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79 五姓七望
蘇亶看到女兒那一臉丟了魂的模樣,就知道女兒已經喜歡上了這個皇子,心裏一陣歎息,“自己最不希望事情還是發生啊!”
然後看到女兒的神情,他語氣有些緩和,溫言問道,“婉兒,你給爹爹說說你是怎麽認識漢王的,也好讓爹爹了解了解你們之間的關係。”
蘇婉兒被侯君集如此一問,這才收回心神,將自己如何遇到李恪,李恪又如何送她情詩,她又如何遞給李恪手絹的事情一一說了一遍。
蘇亶聞言便明白了一切,他沉吟了半晌,抬頭看了自己的女兒一眼,心中有了決定,“婉兒,你跟爹說實話,你是否真的喜歡他?”
“爹,你說什麽呢?”蘇婉兒突然俏臉一紅,扭頭坐到塌上不再說話。
“婉兒,你再過了兩年就是十五歲了,也該到了出嫁的年齡。”蘇亶語重心長的說道,“如果,你真的喜歡漢王,就跟爹爹說,爹爹就是拉下這張老臉也要跟皇上說讓他賜婚與你。”
蘇婉聽到父王如此說,心裏一種歡喜,但又不知道該怎麽回答自己的父親,半晌才道,“我們隻有一麵之緣而已,爹爹你就不要再取笑女兒啦。”她嘴上如此說,心裏卻也是一酸,自己確實和他隻是一麵之緣,也不知道他是否也像她一般在想自己呢?
蘇亶哪有不明白女兒的心思的,他突然笑道,“那就好,不喜歡他漢王就好,爹也不用拉著老臉去求皇上給你賜婚了。”
“爹,你——”若依在聽到自己的父親說要請求皇上賜婚給她和李恪,心裏甜蜜不已,但聽到自己的爹說她不喜歡李恪,就不去請求皇上,心裏一急,覺得委屈,低聲道,“但憑爹爹做主。”
蘇亶聽到蘇婉兒如此說,笑道,“婉兒真是長大啦,心思已經不在爹爹這裏啦。”
然後,恢複了嚴肅的表情,“但是,這件事情你不要伸張,我還要跟你娘商量商量後再做決定。”
“謝謝爹,女兒明白。”蘇婉起身嬌羞的說道。
“那你休息吧,我就不打擾你了。”蘇亶說完,離開了蘇婉兒的房間。
蘇亶一離開房間,紅袖就走了進來,看到若依的神色不正常,小心的問道“小姐,老爺沒說你什麽吧?”
“沒事,你把畫收了吧,我困了,要休息會。”蘇婉兒說道,她確實喜歡李恪,可是當自己的爹爹說到要讓皇帝賜婚的時候,她的心裏很亂,她不知道李恪是否也會喜歡自己呢?畢竟自己隻跟她有過一麵之緣。
還有,他那麽優秀,如此耀眼,喜歡他的姑娘應該不少吧。
如此一想,她的心裏又升起了一絲淡淡的愁緒。
蘇亶從蘇婉的房間出來就直接去了正妻王氏的房間,王氏是蘇婉兒的生母,更是五姓七望太原王氏的嫡女。
王氏看見一臉憂愁的蘇亶,好奇的問道:“老爺怎麽了?”
“還怎麽了?還不是你的好女兒看上了漢王李恪,我在考慮如何向陛下開口讓他賜婚!”蘇亶一臉糾結道。
“啊!婉兒看上了漢王,就是那個主持賑災,寫《滿江紅》和《破陣子》的漢王嗎?”王氏一臉詫異道。
“除了他還有那個漢王?”蘇亶沒好氣道。
“這是什麽時候的事,你快給我說說!”王氏滿臉好奇道。
“就發生在元夕節,婉兒那天不是上街了嗎…”蘇亶就把事情的前後經過給王氏說了一遍。
王氏聽完便蹙眉道:“既然是漢王先看上咱們女兒的,婉兒也給他留了手拍,那應該是漢王去找陛下賜婚,你去找陛下賜婚算怎麽回事,不知道還以為我們婉兒嫁不出去呢?”
“但漢王畢竟是親王,不僅身份尊貴,而且相貌堂堂,才華橫溢…”
不待蘇亶說完,便被王氏不滿的打斷道:“親王怎麽了?他李家有什麽可尊貴的,婉兒還是太原王氏的外甥女呢,身份一點不比什麽漢王差,你不許去,那漢王李恪如果真的那麽在意婉兒,他自然會去找李世民賜婚的!”
這個時期的五姓七望狂得沒邊,根本不把李世民放在眼裏,李世民登基成為了整個天下的君主後,關於李世民的姓氏,便追溯到隴西李氏,但是即使如此,五姓七望卻不予承認,他們認為李世民這一脈,在先祖時期和鮮卑人通過婚,所以在五姓七望看來,雖然李世民是隴西李氏的子孫,但是李世民的血統不純正,已經不能算隴西李氏子孫,因此不屑與李世民通婚,這把李世民氣得夠嗆,但又無可奈何。
有人會問,這五姓七望憑什麽這樣狂傲,憑什麽不把朝廷不把天子放在眼裏?
那是因為在唐初期,五姓七望盤踞一方,甚至可以直接影響政令實施,在地方上五姓七望的影響力,絲毫不弱於皇權,而五姓七望彼此之間互通婚姻,關係盤根錯節,很多時候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在李世民時期,都是一件讓李世民很頭疼的問題。
所以李世民在位期間,一直對五姓七望進行打壓,但是效果一直不佳,這種情況持續到唐高宗李治期間,唐高宗李治甚至下令,五姓七望之間不得通婚,但是五姓七望甚至都不理睬李治,繼續我行我素。
同時,這條政令頒布之後,五姓七望反而在民間的人氣越來越高,甚至直接影響到了朝堂,盛唐時期有位宰相,名字叫做薛元超,他曾經這樣說:“此生所遺憾者,未能娶五姓女也。”由此我們可見,那時候的五姓七望的影響力,到底有多恐怖。
不過五姓七望也不是鐵板一塊,五姓七望各個世家發展這麽久,也是不得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唐初期的時候,唐朝的開國元勳房玄齡的妻子就是五姓女,出身範陽盧氏,而等到了唐中期,天下動蕩程度,甚至直接影響到了五姓七望的各個世家。
所以這個時候,五姓七望的子弟,紛紛出來參加科舉為官,這種事,如果放在唐初,五姓七望是不屑於為之的事情,但是奈何形式比人強,五姓七望也是不得已而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