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萬花小說>书库>歷史軍事>明朝大丈夫> 第三百一十一章 清君側

第三百一十一章 清君側

  從轎中下來,王承恩沖李景拱了拱手道:「李將軍,王某如約而來,盼你也要信守承諾。


  李景抱了抱拳道:「王兄放心,我說過絕不損宮中一草一木,肯定說到做到,另外,若是李某的部下傷了皇上一根毫毛,以後你盡可每天指著李某的鼻子罵我!李某絕不敢還口。」


  說完,李景轉身對身後的一眾士兵們森然說道:「我剛才的話你們都聽到了么?誰敢不遵我的命令,驚擾了皇上和後宮的女眷,或者是損了宮中的事物,我就親手砍了誰的腦袋。」


  「謹遵大帥軍令!」一眾士兵齊聲應道。


  由於士兵怕聲音太大驚動了四鄰,因此說話時,聲音壓的極低,但是這個聲音卻更顯得鄭重肅穆。


  指了指身後一眾士兵,李景看向王承恩道:「王兄,你可滿意了?」


  王承恩苦笑了一下道:「李將軍,今日之後,王某身負千古罵名,滿不滿意又能如何?」


  李景搖搖頭,指著王承恩道:「王兄,你錯了,你今日之所為,日後大明子民必定牢記王兄今日之功。」


  王承恩輕嘆了口氣道:「我也不圖什麼名聲了,只要能保住皇上我就滿足了。李將軍,隨我來吧!」


  李景輕輕揮了揮手,親兵隊隨即護在王承恩和李景的兩側和身後。


  「咱們走哪個門?」李景轉頭問道。


  王承恩想了想道:「從大明門,進承天門(**),再進午門,這是最近的路線。」


  李景點點頭,對馬五說道:「命人通知柱子和定國率部向大明門進發,待我和王公公進城之後,依次佔領大明門,承天門,午門。」


  馬五點點頭,召喚了幾個人吩咐了幾句,那幾人急忙領命而去。


  接著李景又看向陳二虎道:「你和你的部下跟著五哥的人分散在城內,發現有人挑頭鬧事的直接給我拿下,五哥的人負責安撫民眾,不得動手,免得驚動了熟人。」


  王承恩聞聽點了點頭,李景兵變的消息哪怕他封鎖的再嚴,必然也會傳出來,其時,京城必定人心大亂,這時最快安撫民眾的做法就是讓京里的人出面安撫。


  王承恩僅憑李景讓馬五的人負責安撫民眾這一點就能看出來,李景確實不想把京城搞亂。


  馬五所用之人或者京城本地人,或者是在京生活多年,這些人在京城熟人太多,讓他們安撫民眾,效果自然比李景的人要好得多。相反,若是讓他們也跟著動手鎮壓挑頭鬧事的,熟人看了不明所以,必定人心惶惶亂成一團。


  待陳二虎帶著部下跟馬五的人離去之後,李景看了看馬五道:「把你準備好的東西帶上,隨我一起進宮。」


  馬五點點頭,向屋裡招了招手,隨即十餘名壯漢抬著幾口箱子從酒樓走出。


  笑了笑,李景對王承恩道:「王兄,你還是坐你的轎子,我在你身邊隨行。」


  王承恩點點頭,俯身上了轎子,合上轎簾的時候,對四個抬轎的小太監喝道:「把你們今天看到聽到的都忘掉,否則,我要你們的命!」


  那四個小太監嚇了一跳,這四人都知道王承恩為人心狠手毒,前段時間,兩個伺候皇上的小太監不知做錯了什麼事,皇上退朝不久,王承恩就下令把那兩個小太監活活打死。


  想起那兩個小太監的死狀,這四人急忙說道:「我們什麼也沒看到,什麼也沒聽到。」


  王承恩哼了一聲道:「走吧!」


  有王承恩帶路,大明門的城守雖然看著李景等人滿腹疑惑,但終究不敢阻攔,乖乖打開城門。


  李景等人進了城門,那城守正要舉手下令關閉城門,忽覺脖子一陣冰涼,耳邊一人冷冷說道:「不許關門,否則要你的命。」


  那城守一愣,剛扭了下頭,便覺脖子一痛,側眼一看,只見一把寒光閃閃的匕首正擱置在自己的脖子旁邊。那城守不明所以,正要發問,忽見城下數百人快步進入城門,沒等他明白怎麼回事,這些人已經快步登上城牆,然後迅速將守城的士兵繳械。


  「王公公,怎麼回事?」那城守急忙叫道。


  「奉皇上諭旨,山西參將李景進京勤王,清君側,現在皇城開始換防,你若想活命,就老老實實地別動,等候皇上的旨意,否則,格殺勿論。」李景冷冷地說道。


  那城守一呆,隨即大叫道:「你是李景?你一個小小的參將,敢動皇城城守,你這是要造反么?王公公,你也造反了么?」


  王承恩搖了搖頭,看了李景一眼,只見李景手一揮,那城守身邊之人一掌砍在城守的頸側,那城守哼也不哼,立時軟到在地。


  佔領大明門的正是柱子的部下,柱子佔領城門之後,李定國帶著後續人馬陸續進入大明門。


  見人員到齊,李景點點頭,對柱子說道:「留三百人在此防守,你帶三千人把皇城其餘城門給佔了,若有抵抗,可就地格殺,佔領城門后,將城門關閉,不得放一人出入。聽明白了么!」


