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膳食娘子> 12.第12章 發財了

12.第12章 發財了

  他左思右想了一番,最終小心翼翼地開口說道:「小娘子,這三個蛋雕,一共作價六十貫錢,你看怎麼樣?」


  楊涵瑤想了想,指著那副鏤空蛋雕「仙鶴青松」問道,「這個作價幾何?」


  陳觀魚心中讚歎,這小娘子果然非比尋常。若換個一般人,哪怕是個大人聽到這價錢早樂瘋了。可她卻不,小小的年紀,這頭腦可真夠好的。


  「這個仙鶴青松二十五貫錢。」


  楊涵瑤點頭,又指著喜鵲鬧梅,「那這個呢?」


  「二十貫。」陳觀魚說道,「以後這蛋雕我們金萬福都收了。」


  楊涵瑤點頭,這個價錢說實話已高出她心裡價位很多了,她本想著那仙鶴青松能賣個十七八貫錢已了不得,現下這掌柜得報出這價,心下自然是滿意得不行。


  不過做生意嘛,總是得虛晃幾番,於是她故作沉默,做出一副「不大滿意價錢」的樣子。


  她這麼一來,陳觀魚也不由地皺眉起來。說實話,在見識到了楊涵瑤那樣的技法后,他這價錢開得自認還算公道,這楊小娘子還是一副不滿意的樣子,也貪心點了吧?


  楊涵瑤也在偷偷觀察陳觀魚的神色,一見他皺眉,心下瞭然,看來這是他的極限了。當下便決定見好就收吧,人家沒巧取豪奪就算不錯了,現在點頭就當做個順水人情好了。


  「那就多謝伯伯了。」楊涵瑤行了禮,「以後還要多仰仗伯伯才是。」


  一聽這話,陳觀魚滿意了。剛剛的不悅也從心頭散了去,摸著鬍鬚不住地點頭,「哪裡話,都鄉里鄉親得,小娘子叫我一聲伯伯,總是要幫襯一二。」


  得,這廝臉皮也真夠厚得,這會兒工夫到了他嘴裡倒成了他幫襯了。楊涵瑤心裡腹誹著,果然能在首富底下當打工,沒兩把刷子是不行得。這首當其衝得就是這臉皮要厚,要會變!

  一共七十貫錢,六十七貫都被換成了銀錠與碎銀子。楊涵瑤把銀子與銅錢裝進了挎包,三貫銅錢就她這個小身板背著還真有些吃力。


  出了金萬福,她忙把手伸進挎包里,意念一動,銀子和銅錢全部進了存放空間去。


  「叮!生存任務完成,獎勵系統幣500,積分50,請宿主注意查收。」


  楊涵瑤抿嘴一笑,小聲對楊李氏說道:「親娘,我把錢放安全的地方去了。回到家我再把錢給您。」


  楊李氏左看右看了一會兒,才小聲問道:「姐兒,我,我們真賺了那麼多錢?不,不是在做夢吧?我總覺得像在做夢,你,你掐我下。」


  楊涵瑤咯咯地笑了起來,拉著楊李氏的手說道:「親娘,真得呢。瑤兒以後可以賺錢養家了。好了,咱們現在去買東西,好不好?瑤兒想吃肉。」


  「噯,噯!」楊李氏應著,「應該得,應該得。姐兒出大力了,走,買肉去!」


  可沒走幾步,楊李氏又停了下來,說道:「姐兒,咱們還是先回去。要買什麼去草市買就行了。這城裡東西貴著呢!」


  楊涵瑤知道老人家簡樸慣了的,哪怕是有了錢也要算計著過日子。再來,從老人家那不安的神情來看,恐怕是懷中揣著巨款,老人家不放心罷了。


  只想著早早回到家,找個地兒把錢給藏起來方能安心。雖說心裡有些遺憾,可楊涵瑤卻不願直截了當地就去拂逆了老人家,於是說道:「親娘,草市什麼都有賣嗎?您看,您和賢哥兒身上的衣服都好舊了,要不咱們扯上點布回家也好做身新衣服?」


  「好,好,新衣服,新衣服!」楊樂賢猛拍著小說,歡快地說道:「親娘,阿姐,我們做新衣服。」


  楊李氏瞪了瞪一旁鬧得歡脫的楊樂賢,正著臉色對楊涵瑤說道:「姐兒,這不過節又不是大過年的,能省則省了罷。賺點錢不容易,咱們把銀子省下,回家把地買回來,來年也好有個收成。」


  楊涵瑤點著頭,對於一個農村人來說土地是最能讓他們感覺到安全的東西,她很能理解老太太的想法。不過要節省到這個地步,還真讓懷揣巨款的楊涵瑤有些無語。


  她又想了想,打算先分散點楊李氏的注意力,於是拉著楊李氏的手撒嬌道:「親娘說得是。不過親娘,走了半天的路,瑤兒都餓死了。要不咱們吃點東西再回去吧。」


  看著楊李氏猶豫的樣子,楊涵瑤馬上說道:「這街邊也有小攤,咱們就吃碗餛飩回去,親娘,您看可好?」說著又搖著楊李氏的手,頗有些耍無賴地說道:「親娘,好不好嘛?我跟阿弟都走不動了,好餓。」


