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兩相矛盾
青瑤聽了之後,微微點頭,“原來是這樣,我也算明白了。”
也就是,耶律俊才所做的事情,用的是他以往的功勳換來的,而這個換,在西涼大王眼中,就是藐視他所訂下的那不成文規矩的事實,而在百姓的眼中,耶律俊才大將軍的所為,正是有仁有義的表現,赫連世家與耶律世家是相識許久的世家,一直感情都很好,但這赫連世家所被指責的,並不是普通的罪名,而是叛國的大罪,這個時候,與他們扯上關係,對於如日中的耶律世家來,並不是一件好事,但他卻是毫無猶豫地選擇了,這樣子去做。
把耶律俊才大將軍之前所積累下來的功勳,全部都用於這件事情上麵,這對於世人來,是一個極其讓人敬佩的行為,很多百姓,是受著赫連世家許多恩惠,但為了自身,他們是不願意去做這樣為自己恩人收屍的事情,隻是在家裏麵,祭奠了一下,即使是這樣,他們也害怕,被巡邏員發現了他們的行為,會被當作是赫連世家的同謀處理。
有人去做了,百姓們都想要去做而又害怕去做的行為,百姓們自然是會做出這樣事情的耶律俊才大將軍,甚是尊敬。
莫原本百姓們就認為,耶律俊才大將軍是一個難能可貴的保家衛國的大將軍,這件事之後,還看出了他在這仁義方麵的所為,對於任何人來,他的行為,是足以讓人銘記一輩子的。
而反之,做出了屠殺赫連世家全家行為的西涼大王,在百姓那兒的口碑,便變得越發地不好起來,人們其實往往是不會出些太過於厭惡一個人的話語來,但西涼大王是個例外,他先是殺了上官丞相一家,然後再用同樣的理由殺了赫連世家全家,如果隻是殺戮,與百姓們,都沒有直接關係的話,那麽百姓們倒也不至於那般地義憤填膺,隻是這西涼大王殺了上官丞相之後,卻是讓一個極其殘暴的吳丞相接任了上官丞相的位置。
自那個丞相上台以後,便是實行了一係列的殘暴統治,不僅征稅加重,每家每戶甚至還要以人頭數為額外繳納生存稅的理由,每一年所收的銀兩多了許多,壓在百姓們身上的擔子,也變得越來越重,百姓們為了讓自己能活得下去,甚至還遺棄了許多孩子,哀聲連連的生活,在西涼大王的眼中,卻隻是認為,這是吳丞相治理有方,讓國庫的銀兩增加了不少。
君王不似君王,大臣更勝大臣,哪裏有所謂的太平盛世,不過是自己騙自己而已,西涼對外宣稱,自己的國家多麽地富足,人們的生活,多麽地安康,真相,也隻有身處在西涼的百姓們,才真正知道,這種感覺,是什麽樣的體驗。
“俊才哥哥是因為做了這件事情之後,才讓西涼大王,對他的惱怒更上一分。”赫連燕歎了口氣續道,“加上那個吳丞相,一直便是在西涼大王那兒吹著耳邊風,現在的百姓,對俊才哥哥極其尊敬,但對於西涼大王,卻是有不少怨言,而西涼大王聽到這一點之後,哪裏還會對俊才哥哥有好感,特別是那個吳丞相,還一直用以前的典故來跟西涼大王作祟,他分明就是不安好心之人,最後,便有了這西涼內亂的一幕。”
西涼的內亂,其實就是指這打仗的事情。
所有國家打仗,無論出於什麽情況,都是要在明麵上過得去,要讓百姓們,士兵們,將士們,都覺得,他們是在為國而戰,如此情況下,他們才會真正地用心去打好每一場戰役,但西涼大王和吳丞相,倒不是這樣認為,在吳丞相的一次又一次的教唆中,西涼大王便把耶律俊才大將軍當做是他最大的敵人,甚至比起中原入侵者,來得更加地讓他忌憚。
在這樣的西涼大王所統領的西涼內臣之下,暴政之下,死去了好幾個忠臣後,誰又還敢,為在沙場征戰著的耶律俊才大將軍句話呢?至多也不過是,對於西涼大王所做的事情,視若無睹罷了。
那些個被殺害的忠臣,在臨死前的蹡蹡熱血的話語,至今還在那些個大臣的內心震蕩不已,他們,這樣下去,他們這世世代代維護著的西涼,就會敗在現在這個大王的手中,他對不起列祖列宗,隻能下去下麵,給他們磕頭賠罪了!
