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談定
進一步會談?
桓溫的眼睛陡然眯起。他知道蒯恆這一句的含義是什麼。前面的那些都可以算是試探,是廢話,只是用來確定彼此的心意而已。真正要談的事情是眼下,是一系列實質性的問題。
想到這裡,桓溫的身板一下子挺直了,神情也變得嚴肅許多。
「我過來時候,我家主公曾經叮囑過我,對劉弘閣下必須予以尊重,對荊州的各位俊才必須予以適當任用。」桓溫豎起兩根手之後,很是認真的說道。這是李珏這邊最初定製的兩條基本規矩,之後一切都是根據這兩條規矩加以延伸的。
桓溫如此說,顯然是表明了自己的基本態度,這是很關鍵的。
蒯恆聽聞此語,臉上頓時顯出一絲淡淡的笑容,他很滿意李珏軍的這種表態。不管李珏軍最終的意思是如何,但至少這樣的表態很容易讓劉弘軍的人感到安心。
「那麼,你們有沒有什麼想法沒?」蒯恆微笑著詢問桓溫。
「我們的想法大約是以下幾點:第一荊州的軍隊,我方將完全接收,並將其進行整編,剔除不符合我軍需求的部分,並按照我軍編製進行武器配比。荊州現有軍隊在七萬左右,我軍大體上會將其整編為5-6個師,其中包括一個騎兵師。同時,我軍會進一步加強江陵和江夏的防務,務必保證荊州本土的安全。」桓溫簡單說出了李珏那邊認可的方案。
「其次,在政務上,我方將儘可能的留任劉弘大人任命官職。只是對於各郡縣執行的政策我方將按照梁縣方案予以執行,尤其是土地政策,我方將全面對荒地進行規劃——凡是無人耕種的土地,我方都將認為那是荒地,並收歸刺史府所有,加以開發。同時我方將繼承劉弘大人的徠民之策讓逃來荊州的百姓予以安置。
最後,我方將對劉弘大人本身予以良好的安置。如果大人願意留在荊州,主公將親自照看大人;若大人想要前往北方,主公將派兵馬禮送大人到司馬越殿下麾下。」
桓溫絮絮叨叨的說了許多,將李珏定下的基本方略都講給蒯恆聽。
蒯恆一邊聽,一邊點頭,並著重詢問桓溫話語中某些他並不理解的關鍵。
「什麼是師?你們一個師的規模是多大?」蒯恆詢問道。
「師是我方眼下級別最高的常規編製,一個師的規模在一萬五千到一萬六千人之間。」桓溫加以解答。
「你說按照你們軍隊的編製進行武器配比……這就意味著你們會一視同仁咯。」蒯恆又問。
「這是自然,我們該有的,你們也會有。」桓溫回答得理所當然。
「包括火炮?還有那投擲的玩意兒?」蒯恆很有些興奮的追問。
「自然!火炮,百虎奔雷車,炸藥包……這些都會給你們裝備上,因為大家都是自己人了嘛!」桓溫的回答依舊沒有任何遲疑。
「你們為什麼要那麼多荒地?你們就不怕那些荒地也是有主人的?」蒯恆旋即將話題扯到了政務上。
「有主人的地是不可能拋荒的,你拋荒,那我們就認為你放棄了對這塊土地的所有權。」桓溫的回答依舊簡潔幹練。
「你不怕他們會反抗么?他們這些人都在荊州,家大業大,勢力可不小呢。」蒯恆對此微微的皺了皺眉頭。
「他們的勢力再大,比得過我們的軍隊嗎?他們的人再多,比得過依靠我們分派荒地進而建立家業的百姓嗎?」桓溫輕笑著回答,眼裡冒著對那些所謂豪強的不屑一顧。
「你們究竟想做什麼?聽你這麼一說,我感覺你們想做得事情似乎很不簡單啊。」蒯恆嘆息一聲敏銳的察覺的道了李珏那邊的一些野心。
「以一種頂天立地的豪情,做一件改天換地的大事。」桓溫對此只是哈哈一笑,很是含糊的說道。
眼下雙方雖然都表達了相當的意願,可最後的結果和關係並沒有確定下來,所以有些事情桓溫還是不能說得那麼明白,他只能將一些事情說一個大概,至於具體的,那還是得等以後。當然,如果蒯恆自己能夠猜測得出來,那也算是蒯恆的本事了。
不過,蒯恆顯然還沒有辦法做到無中生有進行準確猜測。他聽李珏那麼說了,最終還是微微皺眉,煩惱的撇嘴抱怨:「搞什麼嘛!這麼神秘的……」
「呵呵!」桓溫笑笑,沒有再說什麼。
這時蒯恆突然問了一個問題:「我說,你們主公是不是有割據之意?」
這個問題,蒯恆自己不在乎,但他家的老大人劉弘卻是十分在意的。正如李珏和桓溫對劉弘的判斷那樣,劉弘多少也算是一個忠臣。他雖然認可李珏的能力,也知道眼下為了荊州的安全,將荊州交給李珏實是最好的選擇,但他依舊不希望李珏會是那種割據一方的人。
「你想得太多了。天下如此紛亂,我們只能確定現在的事情。現在,我家主公還是想在司馬越殿下那兒做點事情的。」桓溫輕笑著搖了搖頭。
「那以後呢?」蒯恆的眼睛緊緊的盯著桓溫。
「你認為呢?」桓溫反問蒯恆。
被桓溫如此反問,蒯恆微微一愣,旋即啞然失笑起來。他輕輕的拍了拍手,笑著抱歉:「呵呵,我的確是想的太多了。能夠確定現在的事情已經足夠了,至於以後誰也說不準的。而且劉弘大人只怕也看不到那麼久遠之後呢。」
「劉弘大人的情況很不好嗎?」桓溫開口問道。
「估計也就是這一兩年的事情了。劉弘大人自己知道自己的情況,所以他才會如此乾脆的想要移交啊。畢竟,眼下的局面太過混沌,沒有強有力的手段,根本就無法保證地方的安寧。」蒯恆嘆息著說道。
「這也是!」桓溫理解的點了點頭,他像是感慨的說道:「正是因為天下如此紛亂,所以我們才想著需要一塊能夠立足的基業之地。其實,劉弘大人所寫的那些關於四夷的判斷與我家主公所想十分融洽,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我想我家主公也是不願意和劉弘大人兵刃想向的。一切都是為了未來啊。」
「未來?情況真有那麼糟糕嗎?」蒯恆低估著,旋即輕輕的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