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朝大丈夫> 第五百九十七章 讀奏摺

第五百九十七章 讀奏摺

  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不就是這麼乾的么?至於曹操的兒子曹丕要取代漢獻帝時,更是把戲做足,屢屢推辭不肯就任帝位。www.pinwenba.com

  這些道道兒李景自然十分明白,因此朱由檢讓他坐著主持朝會,李景堅決不同意,李景生怕自己的舉動引起大家的誤解。


  而李景站在朱由檢身邊雖然也有些不合規矩,但這卻是李景的無奈之舉。


  因為最初的時候,李景是想站在大臣的位置,但是朝會的時候群臣分列兩班,李景只能站在一側,這樣李景的對面就得空一排位置出來,因為朝中沒人能跟李景平起平坐,空一個位置當然是要彰顯李景的地位,同時表示對李景的尊重,可是這樣站班顯得極不協調。


  而且李景站在一面說話,只能看到對面的官員,看不到自己這一側官員的表情,這樣說話非常地不舒服,有一種無法掌控全局的感覺。


  要是李景站在正中面對群臣,那就會擋住朱由檢的位置和視線,這樣站著明顯是對朱由檢不尊重,同樣會放出一個不好的信號。


  因此,李景想來想去最終決定站在朱由檢的龍案旁邊,這個位置既不跟朱由檢並列,凸顯出朱由檢皇帝的尊嚴,又能看清全場,心裡感覺十分踏實。


  李景的用意朱由檢是明白的,因此他對李景一直是十分感激的。


  雖然他沒了實權,但是卻不想連最後的面子都丟掉,如果連面子都沒有了,那這個皇帝也就算當到頭了。


  但是李景突然要坐下來主持朝會,朱由檢一驚之下頓時有些不知所措。


  見朱由檢心裡有些不安,李景微微笑了笑道:「皇上不要有別的想法,我要坐下來沒有別的意思,就是不想站著聽那些大臣念這些不知所謂的奏摺。我剛才說要整治整治這些人,可不想自己也跟著他們遭這份罪。我估摸著念完這些奏摺,怎麼也得一天時間,你不會讓我陪他們站一天吧?」


  「哦?」朱由檢聞聽頓時恍然:「李兄打算讓他們念一天奏摺?」


  李景指著侍衛們抱著的奏摺笑道:「這些都是三千字以上的奏摺,這麼多本,你覺得一天能念完么?我要讓他們嘗嘗說廢話的滋味,可不想跟他們一起品嘗這種滋味,所以我就不陪他們站著了。」


  「說的對,讓他們站著念,咱們坐著聽,承恩,到時你機靈著點兒,差不多的時候給朕和國公爺倒幾杯茶。」朱由檢笑道。


  「呵呵,老奴明白。」王承恩笑道。


  「等朝會結束的時候,我定會向皇上賠罪,絕不會給皇上留有後顧之憂。」李景笑著接道。


  朱由檢急忙擺手:「這就不必了,我知道李兄的心思就行。」


  說著朱由檢忽然笑了起來:「要說李兄這個辦法肯定好用,當年我就該用這個法子整治那些說廢話的大臣。」


  李景聞言大笑:「這次我幫皇上出一口心中的惡氣。」


  「哈哈哈哈!」言罷朱由檢和李景相視大笑起來。


  ……


  朱由檢的擔心並不是多餘的,第二天朝會的時候,當眾人陸續進殿以後,忽然發現朱由檢的龍案旁邊擺放著一張桌案,一把椅子,眾人均是一愣。


  等李景和朱由檢攜手入殿,然後李景坐在朱由檢身旁時都是吃了一驚,隨即開始算盤李景的用意是什麼。


  不過李景並沒有給眾人時間思考,在諸臣向朱由檢問好之後,李景朗聲說道:「今日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只為一件事,那就是議一議應不應該出兵呂宋。」


  高奇和陳國柱等武將聞言相互對視了一眼,隨即高奇從隊列走出,沖朱由檢和李景拱了拱手道:「大帥,這還用問么?夷人殺我海商,不教訓教訓他們,如何能讓他們識得我大明天威。」


  李景擺擺手笑道:「這只是你的想法,不能代表大家的意見,實際上,朝中很多大臣都反對出兵。」


  往沈正等人身上掃了一眼,見沈正等人默不作聲,李景笑了笑,輕咳了一聲道:「這幾天,我收到很多奏摺,這些摺子我大抵看了一遍,內容基本相同,大家都反對出兵呂宋。


  可為什麼不應該出兵呂宋,反對的理由是什麼,我從大家的奏摺當中並沒有看出來,或者說沒看明白。可能是李某才疏學淺,不懂各位大臣的微言大義,那麼李某今天就當眾向大家討教一下。


