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朝大丈夫> 第六百一十四章 呂宋布政使

第六百一十四章 呂宋布政使

  李景笑了笑:「要多注意身體,別那麼拚命,事情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完的。」


  張理笑道:「大帥也別說我拚命,大帥何嘗不是如此?大帥真要體諒我們,您就先悠著點兒。」


  「呵呵,看來是我的不是了,那行,我以後悠著點兒,你們也別緊繃著。」李景聞言笑道。


  張理搖頭笑道:「大帥要說到做到才行,不過以下官看來,大帥也就是嘴上說說,到時該怎樣還怎樣。」


  「呵呵,張大人說的是,咱家大帥只顧關心別人,輪到他自己卻是不管不顧的。」宋應星笑道。


  李景笑道:「我比你們年輕,多干一點是應該的。」


  張理笑了笑:「大帥,您叫我來,不會是就為了關心一下我的身體吧?有什麼想要我做的,您就吩咐吧。」


  「呵呵,剛才衡臣還誇你精明,你還真是精明。不過這次要你做的事情,跟你的身體有關,因此,我必須關心你的身體。」李景笑道。


  「沒事兒,我的身體再跟大帥幹個十年八年的都沒問題。」張理笑道。


  李景搖搖頭,正色說道:「這次我想讓你到呂宋去,要是你的身體不好,我怎能放心讓你去?」


  「大帥要我去呂宋做什麼?」張理疑惑道。


  李景笑道:「我準備成立呂宋行省,想讓你擔任呂宋布政使。」


  「呂宋布政使?呂宋的戰事結束了?」張理奇道。


  李景搖頭笑道:「等呂宋的戰事結束再做安排就晚了。」


  頓了頓李景接道:「今天我接到孫猛送來的戰報,我軍已於月前攻佔了馬尼拉,現在馬尼拉城內百業凋零,必須要馬上組建行政衙門,處理民生事宜。」


  「呵呵,有孫伯雅在,區區一個馬尼拉城的政務算得了什麼。」張理笑道。


  李景搖搖頭道:「孫伯雅要把精力放在軍務上面,地方事務怕是沒有精力處理。另外,我也沒打算讓孫猛和孫傳庭管理呂宋的地方事務。」


  張理聞言輕輕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我就去吧。」


  「張理啊,雖然我屬意你做這個呂宋的布政使,不過呂宋的氣候跟咱們這裡不同,我怕你的身體吃不消啊!」李景說道。


  「呵呵,大帥,您不會就讓我一個人去吧?怎麼也得給我安排一些具體做事的人吧?」張理笑道。


  李景笑道:「那是當然,光靠你一人,累死你也做不完那麼多事情。」


  「這不就結了么?那您還擔心什麼?我的身子骨還沒那麼弱。」張理笑道。


  李景搖搖頭:「沒你想象的那麼輕鬆,我跟你說實話,呂宋的氣候跟咱們這裡完全不一樣,此去呂宋,你很可能永遠都回不來了。」


  張理聞言慨然說道:「大帥,張理能為大帥,能為大明在海外建好基業,便是埋骨他鄉此生又有何憾?」


  李景輕輕一拍桌子:「好,你既有如此豪氣,那我便任你為大明呂宋布政使司第一任布政使,你有什麼要求儘管提出來。我一力滿足於你。」


  張理輕輕一笑:「大帥,我這第一任布政使,你打算給我封個幾品啊?」


  「你想要幾品,我便封你幾品。」李景正色道。


  張理搖搖頭道:「我張理能有今日,全靠大帥栽培,大帥給我幾品,我就做幾品。我剛才是跟大帥開玩笑呢,以前我沒膽跟大帥開玩笑,這次到了呂宋,很可能回不來了,要是不跟大帥開次玩笑,也是我今生的憾事。」


  李景聞言不由默然,過了一會兒,李景嘆息了一聲,輕輕拍了拍張理的手道:「五年,你在呂宋待五年我就派人替換你。」


  張理用力握了握李景的手:「大帥,能為大明開疆拓土,張理便是把這條命留在呂宋又有何妨?王昌齡詩云: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張理雖非軍人,亦當有軍人的豪情。大帥,您兒女情長了。」


  李景聞言一時感慨莫名,握著張理的手用力搖了搖。


  沉默了一會兒,張理說道:「大帥,呂宋遠處海外,與朝廷通信不便,很多事情可能無法及時上報大帥,也不能及時得到大帥的指示。


  而呂宋治下皆是夷狄土著,治理呂宋自不能跟大明本土施行一樣的政策,甚至跟遼東和朝鮮也會有很大區別。


  既然我決定到呂宋去,那就請大帥交代一下對這些呂宋人應該執行什麼樣的政策,這樣我心裡也好有個譜兒。」


  李景點點頭:「你說的很對,治理呂宋確實跟遼東和朝鮮不一樣。遼東自古就是我們中國的領土,女真人說到底也是中國人,所以我們對待女真人要像對待漢人一樣,一視同仁,這就是我任命皇太極擔任遼東布政使的原因。」


