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第190章 滿城風雨
「這位兄台說得對!哼,咱們現在就去縣尉廳,若不給個交代,咱們去州治所稟報知州大人做定奪!」
「說得沒錯!不過我們現在不要去縣尉廳,直接去縣衙,找老父母大人為我們做主便是!」
「言之有理,走!」
聽見樓下哄鬧,樓上聚集的文人墨客們早就下得樓來,找著人一打聽事情的原委,頓時個個就像打了雞血似得,氣憤不已,隨著大隊伍一起出發,朝著化洞橋方向走去。
而店裡的普通小民也聽說了常州城的驕傲桑小聖人被人逮捕入獄,且不是因為犯了王法,而是教訓了一個癩皮狗而受刑,頓時也受不了了,叫叫嚷嚷地就在一群讀書人的身後朝著縣衙衝去。
一路上那人是越聚越多,不少民眾聽說小聖人被冤枉,被抓了,還挨打了,哪裡還能受得了?有那性子剛烈地甚至操起了傢伙,一根扁擔,或者一張小椅子,浩浩蕩蕩地朝著縣衙走去。
「哎呀!」那幾個衙役一副抓耳撓腮,猶如熱鍋上的螞蟻,跳著腳說道:「可不能生事,可不能生事啊!」
梁圭軒停下腳步,手一揮,大家很有默契地停了下來,整個街道變得安靜無比。
梁圭軒問道:「你剛說先生在牢里還做了首詩?」
「是,是,是!」那個衙役擦著頭上的汗,點頭如小雞啄米,「是做了詩。」
「是什麼詩,你可還記得?」
「記得,記得,小人粗通文墨,先生寫得詩又十分的慷概激昂,因此印象深刻。」
「你快念來。」
「噯,噯,噯!」
那衙役清了清了嗓子,一臉凝重地念道:「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那衙役念了幾句,撓了撓頭,面露愧色地說道:「這位公子,先生做得詩太長了,小得記不全了,只記得後面還有幾句是這麼寫得:或為擊賊笏,逆豎頭破裂。是氣所磅礴,凜烈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
後面的書生一聽這幾句詩詞,有那年輕正當熱血年華的少年人頓時紅了眼紅,哭喊道:「先生,先生啊……」
梁圭軒眼眶也有些發紅,想起那日與桑梓遠的爭執,雖說覺得他說得話有些歪理邪說的味道,可回去以後自己的先生卻只笑而不點評。
自己又與其他友人交涉,雖有不少人也認同自己的觀點,可也有一部分人覺得桑梓遠此話不假。
而因著自己傳播,常州士林雖也掀起了一股風潮,贊同者有,反對者亦不少。
自己也靜下心來細細琢磨了一番,雖然嘴上沒承認,可他卻也覺得桑梓遠的話有一定的道理。
本想著再找個時間,靜下心來與桑梓遠再切磋討論一番,哪知桑梓遠卻出了這事。
可不管怎麼樣,這衙役雖然背得不全,可就這幾句也足見桑梓遠的君子之風。
那衙役似乎還嫌場面不夠煽情,居然還抹起淚來,哽咽著說道:「我等欲上前幫先生,可先生卻不讓。說我等家中上有父母,下有小兒需撫養,他信天地有正氣,邪不壓正,自有人會還他公道,讓我等旁觀即可。」
說著哭聲又大了些,「先生乃一個十歲孩童,豈能受監牢里的苦楚?可先生卻說,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於天地間,哪怕刑法上身,又有何懼哉?!」
「先生,先生啊!」人群里才十八九歲的那些讀書人平日里就是把聖人之言當作座右銘遵守,現在聽了這衙役有心的引導后,哪還能站得住?
