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朝大丈夫> 第七百章 遠征艦隊

第七百章 遠征艦隊

  頓了頓,鄭森接道:「令卑職沒想到的是,教皇跟卑職求和乃是為了拖延時間,教廷謊稱到佛羅倫薩把伽利略先生接來,要卑職耐心等候,然後他們利用這個時間發布密令,從各地召集軍隊和戰艦。


  隨後教廷艦隊在夜間向我艦隊發起襲擊,我軍艦隊倉促應戰,損失慘重,後來卑職下令把艦炮搬到岸上,以炮火封鎖敵艦才把敵軍擊退。不過這一戰,我軍共損失四十餘艘戰艦,有七百多名兄弟陣亡。」


  說到這裡鄭森看了看李景,李景笑了笑:「接著說,後面你怎麼打的?」


  鄭森忙道:「卑職吃了這麼大的虧,自然不肯善罷甘休,次日,卑職便集結部隊向教廷的陸軍發起攻擊,說來好笑,教廷組織的陸軍實在是不堪一擊,他們使用的火槍在咱們大明的火槍相比就跟玩具差不多,卑職所部連續攻擊,直打了一個多月,打得教廷軍節節敗退,到最後看到咱們大明的軍隊便不戰而潰。」


  聽聞鄭森率部報復敵軍一個多月,李景不由皺了皺眉。


  見李景面色有些不愉,鄭森忙道:「卑職率部連續攻擊,一直打到佛羅倫薩,最後找到了伽利略先生。


  不過伽利略先生已經雙目失明,身體狀況非常不好,平時生活起居全靠兩個學生照顧。卑職見了,便命隨軍醫生為伽利略先生診病。只是隨軍醫生說,伽利略先生年紀大了,便是治好了也無法隨艦隊來到大明。


  另外,伽利略先生也不肯隨卑職來大明,而且他知道卑職正在跟教廷打仗,勸卑職停止攻擊行為。


  這時,卑職所部彈藥已經消耗了大半,也無力再對教廷軍發動攻勢,因此卑職讓伽利略先生給教皇寫信,說我軍願意與教廷停戰。在伽利略先生的說和下,教廷同意與我軍再次和談。


  卑職跟教廷開的條件是:第一,教廷要按照大帥的要求任命湯若望先生和艾儒略先生主教之職,並向大明派遣傳教人員。第二,賠償我軍此次作戰的損失,此次我軍共損失艦船四十餘艘,士兵陣亡七百餘人,卑職要求教廷賠償一千萬兩白銀。第三,教廷要安排人照顧好伽利略先生,伽利略先生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教廷不得阻撓。


  最後,卑職跟伽利略先生提了個條件,卑職要把他所著的學術文章帶到大明,並希望他安排一名學生隨卑職一同到大明,傳授他研究的學問。」


  李景聞言連連點頭:「伽利略先生同意了么?」


  見李景完全不關心自己提出的賠償,只關心伽利略如何,鄭森不由暗自感嘆,此人重才輕利,難怪能聚攏這麼多人才,最終由一名土匪入主中樞。


  笑了笑,鄭森回道:「回大帥,伽利略先生同意了,伽利略先生說,他有很多學術方面的想法與教廷的教義相悖,因此被打成異端邪說。如果大明能接受他的學術思想,他很高興能安排一名學生來大明進行學術交流。


  不過,伽利略先生說,他現在身邊只有一名學生兼助手,他很多研究離不開這名學生的幫助,因此他想過幾年再讓學生來大明。」


  李景默默點了點頭,知道伽利略說的過幾年是指自己離世以後。


  「那你把伽利略先生寫的著作都帶回來了么?」李景問道。


  鄭森忙道:「帶回來了,不光是伽利略先生的著作,還有很多跟伽利略先生研究的學問有關的著作,伽利略先生也送了很多。」


  李景聞言連聲說道:「好!好!這件事做得很好!」


  鄭森忙道:「多謝大帥誇獎。」


  李景笑了笑:「現在說說你索要賠償之事吧,依我看,教廷是不會按你的要求賠償那麼多錢的。」


  「大帥明鑒,最終教廷確實沒有賠償那麼多,教廷最後只賠償了四十萬金幣和二十艘大型商船,還有一些當地的特產物資。」鄭森忙道。


  「想必那四十萬金幣還是你強要的吧?」李景笑道。


  鄭森笑道:「真是什麼事情都瞞不過大帥。那四十萬金幣確實是卑職強要的,畢竟咱們損失了四十多艘戰艦,還折損了七百多名兄弟,要是就這麼不聲不響地認了,卑職可沒臉回來見大帥。」


