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第317章 不住驛館
楊涵瑤謙虛了幾句,心裡卻打定了主意要扮豬吃老虎。京城裡的人精太多,比如眼前這包青天就是個極為不好糊弄的人。
要知道包拯那閻羅包老的外號可不是隨便叫叫得。楊涵瑤曾經在百家講壇上聽過關於包拯的介紹。對於這個千古大清官楊涵瑤也做過一些功課。
他和王安石不一樣。王安石說白了,有點科學怪人的味道。智商高,但情商卻是一塌糊塗。
包拯其實一生斷過的案子並沒有那麼多。但是此人的精明卻不容小覷。否則京城那幫傢伙一聽包拯要坐鎮開封了,全嚇得回去警告自己的孩子不要在外面胡來,免得被包拯盯上。
翻開史書,查看包拯的一生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這也是楊涵瑤在前世查閱了關於這位大人事迹后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以包拯最後,不,就說現在好了。他是以龍圖閣直學士的身份坐鎮開封得。
開封是北宋政治心臟,開封府尹也就是首都市市長。而宋朝一向奉行的是********,官員去赴任,就連伺候日常生活的丫鬟,老媽子都是朝廷出錢得。
那麼按照北宋宰相的年收入摺合三百多萬人民幣來算得話,他這個首都市長,年收入一百多萬總是有得。
現在的米價不過630到700文一石,折后後世的計量單位是120斤不到,所以一貫錢的購買力還是相當強悍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包拯拿著高薪,卻過得很清貧,最後他死了,兒子都要靠他媳婦縫縫補補養活。
等到他兒子死的時候甚至連辦喪的錢都拿不出,還是族人湊得。
那麼這個包青天包大人的錢去哪了呢?他又不好女色,那個小妾還是因為正妻生不出孩子才娶得。平日里誰都不願意和他往來,什麼人情往來這開銷是沒有得。
後來楊涵瑤得出一個結論,一個比較坑爹的結論,包拯把錢拿去大量打點線人了。
聽著有些荒唐,可仔細一分析地話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比如這傢伙連誰家的二世祖做了什麼壞事,他立刻就能知道。然後就不斷上摺子彈劾別人。
要知道包大人這一生其實真正辦過的案子也有幾件,其他時間他都用來彈劾那些權貴了,閻羅包老的外號由此而來。
所以楊涵瑤思來想去,最後得出的結論就只能是這個。再加上做了大官總要照顧下族人啥得,可那畢竟也有限吧。
要知道包大人本就出生官宦之家,絕不是什麼長嫂養大得。他當年二十多歲就中了進士,卻以「父母在,不遠遊」的借口愣是在家鄉守著父母,直到父母相繼離世,守孝完了后才出仕。
所以才在死後有了肅孝這謚號。也就說,其實包老爺子家裡條件還是可以得,絕對不是什麼清貧人家。
楊涵瑤心裡帶著疑問,其實按照她的本性,她很想問問,包大人,你過得這樣清貧,是因為把錢都拿去打點線人了嗎?
可惜地是要在二十一世紀她尚且有這膽子問下,可她一個外來戶,還是靈魂附體,在這個包大人面前她還真不敢放肆。
所以知道眼前的人是人精,所以楊涵瑤決定拿出自己的殺手鐧,裝成一個十歲孩童的樣子,不時地賣賣萌,裝著我雖聰慧,但我的心性還是個孩童呢……
不得不說楊涵瑤這招效果還是很不錯得,包大人現在臉上的神情已是柔和了不少。
這就跟咱們看見小貓小狗,甚至是小豬,你會覺得特別可愛,在不自覺中降低心理防線。
包拯也是如此。楊涵瑤再怎麼聰慧,可這皮子卻是十歲孩子得。他就算再聰明,怎麼能想到那芯子是個二十五歲的妖孽呢?
楊涵瑤此刻正興趣盎然地看著這汴京城的美景,那東張西望的樣子還真讓包拯降低了不少的警惕。
心裡想著,到底還是個孩子啊……不過京城的繁華,自己當年第一次來的時候也不比楊涵瑤好多少。
自己當年進京時已成年,可楊涵瑤才十歲,十歲能做到只是這樣看看已是很不錯了。
不過眼下卻也不能由著楊涵瑤到處亂走,紅薯,土豆等常州送來的東西早就經由專人運走,而楊涵瑤現在必須跟著他去學禮儀。
覲見天子有專門一套的流程,其中學習禮儀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楊涵瑤等人會下榻在專門供回京敘職官員所下榻的地方住下。
不過聽到了包拯這樣介紹,楊涵瑤「義正言辭」地拒絕了。
她拱手說道:「大人,民女只是一介草民,如何能居住驛館?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若民女住進這驛館,豈非有藐視國法之嫌?」
包拯一愣,剛剛還覺得楊涵瑤小孩子心性,可到了這會兒突然發現這個人雖小,卻特別重視禮法。
見楊涵瑤如此,包拯摸著鬍鬚,終於那死板的臉上露出一絲大大的笑意來,「好!說得好!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你能這樣想非常好!」
楊涵瑤心裡偷笑,因為包拯就是個嚴肅的人,自己不過是借著後世之人對歷史人物的了解投其所好罷了。
當然,她也沒興趣住到這驛館來。要知道這裡好多回京敘職的官員,若被人知道自己住在這裡,免不了又要來騷擾自己。
倒不是她自視過高,就不說其他,就一個紅薯,這些人免不了要來問自己。
自己智商有限,又是個西貝貨,她可不想露了什麼馬腳,多說多錯嘛!
想到這裡楊涵瑤又繃緊了一張小臉,拱手回道:「大人讚譽民女愧不敢當。民女父親在世時就常常告誡民女,天子之職莫大於禮,禮莫大於分,分莫大於名。」
「民女雖愚鈍,可父親的告誡時時放在心裡一刻未曾敢忘。倘若民女就這般住進了這驛館,豈不是佔了朝廷的便宜,?那不就是目無王法之人?愧對慈父教養,於心何安吶!」
包拯的鬍子都快翹起來了,摸著鬍鬚把楊涵瑤上上下下又打量了一遍。只見這小人兒一臉肅穆,又想起她剛剛在路上,雖是好奇,可卻也看得出她極強的剋制力。
心裡讚歎,她的父親若不是早亡必將也是國之棟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