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三章 物以類聚
宗超點點頭:「鄭芝龍這個兒子出生於日本,從小在日本長大,六歲那年鄭芝龍歸順大明,才把他母子接回來。
這孩子七歲入塾,塾師見他聰穎好學,為他改名森,意指可造之材。鄭森十五歲那年入南京太學,成為錢謙益的學生,錢謙益很器重他,為他取字大木,認為他日後能成為棟樑之才。
我估計就是在這些老師的熏陶下,鄭森才識大體明大義,從小就立志報效國家。」
駱養性輕輕點了點頭,策反鄭芝龍的兒子事關重大,宗超自不會是人云亦云,想必是仔細地調查了解過鄭森,這才下敢斷定鄭森跟他老子不是一條道上的人。
但是只因鄭芝龍父子的想法不同,就敢斷定鄭森會造他老子的反,駱養性依然是不敢相信。
猶豫了一下,駱養性說道:「雖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可他二人畢竟是父子,做兒子的跟老子作對,怕是要背負……怕是有些不妥吧?」
宗超笑笑,知道駱養性原本想說的是做兒子的反對老子是要背上忤逆的罪名的,而這個罪名沒有人能背得起。
駱養性是考慮到這個決定是李景做出的,因此說的婉轉一些。
宗超抬眼看了看李景,李景笑著擺手道:「接著說,我也想聽聽你的看法。」
笑了笑,宗超說道:「其實我們也不是要鄭森造他老子的反,他也沒那個能力和實力,我們只需要鄭森不跟著他老子走,留在泉州就行。」
見駱養性依然不解,宗超笑著問道:「你是不是覺得鄭森不跟著他父親走,沒有多大意義?」
駱養性點點頭。
宗超笑道:「其實這其中的妙處多了。要知道,鄭芝龍的手下雖然大多是海盜出身,可現在他們頭上戴的卻是官軍的帽子,哪怕他們依然干著海盜的勾當,但在不知情的人眼裡他們終究是堂堂正正的官軍。
官軍這個名頭如論如何也比海盜要好聽得多,讓他們撇去官軍的身份重新當海盜,很多人是不願意的。這就好像是妓女從良,從良以後,沒有幾個人會願意再去當妓女。」
聽宗超比喻的粗俗,李景不由莞爾。
見李景面露微笑,宗超頓知自己這個比喻太過粗俗,一時間神情頗有些尷尬。
李景見狀笑了笑:「比喻的很恰當,接著說。」
駱養性也跟著笑道:「老駱是個粗人,你要用文縐縐的比喻,老駱還聽不懂。」
宗超沖李景和駱養性抱了抱拳,然後笑著接道:「但是這些人畢竟是鄭芝龍的部下,鄭芝龍要讓他們繼續當海盜,這些人只能跟著。
但是鄭森要是留在泉州,那就不同了。
看到鄭芝龍的兒子不走,換成誰都會想:你兒子都不願當海盜,我們憑什麼舍了官軍的身份跟你當海盜?
只要有人心裡這麼想,這些人就會產生矛盾,這樣鄭芝龍的部下就不好帶了,到時只要我們能在海上小勝鄭芝龍幾仗,這些人就可能分崩離析。」
駱養性沉吟了一下道:「我軍水師剛建不久,艦船更是遠遠不及鄭芝龍,打打清軍那樣的水師部隊勉強可以,對上鄭芝龍,恐怕……」
宗超笑了笑道:「所以,在此之前我們必須要把李國助和鍾斌拉攏過來,這二人手下都有不少戰船,而且他倆熟知鄭芝龍的戰法,再加上我們的武器遠比鄭芝龍所部犀利的多,在海上小勝鄭芝龍幾仗並不為難。」
駱養性聞言默默點了點頭。
宗超笑著接道:「至於把李國助和鍾斌拉過來也不是難事,李國助跟鄭芝龍有仇,鍾斌膽小怕事且見利忘義,只要我們拔了鄭芝龍在泉州的根基,再許給他們官職,他二人必定歸順。
現在就剩下說服鄭森留在泉州,只要鄭森能留在泉州……」
這時,李景介面說道:「其實我們也不是非要讓鄭森留在泉州,鄭芝龍也不可能把兒子留在泉州,另外我覺得鄭森眼下也沒有膽子違抗鄭芝龍的命令。
我們的目的是分化鄭芝龍的部下,所以我們只需要他不跟鄭芝龍造反即可。只要鄭森能表明這個態度,同樣能起到分化鄭芝龍部下的作用。」
駱養性想了想道:「如果只是讓人給鄭森傳個話,倒是可以傳到,可鄭森知道朝廷要對他父親動手,能不告訴他父親么?
