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卸任,劍塚
一場精心布置的伏擊,結果卻以設伏者的敗亡告終!
??經此一役,枯木身形湮滅,遙在魔界的本體魔翳亦受其牽連而重創,天魔教精銳全數死滅,右掌旗使身死道消。魔族進軍人界的計劃已告流產。
??江湖上,淨天盟主皇甫一鳴杳無音訊,仁義山莊弟子走遍天涯苦尋半載,無果,皇甫卓終於繼承家業,宣布為父守孝三年。
??端木虹得知此事,推想當日在丹楓穀中與妖魔為伍那黑衣人正是皇甫一鳴,隻是逝者已矣,拿一個死者來埋沒皇甫家的名聲總歸不妥,索性就沒有提起。
??覆天頂那邊,在薑婉兒的推動下,坤墟聖域加入了對天魔教餘孽的剿殺,罪大惡極者直接處死,罪惡不深者則送入聖域進行教改。
??在剿滅天魔教餘部的戰鬥中,聖域聲威大振,在端木虹與清柔真人的奔走遊說之下,皇甫卓、夏侯彰皆同意接納坤墟聖域為正道門派。
??之後,在仙劍派的幫助之下,聖域在南疆另尋得一處福地,建立起一片名曰太虛玄境的幻域空間,用以收納人間妖魔,罪大惡極者不入,人間妖魔可入太虛玄境生活,受魔氣侵染異化的人類則入坤墟聖域,一切人間妖魔都必須在這兩處登記在冊,天下妖魔自此歸於一統,進行有序管理,極大地避免了人與妖魔之間的衝突。
??其中雖有不少勢力出麵阻攔,甚至連朝廷都表示反對,但由端木虹出麵勸說後,再則兩處魔域均不再大宋境內,皇帝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之後,端木虹回到蜀山,與趙靈兒、劍聖、太武、草穀、青石、玉書七人合力,以五靈珠結成五靈法陣,配合三皇神器所結三皇封印,使神魔之井封印永固,徹底阻絕了魔族趁神魔之井動蕩進犯人界的可能。
??其後,趙靈兒在地脈入口,以水靈珠、神農鼎為媒施法,將水之地脈修複,使魔界水源之爭告終,夜叉族也就此重歸安居,不再圖謀進取神州。
??仙劍世界的任務,至此已告全部完成。《仙劍五前傳》劇情的十名可控角色中,被枯木害死的有夏侯瑾軒、瑕與謝滄行三人。枯木死後,端木虹直接得到了550000的兌換積分,加上“根絕魔界入侵人界之可能”任務完成得到的450000積分,已累積有1752970積分。
??端木虹消耗2000積分,兌換了一對傳音玉符,將其中一隻交給趙靈兒,利用此玉符,可以將聲音傳送至異界,頗為便利,如此一來,即使身在異界,端木虹也能隨時得知仙劍世界的消息。
??是年,仙劍派開始建立七宮製度,在主峰之外,選取七座懸空之山,使其按照北鬥七星之形排列,在懸空山上分立七座道宮,宮中各設有機關法陣,結成北鬥七星之陣,為永固的神魔之井封印再添一層守護。
??七宮首座之位擬定由七位修為高深的長老擔任,其中,天樞宮由真武長老太武聖君鎮守,天璿宮由元神長老、弈聖青石真人鎮守,天璣宮由後輩弟子中修為最高的淩波鎮守,天權宮由律德長老、書聖玉書真人鎮守,玉衡宮由玄氣長老,有醫聖美名的草穀真人鎮守,開陽、搖光二宮則分別由新晉的年輕長老鐵筆與淩音鎮守。
??那日,七宮首座初定時,三名晚輩弟子自然是堅辭不受,淩波拱手說道:“弟子修為低微,怎敢與幾位師伯比肩?”
??“淩波,不要妄自菲薄!”草穀把目光投向淩波,溫言道:“仙劍派的擔子遲早得落在你們頭上。”
??另一邊,太武聖君聽聞七宮之首天樞宮是由自己坐鎮,且七宮首座之中並無李逍遙的位置,不禁問道:“掌門師弟,你難道不與我們一同鎮守神魔之井?”
??端木虹微微一笑,伸手一招,鎮妖劍自行出現在手中,兩手將劍平擺,呈在太武聖君麵前。
??“師弟?你……”
??“掌門師兄,三思!”
??“師兄!”
??眾人皆為之一愕,鎮妖劍乃是蜀山仙劍派的鎮派之寶,素為曆任掌門之信物,傳劍之舉是何意義,眾人皆心中有數。
??可如今,李逍遙方才為人間再立奇功,年歲也正值春秋鼎盛,何以……
??端木虹卻不管眾人疑惑,隻是正色道:“太武師兄,接劍!”
??“掌門師弟要走?”
??太武聖君卻不接劍,隻是靜靜地看著對方,問道:“你就沒甚麽要說的?”
??端木虹將劍遞出,回望殿外,輕歎一聲道:“當年,師父傳我禦劍之術時,我還不知仙劍派之名,後來入門接受考驗,也是為了彌補當年毀壞鎖妖塔給人間造成的禍患。如今……”
??“掌門師弟!”這一次說話的人是草穀,隻聽她說道:“太虛玄境建立之初,人心未穩。師弟這天下第一劍一走,不怕妖魔異心再起,變故叢生?”
