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攻克盛京
文青聞言默默地點了點頭。
李景沉吟了一會兒,指了指書案道:「馬上給曹文詔寫信,如果盛京還沒打下來,讓他停止攻擊,然後把皇太極火速押解進京,我要見皇太極。另外,命李定國部馬上揮師東進尋找皇太極的后妃以及那些大臣,要是抓到這些人,同樣火速押解進京。」
文青聞言,知道李景這是準備親自勸降皇太極,當下不敢怠慢,馬上鋪紙研磨,然後迅速按照李景的意思給曹文詔寫了一封書信。
可惜,李景的書信發出不到兩天,估計還沒送到曹文詔的手中,曹文詔的捷報再次傳到京城:曹文詔攻克了盛京。
聽說曹文詔攻克了盛京,李景不由一愣,這麼快?
將曹文詔的奏報仔細地看了一遍,李景不由感嘆一聲,所謂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說的就是盛京城裡的清軍。
曹文詔在信中說,當他得知盛京城準備了大量縱火之物以後,將全部的火炮全部動用,在摧毀盛京的火炮之後,迅速占坡外城,然後以強大的火力封鎖內城,並讓陳二虎率部趁夜突進城內四處縱火。
由於城內通訊不暢,清軍見了火光以為明軍攻破內城,主將已經下令焚城,當即在城內放火。這一來城內頓時大亂,曹文詔趁勢攻進內城,然後佔領皇宮,生擒岳托等一干清軍將領。
曹文詔回報,戰後統計,城內軍民死於大火之中不下兩萬人,另有無數人受傷。
另外,曹文詔在信中說,清軍在城破之際,將囤放於城內的糧草物資點燃,大約有四五萬石糧食被焚毀。
現在城中無糧,曹文詔請求李景馬上調撥一批糧食運往盛京救急,不然的話,俘虜的士兵和百姓就只能餓肚子了。
嘆了口氣,李景將信輕輕放回桌上,起身在屋裡慢慢踱了起來。
遼東現在的形勢完全超出了李景的預料。
在李景的預料中,戰役結束以後,城裡的老百姓免不了會遭到明軍士兵的劫掠。
這不是軍紀不軍紀的問題,而是明軍多年來在清軍手裡吃了太多的虧,現在打下盛京,這些士兵不可能不宣洩一下,盛京城裡的老百姓肯定要吃一些苦頭,財產也肯定會遭受很大的損失。
這時就是考驗領軍主帥戰役結束以後善後能力的時候,既得讓士兵宣洩一下,還得控制住局面,不能讓士兵做的太過。
然後就是收攏民心,收攏民心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倉放糧,先解決老百姓吃飯的問題,老百姓只要能吃飽飯,後續的問題就好解決了。
可是李景沒想到清軍在最後關頭竟然把糧食給燒了,這真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打算讓全城的老百姓跟著殉國了。
清軍想讓全城的老百姓殉國,李景可不會眼睜睜地看著老百姓餓死。
遼東擁有大片未耕種的土地,最缺的就是人口,李景以後要是移民,不知要花費多少錢糧。如果盛京城裡這十餘萬老百姓能生存下來,國庫就能省下一大筆支出。
可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即便是生長周期最短的馬鈴薯也還沒到收成的時候。
平陽府這些年雖然攢了不少糧食,可也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為了支持這場戰役,李景幾乎把平陽府累年積攢的糧食都投入了進去。
本來李景供養十餘萬東征軍就已經費勁了,再加上這十餘萬老百姓,李景真的是養不起了。
猛然間李景停下腳步,不對,大明完全有能力養活這些人,大明不是沒有糧食,而是沒有那麼多人運輸糧食。
年前,劉二愣在江西就徵收了一百餘萬石糧食,陳二虎在南直隸也徵收了一百餘萬石糧食,但是冬季運河封凍,漕運不通,這些糧食根本無法從水裡運輸,從陸路運輸的話,成本實在太高,因此,李景並未讓劉二愣和陳大虎往北方運糧。
等到開春以後運河解凍,但是兩省忙於春耕,也沒有閑散勞力進行運輸,因此這些糧食一直在兩省存放。
可現在馬上就要到五月份了(農曆),春耕早已結束,老百姓正是農閑之時,若不抓住這個時機運糧,再有一個多月,就到夏收時節,那時又無人可用了。
想明此節,李景大喜,忙讓小九傳沈正和張鰲速來東暖閣議事。
少頃,沈正和張鰲匆匆趕來。
