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篡唐> 第五章 魏徵的決斷(一)

第五章 魏徵的決斷(一)

  第五章 魏徵的決斷(一)


  三月暮春,斷雨零星。


  粵西的氣候很濕潤,放眼看去,一派鬱郁盎然……


  過了九嶷山,就算正式進入安南都督府的治下。一行車隊沿著平坦的官道行進,浩浩蕩蕩,頗有聲勢。


  車上的大纛,書一個斗大的『裴』字。


  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河東裴氏的車隊!

  李言慶與河東裴氏的關係已經不能用簡單的親密可言。誰都知道,河南王王妃裴翠雲,就出身於河東裴氏家庭。而此前出任并州總管,如今官拜左驍衛將軍,都畿道護軍的裴行儼,更與河南王是總角之交,說穿了就是發小……所以,早在武德六年,李言慶開始加快對嶺南的開發治理時,河東裴氏就著手於粵西地區的布局,置辦產業,推進商事。


  特別是隨著俚王羅竇被誅殺,裴家也從單純的在交州發展,逐漸轉移向欽州、邕州和桂州三地。


  可以說,裴氏在李言慶的默許之下,已隱隱成就了氣候。


  相比之下,滎陽鄭氏與李言慶的關係同樣密切,但在進取心方面,就顯得有些不足。


  哪怕鄭宏毅出任了桂州刺史,鄭家也不是非常支持。


  也許在鄭家人眼中,李言慶始終是一個藩王,不值得他們像支持李建成一樣的,在粵西投入太多的金錢和人力。與裴氏相比,鄭家更在意政治上的投機,而不如裴氏一樣靈活。


  鄭仁基雖然很想藉機擴展家族的力量,但是卻受到了諸多牽制。


  在這一點上,鄭仁基顯然無法和裴氏家族的族長裴世矩那樣一言九鼎。


  他當年接手鄭家,本就是一個偶然;如果不是鄭元壽主動退讓,鄭仁基也不可能順利接手。如今,鄭元壽身為太子李建成的岳父,自然希望鄭家能全力配合李建成平穩過渡。


  所以,有鄭元壽兄弟的襟肘,鄭仁基做起事情來,自然是縮手縮腳。


  不過隨著李言慶對粵西地區的掌控力度越來越強,而鄭宏毅更藉助馮家的勢力,成功的在粵西站穩腳跟,鄭氏家族即便是不太看重粵西地區,也不得不開始加大對粵西的投入。


  畢竟在諸多鄭氏子弟當中,鄭宏毅的成就最大。


  即便鄭元壽曾在私下裡表示:鄭宏毅是被發配去了桂州,日後怕也就是止步於一州之長的地步,很難進入中樞……


  但他也必須承認,從目前來看,鄭宏毅的官位最高。


  鄭宏毅的年紀才多大?

  不過二十七八而已,就已經戍衛一方。


  而鄭元壽呢?五十多歲了,也不過比鄭宏毅高出一個品秩來。大家都是一州刺史,鄭元壽出任豫州刺史,算是個中郡,而鄭宏毅則是下郡刺史,秩比正四品,比鄭元壽低了那麼一品而已。


  「弘大兄,原以為這南方地處蠻荒,道路難行。


  可未曾想到,這一路走過來,竟然如此順暢……從洪州過來,可算得上是一路坦途,比關中的道路,也不遑多讓啊。」


  一輛大型馬車上,長孫順德捻須稱讚。


  的確,這嶺南的道路的確是非常平坦,一路走過來,通暢無比。


  而坐在一旁的裴世矩,則輕輕點頭。清癯的面龐,露出一抹讚賞之色,但卻一言不發。


  這馬車裡,坐著三個人。


  正是奉詔巡查嶺南的裴世矩和長孫順德。


  而一臉嚴肅的魏徵,在裴世矩和長孫順德面前,顯然還差了些級別。


  他是奉李建成的命令,前往交州私會李言慶,查探李言慶的態度。不過在明面上,他也是這欽差隊伍中的一個成員。抿著嘴,魏徵沉默不語。一雙濃眉緊蹙,似是若有所思。


  說起來,魏徵對李言慶並不陌生。


  早在天下尚未動蕩的時候,魏徵就聽說過李言慶的名號。


  而後他投奔瓦崗,更領教了李言慶的種種手段。從內心裡而言,魏徵對李言慶,極為敬佩,甚至可以用尊敬二字來形容。身為寒門士子,他對李言慶在鞏縣興辦麒麟館的行為,格外感激。而且,當天下英豪都在逐鹿江山的時候,也唯有李言慶,一直堅持興學。


  只可惜,當時的李言慶雖則聲名響亮,但無論是資歷、年紀和出身方面,都不足以逐鹿江山。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魏徵最終選擇了李淵。


  但他萬萬沒有想到,李言慶居然也是李閥子弟,令魏徵也吃驚不小。


  李言慶在長安的時候,雖然李建成刻意想要拉攏李言慶,可魏徵卻不太贊成。在魏徵看來,李言慶是一頭猛虎,而李建成卻不是那個可以馴服猛虎的人……縱觀整個李唐皇族,除非李言慶的生父李孝基重生,其他人都不足以令李言慶真正的臣服和歸心……


  所以,當李言慶被發配粵西的時候,魏徵是極力贊成。


  可現在看來,當初的發配,卻好像變成了縱虎歸山……李言慶在粵西的發展,顯然出乎了魏徵的預料之外。不但穩定了粵西的局勢,妥善處理了當地山民與漢人之間的複雜關係,更趁著李世民平定後梁的機會,一舉吞下荊襄重地。在洪州的時候,魏徵與房玄齡接觸過幾次,已發現這房玄齡,非比尋常人。可這樣一個人,卻對李言慶是推崇倍至。


  魏徵不免擔心,是否真的要請李言慶返回長安?

