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五章 校場閱兵
左良玉今年四十歲,山東臨清人,字崑山,幼時父母雙亡,由其叔撫養長大。左良玉雖未上過學,但聰穎過人,自幼習武,猶善弓射,能左右開弓。
左良玉年輕時在遼東從軍,由於他武藝高強,加上足智多謀,很快被提拔為遼東車右營都司(營官,相當於營長)。
由於當時國家沒錢沒糧,當兵的軍餉本來就低,還常常幾個月拿不到軍餉。
左良玉當了軍官以後,有一次因為朝廷長時間沒有發餉,左良玉帶著士兵鬧餉,最後被削職問罪。
不過左良玉很快復職,並且被提升為游擊將軍。
當了游擊將軍以後,左良玉便學機靈了,鬧餉這樣的事不幹了,跟大明很多將領一樣,左良玉也開始干虛報兵員,剋扣軍餉的事情。
左良玉這麼乾的目的並非是貪圖錢財,因為當時士兵的軍餉很低,而練兵是要花錢的。左良玉虛報兵員的人數,甚至剋扣普通士兵的軍餉是為了多弄些錢訓練精兵。
大明很多將領都這麼干,像吳三桂,祖大壽等人都這麼干過,因為打仗的時候普通士兵基本指望不上,人家就拿那麼點軍餉,憑什麼讓人去拚命?
這樣的將領大明的軍隊中有很多,李景掌權以後整肅軍隊,對這些將領並沒有棄之不用,而是大多數降職留用,小部分下獄問罪。
李景之所以這樣做倒不是因為法不責眾,不敢對這些人下手,而是李景知道大明以前軍隊的狀況,像左良玉,吳三桂這些人並非有意虛報兵員人數,剋扣軍餉,實在是被軍費逼得無奈。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就算把這些將領軍官全部撤掉,換一批人上來,恐怕還是如此。
李景的解決辦法是清點部隊人員,裁汰老弱殘兵,然後提高士兵的軍餉並且足額發放。這樣一來既提高了士兵的士氣和戰鬥力,又杜絕了將領因自己出錢養兵,容易出現擁兵自重的弊病。
不過相比吳三桂,祖大壽等人,李景掌權后對左良玉的處罰要重一些,降三級留用。因為左良玉做的更過一些,他帶兵清剿流寇的時候,還劫掠過老百姓。
實際上這樣的處罰還是比較輕的,要不是李景知道當時朝廷遲遲沒有撥糧,而左良玉軍中的軍糧已經無以為繼,為防止軍隊發生兵變分崩離析才縱兵劫掠老百姓,李景就砍了左良玉的腦袋。
左良玉這個人確實很聰明,很快辨明情勢,再也沒幹過類似的事情,而且左良玉這個人打仗確實有一套,在盧象升手下屢立戰功。而盧象升對左良玉也很器重,只是因為左良玉處罰期沒過,這才沒有給他升遷。
這次盧象升帶左良玉進京面見李景,給左良玉表功的意圖明顯,李景雖然沒有直接同意給左良玉升職,但是話里的意思大家都明白,李景已經抹了左良玉以前的過錯,以後再***功便可以升職。
而這次河套之戰,就是左良玉的機會,只要左良玉作戰得力,升職是板上釘釘的。
只是左良玉顯然不了解李景,聽李景要帶大家進宮面見皇上,當即出言婉拒了一下,想探聽一下李景真實的態度。
對左良玉的小聰明,李景自是心知肚明,不過李景對左良玉也確實有憐才之意,因此出言慰撫並點醒於他,令左良玉徹底安心。
實際上到了李景這個層面,很多時候精力都用在如何平衡各方面權力和利益上面,起用高奇為帥是為了平衡曹文詔,洪承疇,盧象升三人的權力。
同意以後擢升左良玉,一是給盧象升的面子,同時也是默許盧象升建立以他為首的權力圈子,說到底也是為了平衡。
畢竟現在曹文詔的勢力實在太大,孫猛的勢力也不弱,同為軍區都督,如果盧象升和洪承疇沒有自己的心腹部下,就無法跟曹文詔和孫猛抗衡,這顯然不利於軍隊的穩定。
當然,不管盧象升還是洪承疇想建立自己的權力班底,都要在李景的默許之下,同樣,曹文詔和孫猛的勢力再強,也得在李景的掌控之下。應該說,考慮和處理這些事情要比治理國家還難。
好在李景現在的掌控力是沒有問題的,而曹文詔和孫猛以及洪承疇和盧象升顯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對李景的意圖也心知肚明。
……
三日後,京城校場。
由於早就放出風去,京城的老百姓都知道這一天皇上和李景要閱兵,無數老百姓一大早就聚集在校場周圍等著看閱兵儀式。