  「是!大帥!」柱子領命道。


  接著李景轉頭對李定國道:「你帶剩餘的人跟我走!」


  李定國應了一聲,對身後士兵揮了揮手,一眾士兵看到手勢,迅速站在李景身後。


  對王承恩笑了笑,李景道:「王兄,請吧!」


  見李景的部下紀律嚴謹,行動迅速,五千多人同時行動竟然沒發出一點雜聲,王承恩心裡大為佩服。


  再看看李景的部隊使用的武器,這才多大一會兒工夫?大明門的城牆上已經架好了三十門火炮。


  這麼屁大點的地方,李景就用了三十門炮,那麼大同會戰時,李景用了多少門炮呢?


  以前王承恩只是聽說李景的部隊十分厲害,今日一見才知,為什麼連曹文詔這樣的人都心甘情願追隨李景。


  道理很簡單,曹文詔是領軍作戰的將軍,哪個將軍不想帶領這樣的強軍打仗?又有哪個將軍願意跟這樣的強軍作戰?

  搖搖頭,王承恩沖四個小太監揮了揮手,四人急忙抬著轎子前行。


  走了數步,王承恩突然掀開轎簾,對李景說道:「李將軍,你跟我說實話,你下一步準備做什麼?」


  李景琢磨了一會兒說道:「王兄,你說要是讓皇上指揮我的部隊,他敢不敢御駕親征?」


  王承恩一呆,過了一會兒,輕輕搖了搖頭道:「就算皇上肯,大臣們也不會讓,他們必然會以土木堡之變為例阻擾皇上御駕親征。」


  李景點了點頭:「對,那些大臣們就算明知是勝仗,也不會同意皇上去的,其實他們倒未必是擔心皇上的安危,他們擔心的是一旦皇上親征大勝,那麼皇上的威信就會猛然提高,大臣們就再也壓不住皇上了。」


  王承恩琢磨了一下,默然點頭。


  李景笑了笑接道:「所以啊,我首先得肅清朝廷當中那些無用之臣,安排一些能做事的人去坐那些位置。


  與此同時,我還得教訓一下東虜,這次他們來了八萬多人是吧?嘿嘿,我已經密令曹變蛟和虎頭率部進至獨石口一線,到時這一路的清軍一個都別想跑。


  至於京畿周圍的清軍,就交給曹文詔去對付。我估摸著這股清軍聽到曹文詔的名字,腿腳就該不好使喚了,能不能跑回家都難說。


  等打敗清軍之後,就該對付流寇了,不過對付流寇不能像對付清軍那樣,他們畢竟還是我大明子民,我擬剿撫並用,同時在全國推行平陽府的政令,我估摸著,五年之內,大明境內的流寇就該消滅的差不多了。」


  王承恩點了點頭,他知道李景說的什麼意思。


  以濟世軍的實力,消滅流寇自然用不上五年,但是如果不改變現有的制度,這波流寇平了那波又會起來,因此要想解決流寇,必須從根本上解決流寇為什麼造反這個問題。


  李景這是打算用五年的時間,把平陽府的制度在全國推行。


  想到李景以一府之力供養五萬大軍,同時每年還給皇上提供一百萬兩銀子,如果全國都推行這種制度,那供養一百萬軍隊算得了什麼?

  王承恩胡思亂想間,不覺過了金水橋,到了午門口。


  聽到午門兩字,大多人都會聯想到推出午門斬首示眾這句話。


  實際上,皇帝是絕對不會在午門這個地方處斬囚犯的。


  午門從正面看是三個門,實際上一共有五個門,正門的兩側還有兩個掖門,只不過這兩個門平時一般不開,只有皇上在皇極殿舉行大典時,文武大臣才會從這兩個掖門進入。


  午門的正門只有皇帝才能出入,皇帝大婚時,皇后可以走一次。


  另外,殿試以後,考中狀元,榜眼,探花的那三個人可以走一次。


  午門正中門樓左右的兩座闕亭,內設鐘鼓。何時鳴鐘,何時擊鼓,都有規定。皇帝祭祀壇廟時鳴鐘;皇帝祭祀太廟時擊鼓;皇帝升殿舉行大典時則鐘鼓齊鳴。


  這麼莊重地地方怎麼可能用來處斬囚犯?不過午門這地方倒是沒少死人,但是死的絕對都是名人重臣。明朝的皇帝喜歡動私刑(以正德,嘉靖為最),也就是廷杖,俗稱打屁股。給大臣打屁股就是在午門這個地方。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