  說著還朝著楊樂賢猛眨著眼兒,楊樂賢倒也是個機靈的,忙眨巴著他那雙大眼睛,也扒著楊李氏的手搖著,「親娘,我也餓了,賢兒也餓了,走不動了。」


  楊李氏終是忍不住輕笑起來,抽出手在姐弟二人頭上各自輕敲了下,「兩個小討債鬼,真真都成人精了!好,走,吃餛飩去!」


  「好耶!」姐弟二人歡呼一聲,一左一右牽著楊李氏的手,找了一個路邊攤子坐了下來,一人要了一碗青菜肉餛飩。


  煮得濃濃髮白的骨頭湯,皮薄汁多的青菜肉餛飩,上面撒著翠綠的蔥花沫兒,一碗餛飩下去,整個人都精神了起來。


  楊李氏一邊吃一邊就在看著楊涵瑤的挎包。想起楊涵瑤憑空變出東西的本事,心道,姐兒真是有仙家手法得。想來銀子早給姐兒變到安全的地方去了。


  看她這包出了店門就松垮了下來,這等手段真是了得。當下,也就放下心來,想著就算歹人再厲害也比不過那仙家的手段。


  三碗餛飩,三文錢一碗,一共九文錢。楊涵瑤數了九個銅子給了店主,心道這東西可真便宜啊。


  她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說得就是古代的錢幣摺合人民幣大約多少錢。和平時期的宋朝,一千錢也就是一貫錢,大約摺合人民630元左右。


  也就是說一文錢,大概摺合人民6毛3,剛一碗大餛飩也才一塊多,真便宜地沒法說了。


  吃完了餛飩,楊涵瑤轉著眼珠子,又說道:「親娘,出來時,我答應給賢哥兒買糖吃。再者,賢哥兒今年也五歲了,該去學堂了。草市上哪來筆墨紙硯賣?咱們去買筆墨紙硯,村裡不有私塾么,咱們也送賢哥兒去上學。」


  楊李氏身子猛地一震,她望著楊涵瑤,眼眶有些發紅,蠕著唇說道:「姐兒,你真要送賢哥兒去讀書?」


  楊涵瑤昂著頭,奇怪地問道:「親娘,咱們現在有錢了。當然要送賢哥兒去讀書了。爹不也讀書了嗎?不讀書不明理,再苦再窮也不能不讀書!」


  楊李氏連連應著,眼淚流了下來。當年家境尚可,自己兒子去了讀了書,如今家境衰敗,本以為小孫子要一輩子在地里刨食了,沒成想姐兒早上說得話是真得,她真要送自己阿弟去讀書。


  老人家心裡熨帖之餘,更是欣喜自己的乖孫女懂事又顧家。最主要的還有本事。這轉眼間,就賺了大筆錢財到手,對弟弟也愛護有加。


  這年頭,平民百姓對讀書人都有著莫名的敬意,能夠讀書是多少農家子弟的夙願,如今姐兒如此堅定地要送弟弟去念書,老人家怎能不感動?

  當下,幾人找人問了路,進了一間賣筆墨紙硯的店,買了文房四寶,又去書局裡挑了《千字文》,《百家姓》,《蒙求》等幾本啟蒙讀物,在街市上買了竹篾編的書箱簍子,將筆墨紙硯小心地放在裡面。


  這年頭紙張可貴得很,楊涵瑤又是買得上好的宣紙,當然不能卷巴卷巴就塞挎包里去,只能買個背在肩上的簍子,把宣紙等東西放在裡面。


  買好了筆紙,楊涵瑤又央著楊李氏去買其他東西。最後老人家實在禁不住姐弟倆的哀求,還是扯了點布帶回家去。


  當然,楊樂賢的糖果也沒落下,只是那糖在楊涵瑤眼裡,比起前世最爛的硬糖都不如,當然是一顆都沒吃。


  買了布,買了糖,筆墨紙硯,自然最後連肉也買了,順便還買了兩根大筒子骨。那筒子骨上颳得乾乾淨淨的,等於半賣半送的性質。


  在古人眼裡這有啥吃頭?不過楊涵瑤卻知道,喝點骨頭湯可以補補鈣啥的。雖然她一直腹誹大骨頭熬湯,就那樣的熬湯手段早把營養成分都破壞了,不過此刻也沒什麼鈣片給你吃,聊勝於無吧,總比沒得好。


  在這城裡轉悠了一圈,楊涵瑤就發現了。所謂的人聲鼎沸,其實在她這個外來戶眼裡看起來,還真不如前世。現在想來,在這古人眼裡,德安門那一帶也算繁華了。


  想來也是,這個時候的常州下轄四縣,晉陵,武進,無錫,宜興。這麼大的地兒,有個五六十萬人頂天了。


  想想前世的常州,還沒算上無錫,宜興兩地就有四百多萬人口了,那自然是人擠人,人堆人得擁在一起,哪能跟現在比啊?

  買好了要買的東西也該啟程回家去了。楊涵瑤等人出了城,到了偏僻的路上,看著四下無人,楊涵瑤便把所有東西都接了過來,一股腦兒地全給弄到了存放空間去,看得楊李氏是嘖嘖稱奇。


  而楊樂賢則是一臉崇拜地望著自己的姐姐,在他心裡,楊涵瑤此刻已是呼風喚雨,排山倒海無所不能的仙人姐姐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