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突破時機
長安城中。
景陽殿內,黑衣人從陰影中走出,將一封密報遞送到皇帝手中。
蘇弘看完後冷笑一聲:“愚蠢!不用管他。”
密探送進宮來的消息是,肅親王蘇通在酒樓中宴請了三五名禁軍將領,其中一人是豹韜衛騎軍將領。
眾人在酒樓中密探許久,這種酒局情況似乎肅王還在安排。
康親王督軍在外,肅王看起來也耐不住了,想著抓緊時間活動一番?
不過手段拙劣且不加遮掩,輕易暴露在世人麵前。
若是康王做事,斷然不會如此草率。
這是肅王覺得不必遮掩……還是說另有用意?
蘇弘稍作沉思,不再多想,兒子終究是兒子。
隨後看向另外兩封密報。
一封是關於河東戰局的,其中對陸琨麾下平燕衛兵馬裝備兵員介紹最為詳細。
朝廷看得出陸家在河東訓練新兵,不在兵部冊記之中。
但平燕衛的武備精良程度仍然讓蘇弘吃了一驚。
人數還算正常,在蘇弘和衛仙洲預估之中,但平燕衛的裝甲武備則是實在出乎意料……
蘇弘暗暗深思,即便是直屬於皇帝麾下的龍林衛和豹韜衛……也不見得兵甲比平燕衛更精良。
蘇弘微微眯了眯眼。
旋即緊皺著的眉頭稍稍舒展,好在陸家那孩子心思單純,多少年來一直敵視燕國,此番大戰直接將平燕衛全軍暴露殺出。
陸琨心思不難看出,這樣做一來是為了最大限度進攻燕國,擴大戰果。
二來就是為了給朝廷看的。
蘇弘緩緩打開第三封戰報,細讀良久,極目遠望,從景陽殿內看向天際。
最後一封是衛仙洲最新提交上來的作戰密報。
榆寧軍都督府和衛仙洲共同謀劃的奔襲計劃,這個計劃一旦成功,那北境戰事就能在一個月之內徹底結束。
若是失敗……北境諸軍或許會受到重創。
但此時衛仙洲和榆寧鎮大都督趙子嘉都同意冒險奔襲。
這個時候周國邊鎮同時在兩線作戰,情況極為危急。
時間拖得越長,對周國越不利。
也就隻能盡快擊敗北境胡族,才能化被動為主動,全麵扭轉形勢。
蘇弘回到書桌前,起手寫下回信交給陰影中人。
北境軍事一切由衛仙洲定奪!
蘇弘很明白,這個時候衛仙洲和趙子嘉上報的冒險戰術,值得一試。
周國需要時間。
如今麵對突勒和燕國兩線作戰,周國邊軍已經十分吃緊,各處糧草轉運也有些供給不上了。
可以想見,若不是在兩個月前,隴右軍大軍突襲進攻西涼,短時間內廢掉了西涼軍數萬主力,那此時周國就將迎來三麵作戰。
再多拖一兩個月,不僅糧草都是問題。
就連棉衣棉甲也供應不上,此時戶部和工部正在盡力協調加工調度。
這段時日政事堂重臣整日忙碌,整合各處資源,以備戰事拖延到冬季。
此外,朝中已經有三三兩兩的個別聲音傳出,有人存著心思和突勒、燕國議和……
在不少人眼中,議和無非是付出一些財帛、茶葉、鹽巴和鐵器,或者派出公主和親。
對於中層官僚來說,影響有限。
但也有不少人心中清楚,突勒人此時日子也不好過,一旦議和,必定是獅子大開口。
周國出錢少不了,國內必然動蕩。
而另一邊燕國豈是議和能解決的?
既然燕國肯背刺周國,那就是存了心想重創周國甚至覆滅關中。
明白人心中都知道,議和解決不了問題。
苟延殘喘也是飲鴆止渴。
所以,眼下周國需要一場大勝,及早扭轉北境局勢!
…………
就在衛仙洲統領各個邊鎮援軍和榆寧軍、禁軍緩慢向北調動,接近夏州城的時候,東麵綏州鐵刃城外。
鐵刃城戰事持續激烈。
燕國大軍的數量出乎王玄政預料,而鐵刃城的堅韌也令馮仁傑十分震驚。
馮仁傑在和賀文豪簽訂盟約之後,就著手調動並州軍各路軍馬,並將幽州軍調集進境。
將南部戰事交給段彝之後,馮仁傑更是親自趕赴離石,率領大軍渡河進攻鐵刃城。
本以為鐵刃城作為周軍掩護綏州城和榆州城的要隘,即便難以攻打,但費些力氣也能拿下。
誰知道馮仁傑竟然在鐵刃城下被攔住了二十餘天,寸步難行!
燕軍並州軍疲憊不堪,增援的幽州軍直接投入戰鬥。
但依舊是難以越雷池一步。
鐵刃城中王玄政親自坐鎮城頭,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麵對馮仁傑進攻見招拆招,死死固守城池。
城中水源、糧草、醫藥等還算充足,二十多天還不足以讓王玄政感到心急。
城外馮仁傑則是有些氣急敗壞了,剛開始抵達這裏的時候,他還有心思夜懷數女,日夜笙歌不息,仿佛鐵刃城、綏州城就在唾手可得。
但這幾天以來,他也開始披甲走上前方巡視,動輒抽打將士,看向鐵刃城的眼神越發狠毒起來。
對於馮仁傑來說,這座小城就是戰局關鍵!
………………
臨時大帳中。
衛仙洲正在清點兵將。
在夏州城外大戰之後的一段時間內,突勒大軍雲集,沒有明顯破綻,衛仙洲也沒有尋找到有利戰機。
但最近幾天衛仙洲和趙子嘉等人從前線斥候探報中分析出了一點問題。
突勒人大軍雲集壓境,在夏州城到榆州城範圍間,營寨遍地。
但依據斥候探報和衛仙洲、趙子嘉等人估測,突勒大軍幾乎全部壓到邊境……
突勒大軍陣線背後的王庭和幾座王帳則是守軍有限!
隻要找機會繞過前麵突勒大軍陣線,奔襲突勒王庭,豈不是能迫使突勒人退回草原?
衛仙洲動心了。
趙子嘉心動了。
經過數日細細偵察和縝密分析之後,二人認為,此計可行!
但鑒於突勒大軍緊緊相逼。
夏州城和榆州城中的周軍都不能調動,不然周軍異動必然能被城外的突勒人發現。
而眼下在城外的衛仙洲麾下就成為執行這一戰略的最佳選擇。
隴右騎軍、荊襄軍、河東軍和榆寧軍各一部、禁軍一部……算起來四萬餘人,已經是不小的一股戰力。
此時衛仙洲大致和麾下諸將介紹了戰況和謀劃之後,開始調兵遣將……
此次作戰,務必打開戰局突破點,扭轉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