如果鄭森告訴鄭芝龍朝廷要對付他,鄭芝龍有了防備,再想對付他恐怕就難了。」
李景點頭笑道:「駱兄顧慮的是!所以我們絕不能事先告訴鄭森,必須得在我們動手以後再告訴他。
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一旦我們開始對鄭芝龍動手,鄭芝龍必定嚴密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這時外人將很難靠近他們,因此我們必須提前把人安排在鄭森的身邊。」
駱養性聞言輕輕點了點。
沉思了一會兒,駱養性說道:「大帥說的極是,不過提前在鄭森的身邊安插人手說來容易,做起來卻難,鄭芝龍仇人無數,他不會隨便讓陌生人靠近自己,同樣,也不會讓陌生人接近自己的兒子。
其實安全部的人在鄭家也不是沒有安插了人手,但這些人都屬於鄭家最外圍那一撥的,別說內府,就連外府都進不去。由此可見,鄭芝龍防衛之嚴。
另外,國安部的人想跟鄭森接觸其實比跟鄭芝龍接觸還難,因為跟鄭芝龍打交道的除了官面上的人,主要是商人和海盜,這些人跟鄭芝龍一樣,基本都沒什麼學問,安全部的人冒充一下商人和海盜,也不是沒有機會見到鄭芝龍。
可鄭森在鄭家並不怎麼管事,除了鄭家最親近的人,很少跟外人接觸。
而且鄭森是監生,是入過太學的,老師更是錢謙益這樣的大儒,安全部的成員主要來自於錦衣衛,這些人哪個讀過書?連書都沒讀過,如何能跟鄭森搭上話兒?
尤其鄭森只有十六歲,除父母長輩外,接觸的人大多是跟他年紀相彷彿的同窗學友,安全部上哪找一個年齡跟他相當,並且有學問的人?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想跟鄭森接近並且得到他的信任,沒有學問是不行的,甚至人品不好也是不行的。」
李景和宗超聞言同時點了點頭。
頓了頓,駱養性忽然問道:「大帥,您準備什麼時候開始對鄭芝龍用兵?」
李景笑道:「我估計孫猛和孫傳庭等人準備好,至少要一個月的時間,而大軍行至福建還得一個月,也就是說,你有兩個月的時間安排人潛入到鄭森的身邊。」
駱養性點點頭:「兩個月的時間足夠了,我這就從學堂里挑人。」
李景微笑著點點頭:「駱兄,你現在慮事也越來越周密了!我原以為你想不出辦法的,沒想到你居然能想到從學堂里找人。看來,這件事交給你一點沒錯兒。」
駱養性笑了笑道:「卑職這點微末道行哪裡及得上大帥?大帥想必是早就想到該怎麼做了。」
李景搖頭笑道:「我倒沒有你說的那麼厲害,不過我確實想到怎麼去接近鄭森。
你剛才有句話說的不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鄭森既是錢謙益的學生,必好詩文,我們只需安排一名工於詩文的年輕人至泉州,鄭森必會與之見面。」
駱養性聞言連連點頭,隨即接問道:「大帥可有合適人選?」
李景搖搖頭:「並無合適人選,要知道這個人不光要懂詩文,還得師從名師,最好能跟錢謙益扯上一點關係,最關鍵的是不能怕死。」
宗超聞言忽然笑道:「我覺得這個人只要能滿足兩個條件即可,一是工於詩文,二是不怕死,至於跟錢謙益扯得上關係的老師,我們完全可以給他安排一個。」
「哦?我們給他安排一個?安排誰?」李景奇道。
宗超笑了笑道:「環中公。」
「袁伯應?」李景疑惑道。
「是!環中公詩文韻致甚高,與錢謙益,劉理順,方以智等人多有唱和,錢謙益曾盛讚環中公:『負文武大略,博雅好古,登高能賦,可為大夫。』」
「哦?我倒是不知伯應兄跟錢謙益之間還有詩文來往。」李景笑道。
宗超聞言一怔,猛地想起李景對錢謙益十分地不待見,自己跟李景說袁樞跟錢謙益之間有詩文往來,怕是李景會覺得自己在打袁樞的小報告。
袁樞是袁可立的兒子,深得李景器重,李景要是認為自己在打袁樞的小報告,只怕自己前景不妙。
想了想,宗超忙道:「環中公雅擅丹青,更喜收藏,錢謙益也有此愛好。環中公在詩文方面的造詣甚高,而錢謙益乃是大明文壇的領袖,因此他們之間有詩文往來並不奇怪。」
李景聞聽,笑著點了點頭:「我知道伯應兄喜歡畫畫,倒是沒注意他還喜歡收藏,等伯應兄回京,我跟皇上討幾幅前人的名畫送他。」宗超笑道:「環中公要是知道大帥跟皇上討畫送他,心中必定感激。」李景擺擺手:「伯應兄隨我多年,從未跟我提過什麼要求,就連官職都被先生壓著不讓晉陞,我送他幾幅畫,不過是聊表心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