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三國之帝主劉繇> 44,廬江陸家

44,廬江陸家

  廬江太守陸康是當地的世家大族,劉繇目前穩定江東,還不想和世家撕破臉皮,並且想藉助陸家的力量。

  更重要的是,陸家此時還有一個陸遜,可不能被東吳奪了去。

  陸家除了陸遜外,還有陸秀夫、陸績、卜靜、張敦等名士賢良俊才,宛如一個小勢力。

  劉基由宇文承都護佑著拜訪廬江陸家,陸康知道了自然是令人相迎。

  畢竟劉繇和孫策在江東、江南等地爭奪地盤火熱,可不好得罪。

  「廬江太守陸康,見過伯溫先生。」

  「陸太守客氣,我奉父親之名前來拜訪。」

  「我廬江郡一向處於中立狀態,不知伯溫前來,所為何事?」

  「這個我自然知道,我們自然不會逼迫太守站隊,不過現在非常時期,太守也必須作出有利於整個家族的決斷了。」

  「孫策繼承他父親孫堅的勇猛,但是同樣也繼承了他父親武人的思想習慣。」

  「他自稱小霸王,豈不知霸王項羽,一生剛愎自用,自刎烏江,這樣的傢伙,可不會識時務。」

  「太守,父親傾慕太守久矣,如果太守願意,可去建康看看如今的發展,我軍漕運一旦發展起來,對於陸家也會是大好事。」

  陸康捏了一把汗,笑道:

  「我明白了,需要我怎麼做?」

  「林仁肇、陳誨、鄭彥華三軍需要借道廬江,另外,父親希望借陸遜一用,他可是個好面子,不放到軍中培養,可惜了。」

  「我願意跟著前去!祖父!」

  陸遜興奮地說道。

  「額,好吧,陸績你看著你小侄子,和他一起。」

  「是,父親。」

  劉基怎麼看,也覺得陸遜這個小孩有天賦,是時候好好調教一下。

  說不定能培養出個軍事天才。

  ……

  「孫傳庭將軍,我軍已經快到毗陵。」

  朱然、朱據、朱異、徐盛跟著孫傳庭作為第三方軍團,也快加入戰場。

  孫傳庭是明末大將,與盧象升、袁崇煥齊名,一時號稱:「傳庭死,則明亡矣」,有勇有謀。

  「我們是否直接增援韓義公?」

  「不,我另有辦法。」

  「朱然,你打著我的旗號去增援韓當,剩下的人我們走水路,去奇襲餘杭!」

  「再打餘杭?!」

  「沒錯,孫桓在餘杭敗了一陣,但是殺了大將歐鵬,又加上戚繼光等人防禦周公瑾,抽調出張定邊,此時餘杭空虛,我們水軍直取餘杭,定然能夠打它個措手不及!」

  「妙計!」

  眾人都十分贊同,朱然打著孫傳庭旗號繼續增援,而孫傳庭帶兵直取餘杭!

  朱熹折了大將歐鵬,自然有鎮守餘杭不利之嫌,正在憂愁煩惱,原本在餘杭訓練水軍的戚繼光又帶兵趕往長江防線,因為周瑜親自帶了黃蓋、周德威、梁興甫、闞澤、吳景等人施加水軍上的壓力。

  俞大猷和吳成器北上助樂毅,張定邊又抽調出去,戚繼光軍團目前只有徐渭、宗愨、王湄,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

  為此,戚繼光不得不修書一封,讓劉繇將俞大猷軍團調回。

  朱熹果然沒有重視餘杭後續的守備,當孫傳庭帶領三十隻小舟,共計六百人從水路攻打餘杭的時候,也懵了。

  「怎,怎麼可能?!!」

  「防備!!防備!!」

  「全軍攻城!!」

  徐盛身先士卒,周圍全無人是一合之敵,瞬間奪了水門,殺入餘杭,也就是杭州城。

  「朱縣令,快走吧!再不走來不及了!!」

  「走?我還去哪裡啊?損失餘杭,折損歐鵬,我有什麼面目去見正禮!」

  就在朱熹意圖自刎時,身邊小將奪了朱熹的刀,怒道:

  「就算餘杭守不住!也應該快速去無錫通知真德秀才是!不然大局皆輸!」

  「他們拿下餘杭,下一步肯定是攻打無錫,然後走水路,攻取建康!到時候,局面更加難以控制!」

  朱熹如夢驚醒,出了一身冷汗。

  「對,對,我要去無錫和真德秀死守,你說的有道理,你叫什麼名字?」

  「在下賀齊!還請朱縣令跟我出城,趕往無錫!!」

  「走走走,快走!!」

  「等一下!」

  「又怎麼了啊?」

  「將餘杭的船隻、糧草盡皆燒毀,不能資敵!」

  「你說得很有道理!走,先去燒糧!」

  朱熹、賀齊迅速燒了糧,乘坐一艘小船,往無錫趕去了。

  徐盛、孫傳庭得了餘杭,不禁大喜不已,意味著孫傳庭計劃的第一步已經完成,再拿下無錫,就可以乘勢攻入建康。

  「可惜,糧倉燒毀,餘杭城內值錢的都沒有了,連小船也快沒有多少。」

  「無妨,朱據留下守城,我軍休整一陣,立刻攻取無錫!」

  「將軍,我們此時立刻調轉兵鋒,去和周瑜夾擊戚繼光軍團,豈不是更好?」

  徐盛非常有戰略眼光,這一步不失為一條妙計,孫傳庭卻搖了搖頭。

  「如果能直接攻入建康,生擒劉繇,那就是不世之功!何必捨棄劉繇,而殺戚繼光?」

  孫傳庭被利益蒙蔽了雙眼,一心只想著攻入建康,並不打算去幫周瑜對付戚繼光軍團。

  這也難怪,任何一個人都會作出這樣的選擇。

  可惜,這一步終究是走錯了。

  徐盛也明白孫傳庭想的是什麼,沒有繼續勸諫,默默下去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