??端木虹微微一笑,道:“那位聖主大人已經鑄成了一柄清濁交匯的神兵,更覺醒了蚩尤血脈,相信她自有足夠的能力來鎮壓那些獸族。”
??“逍遙師兄,”隻聽玉書輕笑道:“你留下的這些武學典籍中,小弟還有不少看不懂的地方,你難道不為小弟注解一下?”
??端木虹瞪了他一眼,麵色轉冷,道:“阿書,你是打算累死為兄嗎?”
??眾人待要再說,端木虹已揮手打斷,道:“毋須多言挽留!我意已決!”說罷,便快步往太清殿外走去。
??步至殿門,卻聽太武高聲道:“師弟且慢!”
??端木虹駐足回望,問道:“掌門師兄,何事?”
??太武走上前,將鎮妖劍遞出,認真地說道:“逍遙師弟要走,為兄也不好強留,這掌門之位,為兄接過便是!隻是,為兄的劍術遠不及你,此劍落於我手,終究是埋沒了!再則,此劍原是師弟尋回,還望師弟收下此劍,勿令寶劍蒙塵!”
??“這樣也好!”端木虹也不推辭,一手接過鎮妖劍,對眾人行了一禮,道:“諸位!別過!”話音落下,身形已化作一道清風,朝殿外飄去……
??離開蜀山,端木虹卻並未如所說一般往東麵的餘杭飛去,反而來到了古薑國的劍塚之中。
??這劍塚素為武林人士熟知,其主九州散人亦是仙劍派的前輩高人,是以這劍塚的地址並不難尋。
??端木虹乘風北去,不過片刻便已抵達,走入劍塚中,但見長長的甬道回環曲折,機關重重,四周牆壁上,長明燈時明時暗,透著陰森森的肅殺之氣。
??轉入一間石室,卻見前方石壁上留有刻字,上書:
??“餘生平好劍,求劍,集劍,藏劍,鑄劍,越五十載,今日得遇仙緣,方知仙家真劍,乃無形之劍氣。
??釜鐵之劍,因鋒銳而易折,精氣之劍,緣天地而不毀。且人生百年,縱聚千金,亦難攜歸塵土;而劍在匣中,等同朽木泥石;想我半生愚行,令神兵蒙塵,愧對諸劍。
??借此群雄之會,散劍於江湖;封此地為劍塚,還故於先人。自此歸隱仙山,求真劍,訪正道而去。
??——九州散人”
??觀其字跡雄渾有力,飄逸俊秀,且其一筆一劃均是憑指力所刻,足見九州散人修為之深,劍力之強。
??然而,端木虹觀其內容,卻不由得暗暗搖頭,以他天劍之境的劍道修為看來,九州散人之論雖頗合仙劍派鑄劍之術的義理,但並不契合心劍合一的主旨,不由輕歎一聲,劍指一揚,劍意淩虛而發,對著相鄰的一塊石壁開始刻字:
??“劍即心,心即劍。天下劍法萬千,莫非從心而發,故心誠即劍銳,心疑則劍亂,心雄則劍猛,心怯則劍敗。
??劍者,百兵之君也。君者,君子也,故,唯誠如君子者可以窺劍道,誠心之至,方能心與劍合,窺得劍神道韻之一二。
??劍境至此,雖手中無劍而能心中有劍,劍意所及,萬物莫不成劍;心念方起,即可殺敵於無形。古來仙神雖有神通種種,然論克敵製勝,亦不外如是。
??——蜀山李逍遙留書於此”
??刻字所雲雖不足以盡訴端木虹劍道內涵,但相信已足以給後世劍手帶來啟發。
??端木虹留書完畢,繼續往劍塚內走去,可走出沒幾步,陡覺風聲急勁,直取自己左側腦門,當下不及細想,左手並指為劍,輕輕一撥,將襲來之物上的勁道卸去,定睛看去,才見襲來之物原是一杆長長的鐵槍。
??“來者何人!”端木虹暴喝一聲,嚴陣以待。他能隱約感到,偷襲者身上並無妖氣,反而仙氣縈繞,想來並非惡類。
??然而,偷襲者並未答話,隻聽“嗖嗖”幾聲,又有幾件物事從黑暗中飛來。端木虹輕哼一聲,使出家傳掌法中的一招“日照九州”,掌風平平推出,將襲來的物事掃落在地,細看之下,原來是刀劍戟棍等諸般兵刃。
??“再不出來!休怪我不留情麵!”端木虹一麵出言警告,見對手仍不現身,正要出手反擊,卻陡覺萬道劍氣如雨般從頭頂上落下,當下劍指一旋,劍塚中的水靈氣隨之流轉,在場中形成一個靛藍色的靈力漩渦。
??這些劍氣雖淩厲無端,然在大海的無盡水勢麵前,縱然再強,也不過如泥牛入海般,被漩渦盡數吞沒。
??PS:求評論,求打賞,求月票。望諸位在閱讀時不忘點個推薦,多多支持!
??QQ書友群:867535370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