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邙山
第二百一十一章:邙山
楊曦瞧了瞧碗里的湯圓,又看了看劉氏,「這小小的一碗湯圓,怎的會連過年都吃不起?」
劉氏便笑了,「公子出生在富貴人家,自然是不知曉咱們農村人家的窮苦,這村裡百姓,有多少是連飽飯都吃不起的?」
「娘!」好月見著劉氏還欲再說,忙是打斷了她的話,「這大過年的,你說這些做什麼?大過年的應該是喜慶,說些開心的事兒……你瞧著晚上咱們做幾道菜,咱們做?可要做條紅燒魚?」
話題被打斷,劉氏倒沒多想,只是順著她的話接了下去,「這些我跟你姥姥還有你蘇奶奶好生安排,你好不容易能歇上兩天,便好好在家裡歇著罷,莫要操心了!」
「唔……年夜飯上都是油膩的葷菜,咱能不能加道素菜?」
「胡鬧!」劉氏嬌嗔了好月一聲,「大年夜的自然得先祭祖先,祭祖哪兒能見上青菜?你這便是胡鬧么你?家裡有你昨個兒拿回來的大白菜,明兒個再吃!」
好月不知曉現代的江南有沒有這個習俗,但揚州卻是有的。
朝著劉氏嘟了嘟嘴,顯示了自己平常沒有過的女兒家一面時,好月這才沒再開口說話。
吃罷完湯圓之後,劉氏、劉老太、馬氏三人便開始準備著大年夜的飯菜。
其餘的一大家子人,則坐在大廳里認真的聽著向松講故事……
講軍營里的故事。
向松在邊疆二十多載,自然是對那些故事十分熟悉,且說的,還是自身經歷過的。
比如現在正在說的,過邙山以我軍少勝敵軍多。
「不知大家聽過邙山沒!」向松講的可謂是津津有味。
「當年在邙山一戰,我軍不過數千人,敵軍卻有足足八千,我們將軍帶著咱們借著地勢熟悉,生生的以少勝多,以咱們大南不費一兵一卒之力,剿滅了大周八千敵軍呀……那一仗,打的可謂是讓自己滿腔熱血,士氣大鼓……而後憑著這顧衝勁,咱們越挫越勇,奪了大周的酈城!」
「那一戰是在十二年前罷?唔……那時的皇帝還是藺珉!」楊曦聽著,將自己的手肘搭在桌上,再以為指腹輕戳著自己的下巴,「那一戰的將軍,也是杜將軍罷?」
難得遇見個懂得,向松既有幾分激動,又有幾分悲悸,「可不就是杜將軍么!可恨那賊人,將咱們將軍擄了去……最後……若是我能代替將軍有多好!」
「杜家軍向來英勇善戰!」楊曦道,「你既在軍營好生生的,為何要回來?」
「不瞞公子說啊,我在軍中數二十多載,先皇在世時,咱們軍營軍餉剋扣的還算好些,自打如今的宣文帝一上位……」
好月聽著,生怕向松說錯話,便連是在一旁喊了一句,「向叔,你的茶涼了,喝口茶再說!」
向松聞言看了一眼好月,而後才似是恍然大悟一般。
端著茶杯喝了口茶之後,再笑看楊曦,「說這些就扯遠了,咱們可是聊著之前行軍打仗之事呢!」
楊曦可看的真切,是好月給他使了個臉色的。
可偏生,他對向松的話又有幾分好奇了,他倒是很好奇,宣文帝在人眼中如何。
於而,他便不依不饒的想繼續問道,「宣文帝如何?我之前在京城也是聽人說過,這宣文帝可算是個明君呀!」
向松的臉色有些僵硬,「這是朝廷之事,咱們這些做小老百姓的,就不要多加評論了!」
「怕什麼!」楊曦笑的一臉風輕雲淡,「咱們如今在這也沒什麼外人,都是……都是一家人,亦不存在隔牆有耳之事,今日過年,大家也不過聚集在一處聊聊罷了!」
「當今天子,豈是咱們尋常小老百姓能夠議論的?」好月看了他一眼,「楊公子,你怎的如此好奇天子之事呢?要說,你在京城長大,比向叔應當是要了解一些罷?」
楊曦眸子一閃,「我家在京都世代從商,哪兒能知曉文帝之事?瞧著這位大哥從軍中出來,不過想隨意問問罷了……在京都,有不少人誇天子,便想隨意問問罷了!」
好月顯得很是無辜,「向叔便算在軍營,那也不過是一屆將士罷了,哪兒能知曉文帝呢?」
楊曦聞言,認真看了她一眼,而後忽然笑道,「好月如此針對我,莫不是怕我將聽了這些,再與人說了出去?」
「這個世界如此!」好月低了下頭來,「管住自己的嘴才能穩住頸脖上的腦袋!」
「嗨!大過年的你說什麼呢!」劉君子聞言,立即呸了兩聲,「好月,舅舅可知曉你向來是個懂事的,如今這是大年三十了,你怎的可說這些不吉利的話兒?別說先帝文帝了,咱們好好坐著聽向大哥繼續說……聽的我都想去從軍,護衛咱們大南的大好江山了!」
「從軍之事哪兒能說的如此輕巧?」向松聞言,看向劉君子,「你如今還不成娶妻生子,若是你去從了軍,該是叔與嬸子傷心了……保衛江山包圍家園的確是了不起,可咱們老百姓,卻終究是有南出頭之日呀!」
向松說著,將手臂上的衣袖拉卷了起來,「你且瞧我手上的傷口,這還算是小傷了,身上比這傷口要深的,多的不可計數……
我在軍營二十餘載,參軍那年才不過弱冠之年,如今……也不過才爬到一個百夫長的位置,可卻我失去的,卻是我妻子與我爹娘下落不明……
君子啊,安穩的生活,是每個軍營里的男兒,夢寐以求的生活呀!」
「可若每個人都嚮往著安穩,那又有誰來守衛江山呀?」安邦忽然站起身道,「待我長大了,我定要去參軍,定要去守衛江山,定要將大周與大夏打的落花流水,幫助皇上統一天下,讓天朝百姓再不受戰亂幸苦,安居樂業,吃穿不愁!」
「你呀,將來便算做官也不許做武官,得做文官!」劉君子的想法卻有分歧了,「武官多為危險呀,文官只要有腦子,有計謀,一樣可以成為國之棟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