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回到梁縣
有錢就能養軍,有軍就能佔領更多的地盤,開建更多的礦產,工場,生產更多的東西,進而賺到更多的錢。
這就是李珏現在要做的,也是現階段他在這個世上的生存之道。
養兵、練軍、擴張、收利……這在李珏看來已經形成了一個完美的環,他現在要做的就是保證這個環的運轉了。
說完軍隊的編製,李珏就暫時閉上了嘴巴,他在等大夥對此進行點評。
「在主公的計劃中,每一個編製階層的人數都是固定的?」
王聿捕捉到了這一點,他旋即皺起眉頭說出一種擔心:
「這麼做會不會太死板了一點?畢竟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若是遇上招募降兵,降將什麼的,又來不及請示後方,總不能就此把這些人遣散吧。當然,殺俘是更不可以的了。」
「這麼做是有點麻煩,但必須加以嚴格控制。」對於王聿的話李珏表示認同,但他也指出了自己對這個編製的決心:「軍有其數,兵有其額,這是必須的。我才不希望我的隊伍到時候一個營、一個團究竟有多少人都不清楚呢。」
這是李珏最擔心的地方。作為一個主君,雖然現在還很弱小,可他的確是朝萬世之基業過去的。定下軍制,李珏想到了現在更想到了以後,作為高位者,他也擔心手下人造反,叛亂,所以固定控制他們手中權利,這是非常必須的。
不過,王聿的提醒也很重要。所以李珏在皺眉想了一會之後,便給出了改良的辦法:「既然如此,那就允許團、師一級有臨時冗餘的數目,通過授權的方式允許團級多編練營頭,師級多編練團——次級編練,次級往下的,還是必須嚴格按照標準來。」
「可以……」眾人又想了想,對李珏的這個辦法並沒有異議。
軍制就這樣確定了,李珏旋即說起軍職的事情:「軍職以軍製為基礎,一般是以軍制規模作為前綴,主管軍隊的人在其編製之後冠以長,也就是伍長、隊長、方長、營長、團長、師長。從隊開始,設置副職;從方開始設置軍務官;從團開始設置參軍,師以上的參軍皆以參謀稱之。必要的時候師部可以組織參謀部,以統合數名參謀。」
「軍制加長?這倒是明了許多。只是這會不會太過直白了?」這一次首先發問的是早就按捺不住的謝玄。
「直白?直白一點才好……你說戰場上那麼分亂,士兵很多都是大字不識一個,他們誰知道你是哪個虎威將軍,龍神大將?」李珏撇了撇嘴,無可奈何的說道。
「這麼說也是……」想起這個時代那些士兵的水平,謝玄也只能嘆息了。
士兵不識字,這是天下皆有的事情。而且在這個時代,似乎越野蠻,越不識字,其戰鬥里就越強——這也不曉得究竟是什麼道理。
「兵有兵長,參軍、參謀,想必就是幕僚、軍師一級,那這個軍務官……這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左右自己的侄兒已經當了開口的第一人,謝安也放下自己心底的矜持,開口詢問起來。
「軍務官與主將無關,不能參與軍事,主掌軍中典籍,功勞賞罰,安撫士兵,傳遞思想等職責。並且主將有明確違規行為的時候有權制止主將的不軌,並接掌部隊。主將,只需要考慮如何打仗就可以了。」李珏簡單的介紹了一下軍務官的職責。
「這不就是傳統的主簿、文書的職責么?雖然多了許多東西,但大體負責的還是那樣。」謝安聽聞,眉頭微皺,他並不覺得這樣有什麼特殊的。
「不,玉聲口中的軍務官已經是軍中的第三人。他分擔了主將在軍功賞罰上權利,使得主將任意提拔私人變得不可能。在加上,他本身所具有監視並阻止主將不軌之舉的職責,這使得他擁有監軍之權。這樣一來,主將可就沒有將軍隊納為私有的可能。」一直沒有發話的桓溫一針見血的指出了李珏這樣安排的厲害之處。
「這明白著是制約主將啊。大人,你就這麼不相信你手下的將軍們?」謝安聽聞李珏如此說,微微的變了臉色,語氣也跟著眼裡起來。
他這一刻倒有些懷疑,李珏是不是曹孟德那樣的人物了——曹操多疑,不輕易信人。這樣主君雖然能力很強,也能迅速的壯大,但對於生活在他麾下的將領、幕僚而言無疑是一個不好伺候的主兒。
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謝安總也不希望李珏是那樣的人。
「若他是那樣,那我倒要考慮一下在他麾下究竟該不該得了。」謝安如是想道。其實,他也是一個比較慵懶,喜歡田園生活的人。太過緊張的環境,並不是適合他的性格。這一點他明白的很。
對於謝安的疑惑,李珏輕輕的搖頭:「不,作為個人,我很願意相信我的部下。但是作為主君,我又必須防止某些有心人作亂。所以我必須有所防範才行。
我相信人心,但我更相信制度的保障。在相對制度的制約下,大家你好我好,各自過的開心。只要不過界,主君賦予將領完全的信任,而將領也不擔心主君的懷疑,這不是很好嗎?」
「這……」謝安微微遲疑了一下,思索了一會卻是有些將信將疑:「真是這樣?希望你說到做到才好。」很明顯他對李珏也有了一些不信任。
查其色,觀其言,分析其真正的舉動!
謝安對李珏現在依舊處於這樣的階段。
眾人就這樣說著笑著,繼續向前。
悄悄桓溫慢了一些,與自己的侄兒一起跟在了謝安等人的背後。
他靜靜的凝望著謝安的背影,過了好一會兒,才輕輕的嘆了一口氣:「這個謝安石倒還真是謹慎,只是他不明白面對這個即將到來的亂世,他這樣會錯失很多機會嗎?現在可是一個劇烈變化的時代。由不得他那麼悠哉了。」
「這樣不好嗎?」桓遠之不解的問道。
「有機會要趁早抓住才行。反正我們還年輕,若有什麼不對,我們也還能改正。」桓溫微笑的說道:「不要怕選擇錯誤,實在不行,取而代之也是可以的。」
當著自己侄兒的面,他倒是小聲的說出了自己心中的野望。
「叔父,你……」年輕的桓遠之對此十分不贊同。他詢問桓溫:「那叔父打算留下來嗎?」
「哈哈?我有這麼說么?」桓溫大笑,他摸了摸桓遠之的腦袋:「看看,再看看吧!」
就這樣眾人回到了梁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