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篡唐> 第九章 無間道(修改版!)

第九章 無間道(修改版!)

  裴安死了,屍體被砍得血肉模糊。


  下手的自然是朵朵,小丫頭髮瘋似的用橫刀砍跺,鄭言慶站在一旁,並沒有阻攔。


  他知道,朵朵這是驚懼過後,產生的癲狂。


  如果不好好的發泄一通,不曉得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


  等朵朵發泄完之後,鄭言慶從地上撿起裴安的衣服,披在朵朵的身上。不過朵朵立刻把那衣服扔到一旁,蜷縮在床榻邊,低聲抽泣。


  「朵朵,把衣服披上,別著涼了!」


  言慶脫下了自己的衣服,披在朵朵的身上。


  這一次,朵朵沒有再扔掉,雙手抓著衣襟,粉靨蒼白,臉上還帶著淚水。那梨花帶雨的嬌柔,絲毫沒有往日的颯爽。言慶心裡一痛,不由得上前,用力抱緊朵朵。


  原本想趁著祭灶的時候,尋找一些證據。


  可是祭灶結束后,言慶發現朵朵還沒有回來,而裴安卻不見了影子。鄭常和王景文都在,裴安卻不見……言慶立刻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就找了個借口,前來查看。


  如果再晚一點,朵朵的清白就沒了。


  別看小丫頭平時咋咋呼呼,一副什麼都不放在心上的模樣,可實際上,脆弱的很。


  「朵朵不怕,壞人已經死了。」


  懷抱著小丫頭,言慶並沒有什麼想法。


  畢竟,朵朵在他眼中,還是個小孩子。他也沒有戀童癖,更不是怪大叔,除了心痛,怎可能會有其他的念頭。不過,剛才看裴安欺負朵朵的時候,言慶真怒了!


  片刻之後,朵朵終於平靜下來。


  「言慶,證據找到了。」


  彷彿是在一剎那間,朵朵長大了。也不再稱呼言慶做小秀才,而是變成直呼其名。


  從裴安的衣物中,鄭言慶找到了那本小冊子,還有一塊青銅虎頭令牌。


  令牌上寫著『并州曹裴』的字樣。想來是裴安的腰牌,并州代表所在地,『曹』代表官職。至於是什麼官職?言慶還不清楚。因為曹官的種類很多,也難分辨清楚。


  而那本冊子上,則寫著許多名字。


  有崔家的,盧家的,還有鄭家的……大部分人名,言慶都不認識。但鄭善願三個字,卻是讓言慶吃了一驚。這鄭善願,不就是鄭譯的兒子,滎陽鄭氏的族長嗎?


  太子之爭的時候,他站錯了隊伍。


  可隋文帝並沒有怪罪他,反而給他的兩個兄弟,都封了爵位。


  怎麼這一次,又有鄭善願的事情?


  這傢伙似乎很不會站隊,居然又站錯了隊伍!

  「言慶,現在改怎麼辦?」


  看著滿屋的狼藉,還有血肉模糊的身體,以及遍地的血水,朵朵開始慌張起來。


  本來只是一次探查,結果還鬧出了人命,這絕不是一件小事。


  該如何收場?

  饒是朵朵平日里聰慧機敏,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了。


  其實,言慶也在考慮這件事。


  如果只是拿到了名冊,他會有很多方法來處理,更不會把自己拋在台上,面對風雨。可現在死人了,而且已經確定,死的人是漢王楊諒的人,事情就不好辦了。


  現在王景文在外面,回來發現這裡的情況,就會立刻反應過來。


  等他跑回太原,就算有名冊也沒用處……當務之急,必須要把王景文和鄭常控制起來。但這樣一來,自己就有可能被推到風口浪尖上,這可不是他所希望的事。


  權衡許久,言慶一咬牙,下定了決心。


  自己如果被牽連進去,有鄭世安在,會少去很多麻煩。


  可如果朵朵也被牽連進去,她母女本就是隱姓埋名,那就可能面臨生命的危險。


  在這個世上,自己沒有什麼朋友。


  朵朵是唯一的一個!不管她當初是出於什麼目的,傳授自己降龍功,可幾年下來,這份感情卻無法抹消。對,不能讓徐媽她們牽連進去,了不起自己擔下一切。


  「朵朵,你趕快回去,當作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


  「啊?」


  「這件事我自有辦法解決。」


  鄭言慶笑了笑,輕聲道:「不就是殺了個人,算不得什麼,相信老爺也不會責怪。」


  「可是……」


  「好了,別和我頂嘴,乖乖的回去。」


  不知不覺,言慶使用了命令的口吻。一邊命令,他一邊從地上撿起那柄綠珠匕首,塞進朵朵的手中。雖然鄭言慶的年紀比朵朵還小几歲,可是一旦嚴肅起來,朵朵竟生出了一種無形的恐懼。不敢再說什麼,點了點頭,偷偷的從溜出房間。