  (註:在古代,中國並非正式的國名,因為那時的王朝只有國號沒有國名。像夏、商、周、秦、漢、晉、隋、唐、宋、元、明清等都是國號。古代的中國本義為中央之國,源於華夏族人稱四境民族為蠻、夷、戎、狄,自稱中國。


  其實中國共有六種含義,第一種指的是皇帝所在的都城,《詩經。民勞》註:中國,京師也。


  第二種指天子皇帝直接統治的國家,如三國時諸葛亮對孫權說:若能以吳越之地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意思是如果能跟挾持天子的曹操抗衡的話,那不如早點跟曹操斷絕關係,跟他決戰。


  第三種值得是中原地區,《史記。東越列傳》:東甌請舉國徙中國。


  第四種指的是國內,內地,《史記。武帝本紀》: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蠻夷,五在中國。清朝時也把內地稱作中國。


  第五種指的是諸夏族居住的地區,《論語集解》:諸夏,中國也。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乃至戰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均屬於諸夏族,這些諸侯國所屬之地其實有很多民族,不過漢人佔據了大多數。


  第六種指的是華夏族或漢族建立的國家,《史記》,《漢書》里經常出現這樣的稱謂。因此自漢朝以後,人們常常把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稱為中國。


  但是由於漢族文化對各民族影響極大,任何佔據中原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無不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以至於這些國家也喜歡以中國自居,比如說宋朝時期的遼國,金國,以及後來蒙古人建立的大元王朝和滿族人建立的大清。


  其實這個時候的中國,主要還是一種地域概念。


  但是李景稱呼的中國卻不是地域概念,李景希望把中國作為國家名稱的概念灌輸給大家,因此李景在諸臣面前經常用中國和中國人這個稱呼。)

  端起茶杯,李景向眾人示意了一下,輕輕飲了一口,然後接道:「相比遼東,朝鮮就差了一層,漢武帝時期東征朝鮮,在朝鮮設立四郡,這時算是把朝鮮納入中國的版圖,可是隨著漢朝國力衰弱,對朝鮮的控制越來越低,等到三國以後,朝鮮各國開始崛起,最終徹底擺脫了中國的控制,那時朝鮮有三個國家,分別叫高句麗,新羅,百濟。


  隋朝時期和唐朝初期都曾派兵遠征高句麗,不過一個慘敗,一個大勝,後來新羅聯合大唐統一了朝鮮,到唐朝末期,新羅僧人金弓裔建立泰封國,不久高句麗舊將推翻金弓裔,改國號高麗。直到本朝太祖年間,李成桂推翻高麗,太祖賜國名朝鮮,朝鮮才成為咱們大明的藩屬國。


  前後近千年,朝鮮與我中國一直是分分合合,嚴格地說,朝鮮人算不上中國人。不過朝鮮人心向大明,也崇尚咱們漢人的文化,因此我讓李棕擔任朝鮮布政使,讓岳托任副使。」


  「大帥學識淵博,我等嘆服。」高奇等人讚歎道。


  李景擺擺手:「這又有什麼可稱道的,我想把朝鮮納入大明的版圖,自然要考證一下朝鮮的歷史。如果沒有這些史實做依據,我豈會輕下決定?」


  高奇等人忙道:「大帥說的是。」


  李景笑了笑接道:「至於呂宋,比朝鮮又差了許多,呂宋人大多是馬來人移民過去的,這些馬來人信仰伊斯蘭教,也就是咱們大明的回回教,這些人跟咱們中國人可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若說有關係,就是本朝立國以後,呂宋懼於大明的武力,欽慕中國的文化,同時為了和大明進行貿易,甘願成為大明的藩屬國。而隨著大明國力衰弱,呂宋最終被西班牙所佔領,脫離了大明的統治。


  所以對待呂宋人不能像女真人和朝鮮人一樣,統治這些人要使用多種手段,首先是軍事強壓,把那些不服管的統統拿下!當然,這個度你要自己把握,我這裡只是建議。


  但是有兩件事是你必須要做的,第一,銷毀呂宋所有的書籍文字,第二,摧毀呂宋所有的宗教,不管是伊斯蘭教還是基督教還是印度佛教統統摧毀,以後只允許使用中國的漢字,信仰中國的道教和中國的佛教。恩……儒家思想可以在呂宋傳播,把呂宋人教得越愚昧越好。」


  「這……這個不知有何用處?」張理聞言奇道。李景笑了笑,當即把剛才跟高奇等人說的話又講述了一遍。講完,李景笑道:「現在你明白我的意思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