「大帥,什麼事情這麼急?」沈正落座后問道。
李景笑笑,給兩人倒上茶,然後將曹文詔的軍報遞給沈正。
沈正粗略地看了一下忽然驚喜道:「盛京攻克了?這麼快?」
「啊?大喜事啊!」張鰲聞言驚呼道。
說著從沈正手中接過信,仔細地看了起來。
看完后,張鰲忽然皺了皺眉道:「這些女真人行事好毒,這不是想把老百姓餓死么?」
李景擺擺手:「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我找你們來,就是商議如何解決這些人的吃飯問題。」
沈正搖搖頭道:「現時怕是無法解決,平陽府那邊的存糧就算全部運到遼東,也派不上多大用場,而且實在是太不划算了,每運送一批糧食,倒有一半要落入民夫的肚子里。」
李景點點頭:「平陽府的糧食是不能再動了,要以防萬一,現在只能從南方想辦法,二愣和大虎去年收了不少糧食,要想辦法把這些糧食運到北方。也不需全部運來,兩省各送一半,所有的難題便可解決。」
張鰲沉吟了一下道:「大帥,要運送這麼多的糧食,怕是沒那麼容易,我查過戶部的資料,這幾年,運河淤積的厲害,漕運十分不便,這幾年南方的糧食大多靠陸路運輸。」
「哦?運河的漕運不通么?」李景聞言一怔。
張鰲和沈正輕輕點了點頭。
李景皺了皺眉:「馬上調動人力,疏通運河,務必要保證運河暢通,不然的話,南北物資運輸不便,既費錢又耽誤時間。」
「可是,遼東方面怕是等不到運河疏通,要是從陸路運送糧食,送到遼東至少也要一個多月,遼東方面等堅持這麼長的時間么?」沈正忙道。
李景搖搖頭:「不能從陸路運輸,時間長不說,消耗太大,我們承受不起,還是要靠船運。運河不通,就走海路。」
沈正聞言一怔:「走海路?現在旅順等地都被清軍佔領,想從海路運送糧食,這個風險太大了。」
李景點點頭:「所以說,我們必須先把遼南地區的清軍消滅,把通往遼東的海路通道打開。」
沉吟了一下,李景接道:「不過,咱們不能等萬事俱備,要雙管齊下,遼東方面儘快解決駐紮在遼南的清軍,同時南邊也得做好運糧的準備,讓劉二愣和陳大虎馬上組織人手和船隻把糧食裝船。不能遼南平定了才起運糧食,或者是南邊的糧食已經起運,遼東方面還沒動手。」
「大帥,雖然咱們已經掌控了遼東的局勢,不過想平定遼南地區卻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我聽說吳三桂現在還被阿巴泰拖著到處跑呢。」沈正說道。
李景點點頭:「說的不錯,吳三桂現在被阿巴泰拖得厲害,以至於遼南的戰事拖了這麼長時間也沒有太大的進展。不能讓清軍這麼拖著,得速戰速決,現在皇太極已被生擒,盛京也已攻克,可以把主力部隊抽調出來增援吳三桂了。我準備讓虎頭率兵馳援吳三桂,把遼南的清軍解決掉。」
沈正聞言遲疑了一下道:「調虎頭所部增援吳三桂,這樣一來咱們在遼東的騎兵部隊就只剩下定國這一支了,後面的仗單靠定國這一萬來人怕是不夠。」
李景看著沈正笑了笑:「岳父,看來你對朝廷原來的軍隊還是放心不下啊。」
沈正笑道:「不是放心不下,實在是無法放心。盛京一戰,祖大壽部損兵折將,傷亡一萬五六千人,我現在正害愁戰後的撫恤問題呢。這些戰死和那些受傷的士兵的撫恤,我估計至少得花二百萬兩銀子,現在大明到處都用錢,我哪裡拿得出這麼多銀子?」
李景擺擺手,正色道:「岳父,你可別在戰後的撫恤問題給我打馬虎眼,多少錢都得出,這些士兵都是為國戰死的,是我大明的英雄,我不能讓他白白的為大明流血犧牲。
那些受傷的士兵和戰死的士兵的家眷一定要妥善安置,我得對得起這些士兵,不然的話,以後誰還願意當兵,為國家賣命?」
頓了頓李景接道:「還有,戰後對立功將士的封賞,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你要是真的拿不出這筆錢,那我自己來出這筆錢。」沈正聞聽忙道:「濟民,我哪能讓你出這筆錢?其實封賞的銀子以及撫恤的銀子我都準備了,只是我沒想到會傷亡這麼多人。現在這仗還沒打完,就已經遠遠超出了我的預算。祖大壽的部隊要是爭點氣,不死那麼多人,我怎會對他有看法?他要是接下來的仗還這麼打的話,國庫真的拿不出撫恤的銀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