  言慶深吸兩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


  他抄起小橫刀,走上前,又狠狠的斬了那裴安的屍體幾刀。


  這才拿著那腰牌和花名冊,轉身走出房間。


  此時,安遠堂正在一片喧嘩之中。


  難得的機會,大家聚在一起,開懷暢飲。


  鄭大士似乎也非常高興,坐在中堂主位之上,與族人推杯換盞。鄭常在他下首,王景文則坐在鄭常的身後側,看上去都非常的輕鬆。鄭大士滿臉通紅,酒興正酣。


  鄭世安從外面匆匆走進來,快步來到鄭大士的身邊。


  他神色緊張,在鄭大士的耳邊低聲細語。


  鄭大士先是面帶笑容,但臉色突然一變,輕輕點了點頭。


  「世安,去安排一下吧。」


  「都安排妥當了。」


  鄭大士這才站起身來,大聲道:「諸位親朋,府中臨時出了一點事情,老夫失陪片刻。


  哦,鄭常啊,你馬上就要接手家中的大小事務了,正好隨我一同前去。」


  鄭常正喝得興起,聞聽有些不太樂意。


  「大哥,出了什麼事?」


  「哦,是仁基從長安派人過來,有重要的事情商議。」


  鄭常一聽這個,也知道無法拒絕,於是站起身來。


  「老王,你隨我一同過去吧。」


  作為鄭常的親信,王景文隨行出謀劃策,倒也說得過去。鄭大士眉頭一皺,似乎有些不滿。但他並沒有阻止,帶著鄭世安,邁步走出了中堂。鄭常和王景文,緊跟其後。


  一行人穿過了夾道,很快來到後院里。


  遠遠的,就看見鄭言慶低著頭,跪在後堂門階下,身上還沾著血跡,看上去很狼狽。


  「兄長,言慶這是怎麼了?」


  「沒什麼,只是犯了錯……有時候,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還不自知。」


  鄭大士看也不看鄭言慶,邁步走進了後堂。


  鄭常則疑惑不解,有點不明白,鄭大士剛才那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

  反倒是王景文,感覺有些不太正常。


  於是向身後看去,卻發現鄭世安帶著人,就在後面跟著,已經封死了他的退路。


  走進後堂,就看見地上有一具裸屍。


  鄭常一開始並沒有認出那具裸屍,只是覺得有些古怪。這也難怪,裴安的屍體被鄭言慶和朵朵砍得面目全非,如果有衣物在身上還好一些,可現在……鄭常沒有認出來,王景文隨隱隱覺察到情況不對勁,卻也沒有認出這屍體,就是裴安。


  「兄弟,認得這具屍體嗎?」


  鄭大士坐下,看著鄭常,笑眯眯的問道。


  鄭世安則帶著兩排族中武士,走進了後堂,分列在兩邊。


  鄭常的酒醒了!也覺察到氣氛有些詭異。


  不過他仍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模樣,輕輕搖頭道:「不認識,大哥不是說仁基派人回來,這屍體是怎麼一回事?」


  「唉……」


  鄭大士嘆了口氣,不再理睬鄭常,目光落在王景文的身上,「我這個兄弟,平時看著呆呆傻傻,可一到關鍵時候,總是犯迷糊。他認不出來,你呢?能不能認出來?王景文先生……哦,不對,或許稱呼閣下做王頍才對,是不是王頍先生?」


  王景文的臉色,頓時變得很難看。


  「閣下也不是揚州人,雖然帶著揚州的口音,但想必是因為你出生在揚州的緣故。


  當年王僧辯被陳霸先殺死後,王僧辯的後人就被太原王氏族人接走。


  呵呵,王僧辯有兩個兒子,次子王頍曾是國子博士,後來因故被發配嶺南,再也沒有音訊。但我知道,王頍後來成了漢王的諮議參軍,被漢王倚為智囊,言聽計從。我就奇怪,一個區區的小管家,居然能出入觀水閣,和崔景茂把酒言歡?