對於老百姓來說,這樣的熱鬧以前是極少能看到的,實際上朝廷已經多年未曾當眾閱兵了,以前皇上偶爾閱兵,也是在封閉的環境下檢閱御林軍部隊,很少有老百姓能看到皇上閱兵。
上午辰時,校場大門忽然打開,隨即一眾官員簇擁著朱由檢和李景進入校場,而校場中數萬將士早已嚴陣以待。
見李景和朱由檢進入校場,高奇疾步迎了上來,然後引導李景和朱由檢等人走上校場前方的高台。
在高台上站定,李景四下掃了一眼,微笑著點了點頭,側身向高奇問道:「都準備妥當了么?」
「都準備好了,只等辰時三刻一到,便開始閱兵。」高奇忙道。
李景點點頭,回身對朱由檢道:「皇上暫且稍待,一會兒便開始了。」
朱由檢笑道:「無妨,能看到大明如此雄師,朕就算再等一會兒也無所謂。」
李景笑著點了點頭。
過了一會兒,高奇說道:「大帥,皇上,時辰已到,可以開始了。」
李景點了點:「那就開始吧。」
高奇聞言,從身後取出一面旗,揮了揮。
此時校場的角落中早有鼓手密切地注視著李景等人,見高奇旗子揮動,當即開始擂鼓。
只聽咚地一聲,聲音遠遠傳了出去。
隨著鼓聲響起,遠處忽然傳來一陣馬嘶聲,接著便聽馬蹄聲響起,而馬蹄聲似乎在配合鼓聲,在沉重有力地鼓聲中,一隊騎兵緩緩步入校場中央,為首一人正是曹文詔,曹文詔的手中高高地舉著一面龍旗迎風招展,正面端端正正地寫著一個明字,在曹文詔的身後則是孫虎頭和李定國,兩人手中也是舉著一面龍旗,一面上書北字,一面上書曹字。
「壯哉!想不到大明如此能訓練出如此鐵騎。」朱由檢見了不由大聲喝彩道。
李景笑了笑:「現在的軍隊跟以前的軍隊可不大一樣,你看,現在軍隊里沒有那麼多旌旗,也不像以前的士兵那樣頂盔貫甲,顯然是沒有以前那樣氣勢雄壯。」
「但是朕能從這些士兵身上感覺到殺氣,一股肅殺之氣,這可是大明以前的軍隊所沒有的,至於朕以前的御林軍跟這些將士相比,更是一個天一個地,朕以前那些御林軍也就能擺個樣子,真要上了戰場,怕是逃得比誰都快。」朱由檢笑道。
李景笑了笑:「這些士兵都是百戰老兵,每個人的刀都染過敵人的血,御林軍自然不能跟這些士兵相比,他們也只能做儀仗之用。」
朱由檢嘆息道:「是啊,看到這些兵,朕的心裡踏實多了,有這樣的鐵血雄師,誰敢捋大明的虎鬚!」
說話間,只見騎兵的後面出現一隊步兵,為首亦是三人,當先一人正是洪承疇。這三人亦是高舉三面龍旗,洪承疇手中舉得旗子與曹文詔一樣是面明字騎,後面兩面分別寫著西字和洪字。
待洪承疇的部隊過後,緊接著便是盧象升的南軍部隊,同樣也是三面龍旗,後面兩面寫著南字和盧字。
兩隊步兵雖然沒有騎兵雄壯,但是那股肅殺之氣卻不遑多讓。
看到大明如此雄師,校場周圍的百姓爆發出一陣陣歡呼。
歡呼聲中,三支軍隊在校場中站定,曹文詔和洪承疇和盧象升策馬馳到高台前面,沖李景和朱由檢抱拳行了一禮,然後齊聲喝道:「啟稟大帥,大明北軍鐵騎,(西軍洪兵),(南軍天雄軍)準備就緒,請您訓話。」
隨著三人話音落地,只見高奇一揮手,高台前兩名侍衛飛快地在旗杆下升起一面大旗,隨著旗子漸漸升起,在風的吹動下,旗子慢慢展開,一個大大的李字展現在眾人面前。
在旗子烈烈地作響聲中,一眾士兵忽然齊聲大呼:「大帥!大帥!大帥!」
猛地聽到中士兵山呼海嘯一般的吶喊,李景只覺心頭一陣熱血上涌。
向前走了兩步,李景大聲喝道:「大明的將士們,你們辛苦了!」
「大帥!」
「大帥!」
「大帥!」
……,……
李景揮了揮手,士兵們的呼聲漸漸止歇。
李景朗聲說道:「將士們,看到你們有如此氣勢,我心甚慰,有你們在,大明的江山便永遠不會倒,你們是大明的基石,你們是大明的鐵血長城。」
「大帥!」
「大帥」
……李景再次揮了揮手,待士兵的呼聲止歇,李景接道:「今天是閱兵的日子,同時也是你們出征的日子。往哪裡出征呢?」說著李景往北一指,大聲喝道:「那裡,那裡是大明曾經的土地,今天,我要你們把大明丟失的土地收回來,我要你們重鑄大明的聲威,重鑄大明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