眼,冷哼道:「哼!還不是那游南哲幹得好事?這個負心漢,負了妹妹,現在還夥同外人來欺負妹妹,真不是個東西!」
「姐姐,你說什麼呢……」胡淑修見楊涵瑤的臉色又變了,忙扯開話題道:「我看去下也行,否則還真如她所說,眼中只有福康公主這樣的皇親貴胄,沒有其他人了。」
「去什麼去?」方襲陽瞪大雙眼,「我看她這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沒得就是想跟瑤兒妹妹來炫耀得。」
「噗!」
楊涵瑤輕笑一聲,其他幾人都看著楊涵瑤,心道:「怎得還笑得出來?該不會被刺激傻了吧?」
楊涵瑤撥弄著手上的念珠,淡淡道:「左右不過是一個男人,她有什麼好跟我炫耀得?再者我跟游公子也沒什麼,是她想多了。」
「真沒什麼嗎?」方襲陽反問道,「你就別在這兒逞強了……」
「姐姐!」楊涵瑤打斷方襲陽,收起笑容,嚴肅地說道:「姐姐,我跟游二公子只是朋友,沒有其他!這話以後千萬莫要再說了……」
她頓了頓道:「他一直都只是把我當成妹妹,而我也只是把他當成哥哥。如今官家已經下旨,把辰佳縣主許配於他,這樣的話多說無益,本來沒什麼的事兒,這麼一說,倒好像真有什麼了……」
「姐姐就算不顧忌游二公子,也得憐惜下妹妹吧?妹妹可還要嫁人呢,這名聲……」
楊涵瑤話沒說完,方襲陽也明白過來了,忙說道:「瞧我……」說著輕輕拍打了一下自己的嘴,道:「我這嘴真該打!妹妹你可莫生氣,以後我都不說了……」
「你不說什麼?!」方襲慧反問道:「本就沒什麼事兒,那游二公子與先生的交情還不是因著他爹爹是商會的大股東?二姐,可不是我說你,你怎得就拎不清呢?!」
「你說什麼吶?!」方襲陽瞪大雙眼,作勢要去擰方襲慧,「你個死妮子,你又來戳我!」
楊涵瑤與胡淑修對視一眼,無奈地搖了搖頭,輕笑了起來。待笑過後,胡淑修問道:「那姐姐,到底去嗎?」
楊涵瑤把念珠又套回到手上,瀟洒地一笑道:「去,為什麼不去?明個兒去得可都是這大宋頂級的名門淑貴。咱們幾個好歹也能算淑女吧?這樣的場合怎能少了咱們?」
說著就大笑了起來,方襲陽等人也跟著大笑,胡淑修半掩嘴曖昧地看著方襲陽,輕笑道:「不止有名門淑女,還有才子俊傑呢!方姐姐這親事到現在還沒定下來,也省得伯父伯母替你鬧心了。明個兒啊,你就親自去挑個夫君得了……」
「哎呀!」方襲陽大膽歸大膽,可畢竟是未嫁的少年,聽到這樣的打趣哪能不臉紅?
「惱羞成怒」的方二娘跺著腳,臉紅地似要滴血,一下子撲向胡淑修,嗔道:「死妮子,你也笑話我,看我不打你!」
「哈哈!」胡淑修趕忙躲開,還嘴巴卻還不饒人,「襲陽姐姐這是惱羞成怒了?!莫惱,莫惱,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天理人倫,有甚害羞得?!」
「你還說,你還說!」方襲陽更惱了,紅著臉作勢在胡淑修的小胳膊上輕擰了幾下,故作兇狠地說道:「你這嘴真壞,不知羞,看我不擰死你!」
楊涵瑤與方襲慧對視一眼,忍不住大笑了起來,很快地這二人也加入了戰局,紛紛開起了方二姑娘的玩笑來。
一時間,花園裡熱鬧了起來,歡聲笑語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