  李景連連點頭:「你做的很對,這個賠償是必須要的,這事關咱們大明的顏面,同時也是跟外國表達咱們大明的姿態,那就是咱們不懼怕戰爭,無論多遠,咱們都敢對外宣戰。


  很好,你這次的差事辦得很好,既達到了當初的既定目標,又展示了大明的軍威。你以前只是參將,臨時升為副將統領艦隊遠渡重洋,現在我正式擢升你為大明海軍副將,提督大明海軍第二艦隊第一支隊。」


  說著李景轉頭對高奇道:「高兄弟,一會兒你回去便把這個任命發給他。」


  高奇笑道:「這一來,咱們大明軍中可有五位少年將軍了。」


  李景笑著點了點頭:「以後就靠這些年輕人為大明開疆拓土了。」


  大明年輕一代擔任副將以上職務的分別是李定國,孫虎頭,周石頭和小五。這五人都是二十餘歲的年紀,其中周石頭和孫虎頭年紀略長几歲,也不過二十七八歲。


  這幾人當中,李定國和孫虎頭乃是北軍副大都督,領將軍銜,實際地位其實比正職將軍還高,周石頭是河南將軍,實職的將軍職務,小五是突擊隊副統領,相當於副將,現在加上鄭森,恰好是五位。


  這五人除了周石頭常年駐守地方,剩下四位都是實戰經驗豐富,尤其是李定國,不過二十齣頭,卻已經有近十年的實戰經驗,相比起李定國,孫虎頭和小五,鄭森的資歷顯然要差上許多。


  鄭森從軍屬於蔭職,一加入軍隊就領從六品的都尉勛位,然後擔任游擊將軍。


  鄭芝龍重新歸順大明以後,鄭森隨父親協同孫猛和孫傳庭作戰,雖然鄭森作戰勇敢,但並無多少出彩的地方。直到這一次鄭森獨自領軍遠赴歐洲,才凸顯出鄭森的才幹。


  雖然鄭森說的簡單,但是李景卻知道跟羅馬教廷這一仗絕沒有鄭森說的那麼輕鬆。


  要知道鄭森所率艦隊乃是孤軍,既無後援,又無補給,作戰人員也不多,這支艦隊共有大小艦船一百餘艘,其中主力戰艦隻有十餘艘,每艘配備水兵不過三百來人,中型艦隊三十餘艘,每艘配備士兵一百左右,小船配備水兵幾十人。另外,隨船還有兩千步兵,所有的部隊加一起也不過萬人。


  不到一萬人的部隊遠赴歐洲,在國內沒有任何援助的情況下,領軍的將領沒有膽量是絕不敢打這一仗的。


  因為羅馬不同於東南亞那些小國,這些小國武器既落後,部隊訓練也不行,歐洲那些國家派幾千人的部隊就可以將這些小國打得落花流水。


  可羅馬乃是世界名城,並且這裡還是教皇的所在地,歐洲那些信仰天主教的國家都要聽從教皇的命令,教皇能調動的軍隊和資源,是東南亞那些小國的百倍不止。


  而且歐洲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造船技術,很多國家都擁有數量不菲的艦隊,從戰艦數量以及其他綜合實力進行對比,鄭森所率的艦隊遠不是歐洲各國的對手。


  雖然大明艦隊擁有火炮和步槍的優勢,但是海上作戰步槍是發揮不出作用的,而且大明的艦船少,其中還多是小船,火炮的威力再大,也彌補不了數量上的差距,因此,如果是海上交戰,鄭森再有幾倍的艦船恐怕也得全軍覆沒。


  但是鄭森敢打這一仗,雖然有年輕衝動的成分,但是從鄭森所言可以看出他是充分的發揮了大明的武器優勢,不以己短攻敵之所長。


  明明是戰艦,卻停靠在船塢里,把火炮安置在岸上,封鎖敵軍艦船,不與敵軍海戰。在保住戰艦以後,鄭森開始發揮陸軍的作用,依靠火炮和步槍之利,頻頻向敵軍發起攻擊。靠著陸軍之利,最終逼迫敵軍低頭。


  當然,這一仗肯定打了相當長的時間。


  要知道鄭森率領艦隊遠赴歐洲歷時兩年,可是到歐洲往返一趟一年的時間便足夠了,就算有事耽誤,有三兩個月也足夠,可是鄭森兩年以後才回來,可見鄭森所部在羅馬打的這一仗至少也得幾個月接近半年。


  不到一萬人的部隊,在沒有後勤補給的情況下打了半年,並且最終勝利回國,可見鄭森的能力絕對是相當出眾。這可不光是能打仗就行的,還要有政治頭腦和外交手段。


  因此,李景得知結果以後當即對鄭森進行擢升。很顯然,李景對鄭森是給予了厚望的,鄭森以二十餘歲的年齡擔任海軍提督,只要以後不犯大錯,二十年以後,海軍大都督之職基本非他莫屬。海軍有鄭森***,陸軍有李定國***,等李景這一代人都老了,退休了,大明的軍隊依然會保持強有力的姿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