忠臣死盡了之後,在西涼的朝堂之上,便隻剩下與吳丞相站在同一陣營的大臣們,還有好一些是敢怒而不敢言的大臣們,他們不像那些忠臣們,有無謂的勇氣去支撐他們做出那樣的舉動,他們有家人有親人有朋友,要是像那些忠臣那樣,無所畏懼地做出那樣的事情,他們自己死了不打緊,關鍵是自己的親人朋友,都會受到牽連,這樣他們也就不敢輕舉妄動了。
有些在朝堂之上,已然是完全看不過眼了,但也沒有辦法,隻能要不就告老還鄉,要不就是稱自己有病,直接退朝,西涼大王也全然不阻攔,這些苦瓜臉的大臣們在他麵前,他也早就看不過眼了,如今他們自己告老還鄉,告病還鄉,那就剛好正合他意,直接要走的走,不想上朝的不上,讓吳丞相補足人便是。
如此一來,整個朝堂上,基本都是吳丞相那派的人,沒有任何不好聽的話語,這一,也就是完全沒有反對的聲音了,這一來,西涼的軍隊得不到補貼,得不到糧草,也就順理成章了。
西涼大王在一開始還在想,這麽做的話,要是西涼大軍真的因為糧草的原因輸了的話,他們西涼不就完蛋了?這時候的吳丞相,隻是和他著,不是不給西涼大軍糧草,而是慢慢籌集著,畢竟這個糧草的問題,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儲備好的,還是得要找百姓們,一起籌備著,有錢出錢,有糧出糧,這才是正道,順便還能借著這籌集糧草的借口,讓國庫再充實一些。
然後再到基本已經斷定勝負的時候,把糧草從這裏開始慢慢地運出去,如此一來,在這樣做得十分充足的事情下,沒有人可以批判大王你的錯誤,隻會,是意如此。
西涼大王聞言是一喜,他是典型的那種,即使自己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但還是隻想在百姓們的口中,聽到他們表揚自己,讚揚自己的話語,卻永遠聽不得別人自己不好的那種人,一旦有人了他半句不好,或者他覺得,他們暗地裏出的話語,是在嘲諷於他的話,他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殺掉,這也是他為何會在西涼那兒,建立那巡邏隊的原因。
巡邏隊的人,在西涼的百姓們的眼中,就是一個可怕的存在,他們擁有著西涼大王所的,絕對的權力,隻要是他們所發現的,對西涼大王不敬的,或者是他們所懷疑的,是會對西涼大王所不敬的人,他們都擁有著,殺戮的權利。
也就是,他們在麵對那樣子的人的時候,是可以直接殺了。
這個殺,其實也並不是隻限於對西涼大王不敬的人來殺,雖然西涼大王對外的命令是這樣,但實際上,如何操作,這些巡邏隊的人,殺了誰,要殺誰,不也都是他們的決定麽?