熱血沸騰中,不少人流下了眼淚,隨後露出一副兇狠的樣子,惡狠狠地罵道:「該死的何押司,該死的貪官污吏!我朝開國以來,一向優待我等讀書人,我晉陵又是季子故里,豈容這等宵小之徒在這兒放肆?!」
「說得沒錯!」另外一些人跺著腳,頭上青筋直暴,磨著牙,一個字一個字的朝外蹦著,「這群人是要毀了我們常州!如果仗義直言就要刑法上身,我等今天也豁了出去,陪先生一起坐牢去!」
「走!」
「走!」
人群中爆發出一群應答聲,梁圭軒也不再理那幾個衙役阻攔,浩浩蕩蕩地沖著縣衙方向涌去。
「哎呀,諸位,諸位,冷靜,冷靜啊!」幾個衙役大呼小叫,可卻沒人理,待人走遠一些后,幾人對視一眼,紛紛露出一抹奸笑來。
而在牢里的楊涵瑤此刻也沒閑著。在魏三的暗示下,牢頭把她關到了史文博那個牢房裡去。
而至於縣尉大人還不知抓得這個人就是名滿天下的桑梓遠,只知道是打傷了人,被抓來警示幾天便放人得。
借口與何押司抓史文博一樣。這種小事一般縣尉過問下后也不會再多管。
因為這個時代的鄰里糾紛實在太多了,村民動輒群毆的事件也時有發生。只是見一個十歲小孩打傷了人,又見識到了對方的神力后,縣尉大人也覺得有必要關這小孩子幾天,以儆效尤。
若他知道關這小孩會惹來這麼大風波外,估計是怎麼都不會這樣輕鬆了。
「致遠兄!」楊涵瑤一進牢房,便看見蜷縮在一個角落的史文博,天明明已經很熱了,可史文博卻在不斷發抖著。
聽見有人叫喚自己,史文博吃力地抬起頭,一見是楊涵瑤,頓時傻眼了。
「你,你,你……」他「你」了半天愣是沒說出個字來。
楊涵瑤趕忙上前將史文博扶了起來,一看他身上衣服破破爛爛的,還有血印子,頓時臉黑得像煤炭。
「他們,他們居然對你用刑?」楊涵瑤的牙咬得咯咯直響。
「先,先生,你怎麼來了?」
「我來救你出去。人是我打得,斷沒有讓致遠兄替我受過的道理。」
「你,你糊塗!」史文博一聽楊涵瑤居然是因為救自己而進了監獄,心裡是又感動又著急。
情急之下,他又猛咳了起來:「咳,何,咳,何苦……」
他的胸口劇烈起伏著,他早從牢獄里這些人的嘴裡得知了自己被抓來的原因。
本想著能替桑梓遠受這一過,哪怕死了他也無憾。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桑梓遠待他如親人,他為桑梓遠受過又有什麼?
「快,快,咳,咳……」史文博一邊咳著,一邊斷斷續續地說道:「我,我把罪都,咳,都抗下了,你,你快出,出去,咳咳……」
「致遠兄,你且寬心。不出一個時辰,抓我們的人就會來給我們磕頭,送銀子,求我們出去!」
楊涵瑤拍著史文博的背,從挎包里拿出幾顆消炎藥,又摸了摸史文博的腦袋,說道:「你有些發熱了,快躺下。」
手裡抓著葯,走到牢門邊喊道:「牢頭大哥,牢頭大哥!」
不一會兒,一個獄卒跑來,一臉恭敬地說道:「先生,您叫我?」
楊涵瑤又從挎包拿出兩吊大錢,遞給那獄卒說道:「勞煩哥哥替我拿些乾淨的水來。我這好友受了傷,得吃藥。」
「噯,噯噯。」那獄卒一邊應著,一邊又把錢推回去說道:「先生是我們常州的小聖人,小的雖粗鄙卻也是明事理得,幾碗水罷了,哪能拿先生的錢。」
楊涵瑤無奈地搖了搖頭。果然不管到了什麼時代,名人的待遇總是要比普通百姓強些。
這獄卒現在說得大氣凜然,若換個人,沒錢在這兒打點,恐怕連餿水都吃不上呢。
不過心裡雖然這樣想著,她卻也不能擺到臉上來。社會有社會的規則,必須得遵守遊戲規則才能玩得下去。
別人客套,她可不能當了真。又把那吊大錢往前推了推,笑著說道:「這位哥哥說笑了。我哪是什麼聖人,聖人也是要吃飯得。小哥就把這錢拿去,給我和我好友送些水來,若是能再張薄被來就更好了。」
說著微微嘆息了一聲,「我這好友本就重病在身,又受了刑,人有些發燒,推延不得了,我得趕快給他醫治。」
「哦?先生還懂岐黃之術?」那獄卒話一出口,又打了自己一個耳光,諂笑道:「瞧我這嘴兒,不會說話。先生大才連官家都曉得,看個病也不在話下。」
楊涵瑤笑了笑,把錢又朝著那獄卒推了推,那獄卒看了看四周,因史文博被冤枉得,所以在何押司的授意下,被關在了最裡面。
因此這裡也只有楊涵瑤,史文博以及這獄卒三人。獄卒見四下無人,將兩吊大錢收進了袖口裡,臉上笑意更是濃烈,「多謝先生,多謝先生。」
「有勞哥哥了。」
「噯,噯噯。」獄卒點頭應道:「先生請稍等,小的去去就來。」說完一陣煙兒似得就跑開了,只留下了一些銅板叮噹的響聲。
那獄卒美滋滋地想著,這桑先生雖然是名士,可待人可真真誠,一點架子也沒有。
就這樣的人物對他們這些粗鄙之人還這麼客氣。說實話,就算不拿錢,這樣的人物他們也心甘情願地伺候著。
更何況先生出手還這麼大方?得勒,咱也不是不識好歹的人。
先生這兩百錢咱就都花先生身上了,去切點醬肉給先生補補身子,牢里濕氣重,得吃點好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