  「玄成,這一路上,你怎麼不說話?」


  裴世矩突然開口,令魏徵立刻清醒過來。


  他笑了笑,「卑職正在想,河南王在這蠻荒之地大興土木,可真算得上是氣魄恢宏啊。」


  「若說氣魄,養真的確不差。


  我聽人說,養真意欲在整個嶺南地區,興建十條同等程度的道路,徹底打通嶺南與中原的聯絡……當年始皇帝定鼎關中,也不過修了八條馳道,養真這氣魄,甚至比……」


  「薛國公,慎言!」


  裴世矩突然睜開了眼睛,打斷了長孫順德的話語。


  長孫順德也是有些得意忘形了……李言慶娶了長孫無垢,同時又是長孫晟的學生,和長孫家族,自然是密不可分。見李言慶在短短數年之中,便有了如此成就,不免心中開懷。


  只是這言語顯然不太合適。


  始皇帝那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把李言慶拿出來和始皇帝相提並論,如果傳揚出去的話……


  長孫順德不由得心裡一咯噔,嚇出了一身冷汗。


  「兩位大人,今晨至今,咱們已趕路許久。


  不若在前方驛館中稍事休息,然後再上路……估計天黑之前,咱們就可以抵達古縣了。」


  裴世矩說:「也好,順便領略一下,這桂州風土。」


  魏徵連忙從車上下來,隱隱就聽見身後裴世矩在輕聲責怪長孫順德。


  自己,莫不是真的選擇錯了?


  李言慶的背後,究竟隱藏了多大的力量?

  裴世矩自歸附李唐之後,一直都表現的非常沉默。


  他從不在朝堂上表示什麼意見,也沒有投靠向任何一派勢力。但魏徵不會天真的以為,裴世矩真的是萎了!他背後還有龐大的河東裴氏家族,裴仁基父子更是朝中重臣……在這樣的情況下,裴世矩卻低調的有些過分。原因呢?在此之前,魏徵以為裴世矩這樣,是為了討好李淵。可現在看來,裴世矩真正的目的,恐怕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


  誰都知道,李淵已經老了!


  這些年來更沉迷於酒色之中,漸漸疏於朝政。


  朝廷里分為兩派,李建成和李世民。日後主掌天下的,必然是這兩個人。


  可裴世矩為什麼不做出選擇呢?

  魏徵覺得自己,似乎觸摸到了一些真相。


  但他現在,還無法肯定……


  「魏大人,過去前面的河水,就是白石驛,聽本地人說,那裡專供過往車輛行人歇腳,距離古縣也就是三四個時辰的路程,非常安全……不如,咱們就在白石驛歇腳休息?」


  「白石驛?」


  「就在白石水畔,據說風景也不差。」


  「那麼,就在白石驛休息片刻……」


  裴世矩和長孫順德身為欽差,自然不可能親自處理這些事情。


  魏徵作為兩人的副手,實際上就承擔了各種雜事……他安排妥當之後,回復了裴世矩二人,自回車中休息。


  不一會兒的功夫,車隊就抵達白石驛站門外。


  這白石驛,與其說是一個驛站,倒不如說是一個酒店。


  毗鄰白石水,坐落在一排綠柳之畔。一個佔地大約三十畝的院落中,三層高樓拔地而起。


  院落門口,有驛卒打扮的人接送客人。


  只是看他們的樣子,不像是朝廷任職的胥吏,倒更像是一幫子酒店的夥計。


  魏徵這一路走過來,對這樣的狀況,倒也是見怪不怪。他知道,這些所謂的驛站,實際上都已經被李言慶分包下去。掛著驛站的名,實際上和普通的商戶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而這些驛卒,其實都是由本地土著擔任。


  名義上是為朝廷做事,實際上李言慶根本就不負責他們的薪資。


  驛站的一應開銷,都是自負盈虧。你做的好,不但可以顧著本錢,甚至還能賺取真金白銀。


  對外一說,是為朝廷做事。


  在鄉人跟前,似乎也高人一等,頗有面子。


  這樣的驛站從洪州境內,就開始出現。一開始,勿論是魏徵也好,裴世矩等人也罷,對此頗有微詞。可後來他們細一打聽,這驛站里的驛卒,不僅僅是負責接來送往,更承擔著許多責任……因為這些驛卒,沿途下來,平安無事。即便是達不到路不拾遺的程度,也可算得上是太平無事。驛站的租賃,不禁是給商人們開啟了一個途徑,還解決了大批流民,以及土著的衣食住行。


  魏徵發現,這些驛站,已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網路。


  不但覆蓋在整個嶺南地區,同時為各地府衙,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設立這許多驛站,有必要嗎?」


  魏徵曾私下裡詢問當地人。


  可得來的回答,卻讓魏徵非常吃驚……隨著李言慶對粵西地區的開發,過往的商戶增加,這嶺南地區的貨物流動,似乎已隱隱比肩關中。在中原地區,行商不過是末流的職業。但對於嶺南地區而言,行商並無什麼不妥。甚至於,在粵西地區,行商已成為一種潮流,帶動了整個嶺南地區的發展……不管魏徵是否認可,也不得不承認,嶺南的確變得繁華許多。


  車輛緩緩駛入了白石驛站。


  魏徵卻站在驛站門口,久久不語,半天不見動作!

  此次嶺南之行,的確是令他大開眼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