隻要是他們看不過眼的人,不也是可以大殺特殺麽?隻要在殺了之後,以他們是侮辱了西涼大王為由來殺的,不就可以了麽?之後的事情,誰還會真的去和他們這些巡邏隊來凶呢?隻要是凶了,第一反應,那是定然會一起被殺,最後又得到一個隊西涼大王不敬的罪名,這個罪名並不是他們所害怕的關鍵,關鍵是,這個罪名,會影響到他們身邊的親人和朋友。
在西涼,得罪了這巡邏的人,就相當於得罪了西涼大王,得罪了西涼大王的罪名,毫無例外,都是要誅九族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在西涼的巡邏的人,便是越來越過分,越來越不顧及一切,對於所有他們看不過眼的人,都毫無例外地被他們以這樣的罪名懲治了,對於好看的女子,最喜歡采取的方式就是,用威脅的手段,來讓他們就範,很多時候,為了保存自己家族的性命,女子都會成為犧牲品,被送到他們巡邏員的家中去。
被折磨致死的,也不在少數。
隻是百姓們都沒有辦法,雖然看著自己的家人白白死去,是一件很讓人心酸的事情,但是要是跟全家人都這樣死去相比,這樣一個女子的死去,已經是很好的事情了,最起碼,是並且僅是,一個人的性命,而要是不服的話,那是全家人的性命,這樣來,所有人都定然會選擇隻是犧牲一個人。
應該,這已經是沒有辦法的選擇題了,畢竟在這樣的情況下,隻有一個選擇的方式,就是用一個人的終生幸福和性命,換取他們家族那兒存活下來的希望性。
“內亂這件事,完全是出於西涼大王和那個吳丞相兩個人的事情,隻要他們兩個死了的話,西涼的局勢,定然是可以恢複到原來的模樣的。”赫連燕咬牙道。
“這個局勢,不是一時半會成了這樣的,要變成這般模樣,定然是經過了很多變故,這樣子的情勢就是,西涼為官不仁,沒有人願意站出來改變這樣子的局麵,所以現在西涼的經濟,便是陷入到像之前我們所見到的漠北那樣。”青瑤輕聲道,“一個人是無法改變的,就算你,西涼大王和吳丞相兩個人都被殺,事情也不會有任何的改變,畢竟,這次的西涼的亂,已經是從上到下的亂了。”
若是隻是在最開始,這個亂,還沒有蔓延得這麽誇張的時候,所有人對於這個西涼大王的抉擇,都是抱有觀望態度的,包括他們的那些個現在已經退出朝堂的所謂忠臣們,包括所有的百姓們,心裏麵都是抱著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抱著那樣的想法,他們才會在一次又一次,漠北大王的暴政中裏,承受過去,到了最後,到他們想要反抗的時候,這個朝堂,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上官丞相還在的時候的朝堂了。
他們的話語,在這個時候,已經對於西涼大王也好,那個吳丞相也罷,已經是造成不了任何的威脅了,他們也隻有,默默地不滿,默默地退讓著自己的極限,甚至退官不做,為的就是在這個時候,他們假裝不知道現在西涼的局勢,已經是無法抵擋的地步了。
隻是這樣自欺欺人的手段,還能夠維持多久呢?到了忍無可忍,西涼已經是完全處於無法挽救的地步的時候,已經晚了。
很久以前,曾經是有個國家,也陷入了這樣的困境,但是那個國家的人,當時有一位學識出眾的才子,寫出了一本,傳世的治國論,當時這本治國論,讓暴虐的大王,直接判處了他腰砍之刑,他以自己的性命,讓那個朝代的所有讀書人清醒了過來,文人治國,武將定國,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在那些個讀書人清醒過來之後,這個國家,開始有了新的生機。
這隻是一個極其少見的例子,這麽久以來,陷入國家危機的大國裏麵,就這一個,有了轉變的生機,不僅保住了他們當時的國家,也讓國家變得團結起來。
西涼是一個規模和那個國家很類似的國家,但是他們之間,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那個國家,雖然陷入了國家危機,但是他們沒有遇到外亂,西涼如今最大的問題,就是內憂外患,根本就是沒有可能,可以處理得了,這樣的場麵。
你要是顧忌著要處理外患,那麽內憂就會在一瞬間,擊垮你的國家,但你要是想要解決內憂,外患又會破了他們的城門,自相矛盾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