  鄧世增,這是你的奏摺,你當眾給大家讀一遍,然後告訴我,你這本奏摺裡面寫的是什麼意思。」


  說完,李景從桌案上拿起一本奏摺揚了揚,然後遞給王承恩,讓王承恩把奏摺送給鄧世增。


  鄧世增接過奏摺,向朱由檢和李景施了一禮,然後打開奏摺,輕咳了一聲,朗聲念道:「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又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鄧世增在殿內搖頭晃腦,抑揚頓挫地念誦自己的大作,御階之上,李景側頭笑著對朱由檢輕聲說道:「皇上,你聽到沒,開篇就是聖人之言。皇上博學,可知這位鄧大人念的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


  朱由檢笑道:「這你可難不住我,這是論語裡面的話。


  前一句的意思是,治理一個大國,要認真嚴謹地辦理國家大事,要恪守信用,誠實無欺,要節約財政開支,愛護官吏臣僚,役使百姓的時候不能誤了農時。


  第二句的意思是,以道德教化治理國家政事,就會像北辰之星(北極星)那樣,只要自己在那個位置,群星自然就會圍繞著它。」


  「不知皇上對這位聖人所言是什麼看法?」李景笑著接問道。


  朱由檢想了想道:「應該說聖人的治國之道還是很有道理的。」


  李景笑著點了點頭:「確實很有道理,不過此一時彼一時,我們可不能拿著聖人之言生搬硬套。


  唐太宗曾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個水指的是老百姓。唐太宗清醒地認識到老百姓的力量。


  而孔子呢,因為所處的時代不同,所處的地位不同,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只建議君主愛護官吏臣僚,至於老百姓,他告誡君主,讓老百姓服役的時候不能耽誤農時。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只要不耽誤農時,就可以隨便役使老百姓了?


  皇上想必應該知道,歷朝歷代很多統治者都是這麼想的,所以,這些人最後都吃了大苦頭。」


  朱由檢嘆息了一聲道:「遠的不說,就說前幾年吧,那麼多流民造反,難道只是天災的原因?朝廷和官府不知愛惜民力,老百姓走投無路,不造反又能如何?」


  李景點點頭:「所以說,聖人之言需要認真體會領悟,有些道理在當時的情況下可能是對的,但是現在還按照以前的標準辦事可能就行不通了。而我們的官員往往不知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只知照搬聖人之言,那樣怎麼做好事情?」


  「李兄所言極是。」朱由檢連連點頭道。


  抬頭微笑著看了看鄧世增,李景笑著接道:「為政以德,那要分對象,有些人是無法以道德教化的,就好比漢朝時期的匈奴,他們生活在草原,從小看到的就是弱肉強食,所以他們也按照這個標準行事,不然的話他們在草原上便無法生存,匈奴是是明白這個道理的。漢人妄想以道德教化他們,行得通么?所以想要匈奴人臣服,只有打,打得叫他臣服。


  至於那些夷人,他們遠渡重洋來到大明為的是什麼?難道是來拜菩薩的么?跟這些人打交道,得先用拳頭把他們打服了才能跟他們講道理。你不打,只跟他們講什麼為政以德,你看他們理不理你?」


  朱由檢笑道:「李兄,依我看,不如把這些人派到那些蠻夷之國,讓他們去跟那些未開化的野蠻人去講道路,等他們看到自己的道理講不通了,就會明白用刀槍說話比用嘴說話有用的多。」


  李景點頭笑道:「呵呵,皇上言之有理,回頭等打下呂宋,我就把這些人派到呂宋去教化當地那些土著。」


  朱由檢和李景所坐的位置距離殿內頗有一點距離,李景和朱由檢輕聲細語,下面的人根本聽不清說什麼,但是看朱由檢和李景的表情和動作,明顯是在談論鄧世增的奏摺。


  見李景不住點頭,鄧世增還以為朱由檢在替他向李景解讀奏摺的意思。


  眼見李景面露微笑,鄧世增精神大振,念誦的更加賣力,腦袋也搖晃地更加厲害。


  其實中國的文言文應該說是世界上最精鍊的文字,幾個字就可以表述很多的話語,之所以會如此精鍊文字,跟中國的書寫工具有很大關係。


  中國的文字最初是記錄在甲骨上面,是用刀刻的,這就促使人們用最簡練的文字把意思表達明白。後來文字是寫在書簡上面,竹簡沉重不說,一卷竹簡還記錄不了幾個字,這同樣要求人們書寫時要精鍊文字。


  再後來,人們是把文字寫在布帛上面,布帛造價昂貴,當然不能寫廢話。等到蔡倫改進了造紙技術,中國的文化普及有了質的飛躍,但是中國文字的書寫方式已經成為習慣,因此我們看到中國古代的文字都是用文言文進行書寫。鄧世增寫的奏摺自然也是用文言文。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