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是嗎?
看著李睿直接朝軒轅劍走去,也是擔心不已,畢竟剛才那麼多例子擺在眼前,這麼多高手前去想要得到軒轅劍結果都消散了,萬一李睿有個好歹.……
雷克搖了搖頭,不去想這些亂七八糟的,此時他只能安安靜靜的看著空中的李睿,希望李睿不要出什麼意外。
李睿完全不被外界所影響,也沒有去看下面議論紛紛的人群,他只憑自己的感覺一步一步的朝著軒轅劍走去。
他感覺這把劍就是在等著自己。
這時候軒轅劍身上的光芒已經不再向之前刺眼,隨著李睿距離軒轅劍越近,劍芒就越是柔和。
此時李睿距離軒轅劍不過幾米遠,距離軒轅劍越近,李睿就越是感覺到自己體內《帝王訣》能量的波動。
李睿沒有繼續往前走,李睿停下腳步頓了一下,抬頭看了看軒轅劍,然後又往前邁了一步。
此時李睿對於軒轅劍已經是觸手可及了。
感受著軒轅劍身上柔和的光芒,李睿就感覺自己被這光芒完全包裹了一樣,沒有任何的不適,反而有些舒服,就像冬日裡曬著陽光一般,李睿很是享受。
李睿並沒有直接去碰軒轅劍,而是運行起《帝王決》。隨著《帝王訣》的運行,軒轅劍也在發生著變化。
之前還是一動不動,靜止在空中的軒轅劍,此時卻不斷在微微顫動發出劍鳴之聲,顯然這把劍和李睿體內的帝王訣產生了共鳴。
凝神靜氣,李睿細細端詳了一番軒轅劍,才慢慢伸出手去觸碰軒轅劍,劍鳴聲越來越響。
下方的眾人也都是屏住呼吸看著這一幕,不過大多數人都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準備看李睿等會煙消雲散。
之前那麼多本領高強的人剛靠近就消失了,你一個年輕人過去還不是白白送死?
「松下君,你說這個人會成功嗎?」扶桑武士竹下看著半空中的李睿開口問道。
松下搖了搖頭沒有說話,他也看不透這一幕。他感覺半空中這個年輕人不太簡單。
「李睿小友果然是與眾不同,你看之前這麼多人想要去碰這個軒轅劍,結果沒有一個生還的,結果李睿小友一過去,這劍就和他產生共鳴了。」長遠有些興奮的說道。
「禁聲,不要再說話了。」方圓盯著空中說道。
長遠不再言語,專心看起了空中的情況。
李睿的手指距離軒轅劍越來越近,在他手指剛觸碰到劍身的那一刻,李睿只感覺有一股冰涼的氣息,正想用手握住劍柄,但一瞬間這軒轅劍卻是突然光芒大作,整個軒轅劍卻是化作了一道柔光進入了李睿的身體。
這一切來得太突然,以至於大家都沒有反應過來,就連李睿也是猝不及防。
等劍光消失,大家再往上空看的時候,哪裡還有什麼軒轅劍的影子,只有一個李睿還在上方。
李睿心裡也是大驚,這是什麼情況,怎麼這軒轅劍跑到自己身體里來了。李睿查看了一番,卻發現這軒轅劍就停留在自己的丹田內。
一開始軒轅劍進入李睿的體內,李睿並沒有感覺任何的不適,但下一刻李睿就感覺軒轅劍本身的劍氣似乎和自己體內的《帝王訣》產生了反應。這兩股能量交匯在一起越來越肆虐。李睿不敢大意,直接懸空打坐,準備把這兩股能量引導好。
此時的李睿懸空打坐,看起來相當淡定洒脫,但海邊的眾人可不那麼淡定了。
我艹,這是什麼情況!!這是每個人心裡的想法,這軒轅劍就這麼不見了?
「軒轅劍呢?這是什麼情況?」
「難道那軒轅劍和這個年輕人合二為一了?」
「這也太匪夷所思了……那可是上古神兵!」
「看來這種事情真的要講究一個機緣啊,我等看來和這上古神兵沒有緣分了。」
看著懸空打坐的李睿,扶桑武士開口問道:「松下君,現在怎麼辦?」
松下凝重道:「軒轅劍肯定和這個小子有關係,再不出手,肯定來不及了,就算我們扶桑得不到這把軒轅劍,也不能讓它留在華夏人身上。不然我們這一趟還不是白來了!」
話音剛落,松下就抽出刀準備直奔半空中的李睿而去。
但松下還沒運起身法,就被張三攔住了。
「方圓長遠你們護好李睿小友,這兩個扶桑浪人就交給我了。」張三攔住松下對長遠方圓說道。
松下面色不善的看著張三,開口道:「閣下當真想要與我們扶桑為敵嗎?」
聽了松下的話,張三不怒而笑,大笑道:「你想要笑死我好繼承我的遺產嗎?還與你們扶桑為敵,不說你只是扶桑一個小門小派不入流的浪人武士,就算我與你們整個扶桑蕞爾小國為敵又有何妨?」
聽了張三的話,松下怒道:「我可是扶桑最悠遠的門派北辰一刀流的人,在下實力雖然在門派內不是最好的,但和閣下比起來應該還是可以一戰的。」
「你們所謂的北辰一刀流不過是不入流的小門派,再說說起刀法,我們華夏可是你們扶桑的老祖宗,你們的刀劍之術可都是學自華夏。」張三直接說道。
聽了張三的話,松下顯然被氣得不輕,怒道:「閣下可以侮辱我,但不能侮辱我的師門!不然在下會讓閣下後悔這樣說話的!」
「哦,是嗎?」張三淡淡道,絲毫不把松下的話放在心上。
「是不是,閣下試試就知道了!』話音剛落,松下就執刀沖張三奔去,顯然松下想打張三一個措手不及。
雖然松下起來相當瘦下,但身法上更有優勢。而且日本刀法在近戰中也有一定的優勢。
這種流派出刀快,用刀狠,招勢簡,收刀帥,就是他們最大的特點。
就連明朝的抗倭名將戚繼光就曾經說過:「長刀,此自倭犯中國始有之。彼以此舞蹈光閃而前,我兵已奪氣矣。倭喜躍,一迸足則丈余,刀長五尺,則大五尺矣。我兵短器難接,長器不捷,遭之者身多兩斷。緣器利而雙手使用,力重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