  後來我一打聽,才知道我兄弟帶回來的這個管家,竟然是鼎鼎大名的博物先生,失敬,真是失敬啊!」


  王頍,是王僧辯的次子,少好遊俠,二十歲以後習文,誦讀五經,喜歡看諸子學說,更偏好各種野史雜記。所以,當世之人稱之為博物先生,也就是由此而來。


  王頍反而冷靜下來,不再驚慌。


  「鄭大家既然把我的底細打聽清楚,想來也已經做出了選擇。


  我本以為有二爺打掩護,鄭大家不會關注我,沒想到……那這具屍體,就是老裴吧。」


  鄭大士把腰牌扔在地上,「并州曹裴?」


  「此乃我并州總管府兵曹裴文安。」王頍倒是非常光棍,是有問必答,毫不拖泥帶水。


  鄭大士嘆了口氣,「王先生,你以為漢王的所作所為,太子會沒有覺察嗎?越國公雖然少理政事,然則漢王的一舉一動,都在他的掌握之中。年初漢王請求在太原招募兵馬,而越國公卻不加以反駁。不是他不知道,而是因為他已有對策。」


  越國公,是指楊素。


  楊素在年初被人說有專擅之嫌疑,以至於隋文帝對他漸漸疏遠,甚至消減他的權利。可楊素卻毫不在意,沒有半點不滿的意思。但私下裡,他和太子更加親近。


  王頍一向自命不凡,卻不想面對楊素,根本無力反抗。


  他苦笑一聲,「文安死了,想來鄭大家已經通稟了越國公,但不知要如何處置我?」


  「放心,越國公並不希望你死。」


  鄭大士根本不理睬鄭常,沉聲道:「相反,越國公對先生還是非常的看重,知道先生才華過人,所以讓我酌情處理。王先生,我與令兄關係不錯,所以也不為難你。只是你既然已經來了,想走怕是不太可能。我兄弟的家小都還在太原,我也不得不為他考慮……這樣吧,你就留下來,當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如何?」


  「你要我……」


  「呵呵,你知,我知,這堂上的人都是我的親信,你更無需擔心走漏風聲。


  對外,二弟還是主持安遠堂的事情。而你呢,只要隔一段時間寫封書信回去,就可以了。」


  王頍面頰一抽搐,沉默無語。


  他當然清楚鄭大士的意思:反間計!

  「王先生,你要清楚一件事情。


  這件事如果我不幫你壓著,越國公上奏朝廷,以聖人的脾氣,怎可能容忍漢王這種串聯的行為?不過聖人不會要了漢王的姓名,畢竟是親生骨肉。可王先生你,還有你的兄長,你的族人,包括整個太原王家,怕就要殃及池魚,受無妄之災。」


  鄭大士說話不溫不火,卻讓王頍冷汗淋漓。


  半晌,他突然嘆了口氣,「既然鄭大家如此厚愛王某,王某敢不從命?」


  世家子弟,最怕的就是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


  只要有家族在,他就有機會;可如果像鄭大士說的那樣,連累的所有族人,怕就再無機會東山再起。畢竟,王家雖然不小,可是已經沒落,比不得鄭家的實力。


  鄭大士微微一笑,對鄭世安道:「世安,帶王先生下去,好好安置,不可以怠慢。」


  說完,他擺手示意鄭常站起來。


  「你坐在一旁,不許說話。


  從今以後,你就陪我聊聊天,喝喝酒吧。名義上你還是掌管家族事務,不過任何事情,都不得過問。等過些時候,我會設法把弟妹和小侄都接過來,讓你們團聚。」


  鄭大士對鄭常,可不會和顏悅色,甚至語氣有些冷淡。


  鄭常又怎敢有半點不滿,頹然在一旁坐下,再也沒了先前那種意氣風發的表情。


  「讓言慶進來吧。」


  鄭大士翻了兩頁花名冊,很無奈的搖搖頭,最後苦笑一聲,吩咐下人,讓鄭言慶進來。


  這孩子,雖說莽撞了,但一心為鄭家考慮,倒是一個可造之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